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君 发表于 2013-4-20 10:01

华文考研怎么样?华文教育绝对可靠。中文专业高分跨考...

我得知自己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录取为公费研究生时,心里满是自豪。我的本科专业是中文,教育学对我而言是空白,而且当时我已经决定要跨校跨专业考全国教育学排名第一的北京师范大学,自我认为魄力十足,但信心满满还是不敢说的。我要取得成功,必须得花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因此,我在考研复习之前都会制定一定的计划,并且监督自己按时完成。专业课我一共复习了有4—5轮,每一轮,我都是保证自己认真完成,因此,最后成绩是231分,这在北京算是比较好的分数,在总分上也帮我和其他人拉开了差距。

  第一轮是基础复习,4月到8月中旬,我认真看完了专业7本书,并做了相应的笔记。个人觉得这个阶段是打基 础的阶段,不能忽视,虽然离考研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也不能懈怠,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长期和短期目标,我当时就用一个专门的本子,然后画上格子, 就像日历一样。每天给自己的任务的完成量做一个总结,分别用不同的代码代替相应的内容,如①代表英语单词完成2个单元等等。这样即一目了然,同时也方便查 漏补缺,及时调整。 专业在这段时间来看就是打好基础的时候,记住,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取得好结果,就一定要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没有捷径可走。

  第二轮(8月中旬到10月)是强化复习,专业书我在8月10号才看完,然后马上去网上买了本北师大版的大纲解析。因为我看专业书的顺序是:教育学原理—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而且当时看教心时也觉得很有意思,又最熟悉,因此,在看大纲时, 我是从教育心理学开始的,然后是教育学原理—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教研法,这样倒着来看,中途还买了本高教版的最新解析,这样一轮完毕,大概到了十 月上旬(每门课平均十天)。因为教育学虽然范围明确,但内容很多,要记忆的东西更是多。更由于我的时间紧张,因此我在第二轮复习时就开始背专业课的大纲, 在头脑中留下一个框架,然后逐步细化。

  因此,我觉得专业这段时间就是一个强化过程,记得不管内容有多少,一定要有计划地完成。这时候的专业可以记大框架内容,并且能适当地做下笔记,加深自己的印象。

  第三轮是(十月份到十一月份)巩固复习阶段。这段时间,身边就已经有放弃的口号,因为十月份是网上报名的时期,有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复习得不到位(主要是暑假),就选择了放弃。因此,这段时期,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行。据我观察,这段时间,大家都会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别人复习得很有条理,然后,会有些着急和沮丧,这都是正常的,也是必经的一个阶段。把心态放 平,然后学会伪装,即使自己确实没有复习好,也要在气势上压倒别人,不要和同学们讨论谁谁复习得多么好,自己是多么没底,这些都是徒劳,浪费时间,倒不如 利用这个时间抓紧复习,迎头赶上。

  专业课由于内容太多,所以我几乎每天都花至少一半的时间在这上面。专业这时候我已经背了一遍,要开始第三轮复习,可是也许是内容太多或者是之前的背诵较为 机械化,我总是发现自己背了的内容,很快就又忘记了。于是我开始用最原始的方法,记笔记,虽然慢,但是我觉得这是文科学习最好的方法。

  于是,我在离考试只剩两个月的情况下,又耐下性子来记笔记,其实自己内心也比较焦急,总是在懊悔,这个应该是在暑假就得完成的任务啊!到后来,也就豁出去 了,记一个是一个吧,总比都记得不牢要好。但这个时候的记笔记,与我之前在看书时的方法不一样,暑假之前,那是把书上的重点标题等摘抄下来,比较机械,仅 仅是书本的简洁版。这时候我通过对教育学五门学科的综合把握,已经能抽象地掌握重点了。因此,我准备各个击破,把五门专业书都重新做个总结,当时的总结主 要是运用框架法,这样可以更加简洁明了。并且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名词解释,简答也做了个总结。这个工作完成已经到了12月中旬。现在看来,这个细致的工作在 考场上帮了我不少。

  第四轮(12月初到了月中旬)是冲刺复习。专业课要做的就是回顾真题,回到书本,做练习题。

  专业这时候我也比较头疼,始终是觉得自己准备得不充分。但我也开始练习模拟题,因为教育学是全国统考,所以买习题还是比较方便的,我当时买了博仁的习题,练手时我都只做了选择题,对于后面的题目我只是看一下题目,做到了解出题点大概在哪,哪些章节是特别要注意的。因此,这段时间的专业我主要是从两方面下手:

  选择题:选择题,40个,我基本上练习到后来是5—8分钟完成,因为自己看书还是比较细致的,所以对于选择题,我还是能熟练把握,这样提高做选择题速度,在考试时就能多留时间给后面的问答题(因为教育学题量很大,所以一定要把握时间)

  问答题:这段时间,我为了调整自己的情绪,找教育学课件视频来看,这样有老师讲授和分析,能加深我对课程的理解,我觉得在自己埋头苦干多时之后,听听老师或前辈的点拨,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对于问答题,我的经验就是,分析历年的考题,一般来说,三年之内不会出现相同的考题,但仅仅是不完全相同,还是有可能对于同一个人物,不同年份他的出题点 不一样,今年就有这样的情况,去年考了赫尔巴特,今年又考了,这样让很多考生都防不胜防。因此,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对于已考的题目还是要给予重视,并思考 他的可考性究竟有些什么。当时我在之前12月份做的笔记的基础上,再来了一次升华,我将相关的,或者是我认为有可能进行比较的做了个总结,如中国教育史中 的儒家和墨家教育的关系(从联系和区别角度分析)等等一些,但不要钻牛角尖,随意比较,当时有人在中外中比较柏拉图和孔子,我就觉得这也没什么比较意义。 这些可以比较的灵感也有从习题中获得,当时我就总结了这三本习题中的问答题,把比较题都挑出来了。华文考研怎么样?华文教育绝对可靠。

  第五轮(考研前一星期)是总结复习。 这段时间按理来说是要作息规律,调整好,保持最佳状态了。可我丝毫没有轻松的资本,一切照旧,还是在紧张的总结和背诵。因此我建议大家最好也不要太过于松 懈,还是要回忆一下,再翻翻书,毕竟临阵磨枪,不滑也光。考试的前一晚上,有很多同学都失眠了,即使失眠,大家也不要太在意,觉得自己失眠了肯定发挥不好 了,一定要有必胜的决心,相信自己即使没休息好,也没什么,只是一晚上而已,我照样能考好。嘿嘿,用阿Q的心理战胜法获胜。

  考后结语:

  一年的忙忙碌碌,心理的煎熬,也算是获得了完满的结局。现在回忆,仿佛历历在目,当时自己的彷徨,焦急还