jinry 发表于 2008-11-18 01:40

了解一下facebook

Facebook是一个社会化网络站点。它于2004年2月4日上线。
Facebook的创始人是Mark Zuckerberg,他是哈佛大学的学生,之前毕业于Asdsley高中。最 初,网站的注册仅限于哈佛学院(译者注:哈佛大学的本科生部)的学生。在之 后的两个月内,注册扩展到波士顿地区的其他高校(波士顿学院 Boston College、波士顿大学 Boston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 MIT、特福茨大学 Tufts)以及罗切斯特大学 Rochester、斯坦福 Stanford、纽约大学 NYU、西北大学和所有的长春藤名校。第二年,很多其他学校也被加入进来。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个大学后缀电子邮箱的人(如 .edu, .ac.uk等)都可以注册。之后,在Facebook中也可以建立起高中和公司的社会化网络。而从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户输入有效电子邮件地址和自己的年龄段,即可加入。用户可以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网络,比如中学的、公司的、或地区的。
据2007年7月数据,Facebook在所有以服务于大学生为主要业务的网站中,拥有最多的用户:三千四百万活跃用户(包括在非大学网络中的用 户)。从2006年9月到2007年9月间,该网站在全美网站中的排名由第60名上升至第7名。同时Facebook是美国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点,每天 上载八百五十万张照片。这甚至超过其他专门的照片分享站点,如Flickr。
网站的名字Facebook来自传统的纸质“花名册”。通常美国的大学和预科学校把这种印有学校社区所有成员的“花名册”发放给新来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帮助大家认识学校的其他成员。
在2008年的年初,Facebook 的全球访问量已经超过MySpace,成为全球第一大社区网站。

运营状况

网站对用户是免费的,其收入来自广告。广告包括横幅广告和由商家赞助的小组(2006年4月,有消息称Facebook每周的收入超过一百五十万美 元)。用户建立自己的档案页,其中包括照片和个人兴趣;用户之间可以进行公开或私下留言;用户还可以加入其他朋友的小组。用户详细的个人信息只有同一个社 交网络(如学校或公司)的用户或被认证了的朋友才可以查看。据TechCrunch(译者:硅谷最著名的IT新闻博客。)报道,“在Facebook覆盖 的所有学校中,85%的学生有Facebook档案;(所有这些加入Facebook的学生中)60%每天都登陆Facebook,85%至少每周登陆一 次,93%至少每个月一次。”据Facebooke 发言人Chris Hughes说,“用户平均每天在Facebook上花19分钟。”据新泽西州一家专门进行大学市场调研的公司“学生监听”在2006年进行的调研显示, Facebook在“本科生认为最in的事”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苹果的iPod,和啤酒与性并列。

网站功能
墙(The Wall)
墙就是用户档案页上的留言板。有权浏览某一个用户完整档案页的其他用户,都可以看到该用户的墙。用户墙上的留言还会用Feed输出。很多用户通过他 们朋友的墙,留短信儿。更私秘的交流则通过“消息(Messages)”进行。消息发送到用户的个人信箱,就象电子邮件,只有收信人和发信人可以看到。
2007年7月起,用户可以在墙上贴附件。之前,只允许文本内容。

礼物(Gift)
2007年2月,Facebook新增了“礼物”功能。朋友们可以互送“礼物”--一些由前苹果设计师Susan Kare设计的有趣的小图标。礼物从Facebook的虚拟礼品店选择,赠送时附上一条消息。收到的礼物以及所附的消息会显示在收礼者的“墙”上,除非送 礼者设定这个礼物是私秘的。另外,在墙的上方还有一个“礼盒”。用户收到的所有礼物都在礼盒中。公开的礼物显示送礼者的名字,私秘的礼物则显示“私人”。
另有一个“匿名”的选项。虽然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礼物,但只有收礼者可以看到送礼者的名字和消息。这种礼物只在礼盒中,而不在墙上显示。
Facebook用户注册时免费获得一个礼物。以后的每个礼物一美元。最初推出时的礼物是有关“情人节”的。同年2月由此产生收入的50%捐献给 Susan G. Komen乳腺癌基金会。之后,Facebook每天推出一款新礼物,大多数都是限量版,或只是限期供应。用户个人主页会显示每日礼物的广告。随着 Facebook开放平台应用程序的出现,第三方开发的应用程序对1美元购买礼物的模式构成威胁。请注意,Zachary Allia(译者:一个第三方程序开发员)开发的“免费礼物”,与Facebook的官方礼物是不同的。

市场(Marketplace)
2007年5月,Facebook推出Facebook 市场。用户可以免费发布下列分类广告:卖二手货、租房、工作,等。供求两方均可发布。所有Facebook用户都可以使用这个功能。目前是免费的。

捅(Pokes)
Facebook提供一个“捅(Poke)”别的用户的功能,让用户可以给别人发送一个“Poke”。Facebook常见问题中这样解释: “Poke是你和朋友互动的一种方式。当我们设计这个功能时,我们觉得提供这么一个什么意思也没有的功能其时挺酷。用户们给Poke不同的解释。我们鼓励 你给它你自己的解释。”实际上这个功能的目的只是让用户能引起别的用户的注意。尽管很多用户确实用这个功能来引起别的用户注意,或说声“嘿”,但有些用户 仍把它理解为“性”的意味。这个解释造成了一个很热门的Facebook小组的产生--“Poke”够了,咱们干脆做爱吧。到2007年9月,这个小组共 有二十五万用户。
有时朋友之间会进行一种被称为“Poke仗”的游戏--两个用户间用“Poke回”功能,互相Poke来、Poke去。
另有一些衍生出来的新功能,如“X 我”,和“超级Poke”,让用户可以把Poke替换成任何动作。
状态(Status)
状态,让用户向他们的朋友和Facebook社区显示他们现在在哪里、做什么。Facebook让用户填入状态的提示是“(某某用户)正在。。。”,用户填入剩下的部分。在用户好友列表的“新近更新”区,显示这些状态。
活动(Events)
Facebook活动的功能帮助用户通知朋友们将发生的活动,帮助用户组织线下的社交活动。
开放平台上的应用(Application)
2007年5月24日,Facebook推出Facebook 开放平台。利用这个框架,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可以开发与Facebook核心功能集成的应用程序。
最流行的应用程序包括:
顶级朋友:用户可以选择和显示他们最好的朋友
涂鸦板:一个图形效果的“墙”
我喜欢:一个社会化音乐发现和分享服务,包括音乐会信息和有关音乐知识的小游戏
甚至有象棋、拼字游戏之类的游戏出现。而第三方网站如进行Facebook应用数据统计的Adonomics,相关博客如AppRate、Inside Facebook、Face Reviews等等或应运而生或对Facebook应用青眼有加。
2007年7月4日,Altura 风投宣布“Altura 1 Facebook投资基金”,成为第一个只投资Facebook相关项目的风险投资。2007年7月10日,Bay Partners宣布成立“应用工厂(AppFactory)”,一个只投资Facebook应用的种子基金。
2007年8月29日,Facebook改变了他们对应用程序热度的衡量标准,更倾斜于那些有深度价值的应用。因为之前,衡量 标准仅以用户数为标准,使得那些高度“病毒传播”(译者:指极易于在用户间口口相传)但没什么用处的程序排名很高。著名IT博客Valleywag曾批评 Facebook 应用是“一大堆垃圾”。
截止2007年9月26日,共有超过4500个Facebook应用出现。
Facebook标识语言(Facebook Markup Language)
Facebook 标识语言是HTML的子集。Facebook应用的开发者可以用这种语言定制他们的应用程序的外观。
Facebook视频
与Facebook开放平台同时推出的,还有一个Facebook自己开发的应用程序--视频分享。用户可以上传视频、通过 “Facebook移动”上传手机视频,以及用摄像头录像。同时用户可以给视频中的朋友加“标签”。这一功能被认为会与MySpace的相关功能竞争。但 Facebook的视频只能在Facebook网络内观看。然而,一段发表在Userscripts.org上的Greasemonkey代码让用户可以 下载Facebook视频或将之转贴在其他网站。
Facebook的域模型
附图,用UML类图的形式,显示了Facebook系统所管理的信息。它提炼出了Facebook数据库中的实体、关系、字段。
比如,图中显示了有关工作、学校、信用卡、显示用户名等的字段。(黄色方框代表类)
请注意该图为概念类图,而不是具体实施的细节。如欲了解更多数据模型的细节,请参考Facebook查询语言(FQL)--一种类似SQL的查询语言的相关资料。
技术构架
Facebook使用LAMP(Linux、 Apache、 MySQL、 PHP)作为技术构架。Facebook的一个技术构架工程师Steven Grimm在博客中写到:
几乎我们所有的服务器都运行开源软件。我们的Web服务器是Linux,Apache和PHP。我们数据库是MySQL。我们 使用memcached来保证网站的快速反应。一些后台应用Python、Perl和Java,以及一些gcc和Boost。程序员用 Subversion和git来进行代码管理。还有很多--象很多网站一样,从头到脚都是开源软件。

jinry 发表于 2008-11-18 01:52

本来还想说一下google的一套工具的,找不到了,明天找到再贴.占个位先.

jinry 发表于 2008-11-18 01:53

http://tech.sina.com.cn/i/2008-11-18/01042584922.shtml

其实是看到这个新闻: 商业周刊:传统即时通讯软件的没落

  导语:《商业周刊》网站日前发表分析文章称,传统即时通讯(以下简称“IM”)正在走向没落。曾经在计算机桌面上风光无限的IM窗口正在让位于一种使用更方便的实时聊天工具,互联网公司希望借这种工具提高网站的粘性。

  微软11月13日宣布将更紧密地集成IM、Windows Live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站,就是这一趋势的一个例证。在使用Hotmail时,用户无需打开一个新窗口,下载客户端软件,就可以与其他用户实时聊天了。

  微软是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采取这一举措的:用户对独立IM工具的兴趣在日益减退,希望喜欢的站点集成有聊天功能。与电子邮件、游戏和其它类型软件一样,IM也在向Web靠拢,用户可以在任何计算机上使用网页IM,而又不会占用硬盘空间。

  嵌入式IM

  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称,截至2008年9月份的一年中,AOL旗下AIM软件独立访问用户数量下滑了4%。同期内AOL旗下另外一款IM软件ICQ和腾讯QQ的用户使用时间也出现了滑坡。

  互联网用户对传统IM聊天窗口已经失去了兴趣,纷纷“涌向”Facebook和Gmail等站点,这些站点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都集成有IM功能。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嵌入式IM增加了用户访问站点的时间,对广告客户也更有吸引力。

  AOL People Networks高级副总裁大卫·刘(David Liu)表示,大多数20岁以上网民最早使用的是AOL的IM软件,但其它IM软件削弱了AOL旗下IM软件的竞争力,“AIM的用户数量在下滑,因此我们需要增强AIM的社交特性。”AOL的举措之一是将AIM与该公司旗下社交网站Bebo结合起来。AOL计划2009年初在Bebo上发布一款IM面板,卖点就是AIM的3000万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好友的Bebo网页。

  Facebook聊天工具条

  Facebook也考虑到了IM。Facebook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一款工具条,用户在浏览Facebook时可与其他用户进行一对一的聊天。据Facebook产品经理彼得·邓(Peter Deng)表示,约7500万人试用了这款工具条,相当于逾60%的Facebook活跃用户。邓说,“我们认为让用户进行一对一的聊天是非常必要的,这为朋友之间保持联系提供了一种渠道。”

  一些小型社交网站也意识到了聊天的吸引力。电影粉丝社交网站Flixster CEO乔·格林斯坦(Joe Greenstein)今年早些时候指出,用户更喜欢彼此之间以实时方式讨论和推荐电影,而不是先发帖子然后再等待其他用户跟帖。Flixster 10月份发布了一款网页IM工具条,用户可以查看哪些好友在线,并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聊天。

jinry 发表于 2008-11-18 01:54

  嵌入式广告

  Flixster的工具条是由硅谷创业公司Meebo开发的。Meebo计划未来6个月内为19个其它网站开发类似的网页IM工具条。Meebo CEO塞斯·斯特恩伯格(Seth Sternberg)表示,网页IM提高了网站粘性,“如果用户原来在一个网站上停留3分钟,我们就能够让用户停留6分钟。”

  Flixster和Meebo的其它合作伙伴最终将在IM工具条,甚至用户聊天过程中嵌入广告。斯特恩伯格说,这将是在IM中发布广告的一个新机遇。例如,用户可以在聊天窗口中观看电影预告片的同时与好友讨论正在观看的预告片。

  交互式营销机构Deep Focus媒体副总裁埃里克·唐肯米勒(Eric Druckenmiller)表示,互联网公司需要给IM注入新的活力了。他说,与IM相比,许多其它网络广告发布渠道规模就相形见绌了,但自1990年代末以来,IM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Deep Focus在Meebo的IM站点上进行的一项试验表明,IM的广告潜力很大。

  谷歌和雅虎在网页IM领域已经走在了微软前边。在过去的两年来,为了将自己打造为一站式网络通讯站点,谷歌和雅虎在网站上集成了IM工具,目的是提高内容和服务的粘性。

  雅虎在IM广告领域的大胆探索

  谷歌在Google Talk桌面软件、Gmail Chat、Google Docs和widget中提供了聊天功能。Google Talk产品经理塞斯·德姆赛(Seth Demsey)说,“我们希望用户能够在需要的地方与其他用户聊天。”

  雅虎的独立IM软件拥有1.16亿名用户,远远超过了Google Talk的600万。雅虎在通过IM发布广告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例如展示广告、关联广告,甚至在IM窗口中集成了一款迷你可口可乐足球游戏。

  有业界人士预测,IM用户越来越希望拆除各种平台间的围墙,在一个地方看到自己的所有好友,这个地方可能是工具条、电子邮件服务或者是桌面软件。

jinry 发表于 2008-11-18 02:00

不知道后续这些IM工具会怎么样发展,因为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吧

像现在自己用过的skype和msn是工作的同事都加在里面,而且skype 用于语音交流,或者多人对话是我觉得最好的一个,但是Q的话是比较休闲一点,并且自己的大部分的朋友和同学都是在上面.一般不会在Q上加工作上的同事....

另外还有google talk, 网易泡泡等用过,但是认识,或者说自己在这个网络上认识的人太少而放弃使用...

当然希望可以多个IM工具使用同一个账号登录, 这样就不用记那么多的账号和密码了.经常混乱,忘记密码,试N把才通过,

但是同时又不想把工作和平时生活中的混在一起.,毕竟工作和平时的生活不一样.也不想把工作中要交际的人扯到平时生活中..

iptton 发表于 2008-11-18 20:45

研究得怎么样了?
可以去后院宅院体验一下。。

小鲈鱼 发表于 2008-11-18 21:31

今晚吃饭的时候几次听到这个单词

gdut_stu 发表于 2008-11-18 21:49

什么都不习惯

jinry 发表于 2008-11-18 22:25

没有去研究, 只是想了解一下是什么东西,世界变化太快,自己做的东西和这些的新的技术好像现在是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总该多去了解新的东西...

前段时间看到的GOOGLE的那个协作平台就很不错的.不过忘了叫什么名字,也忘了在新浪哪里看到的..

iptton 发表于 2008-11-18 22:37

脱离网络太久了。。
建议用google reader 订阅些内容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了解一下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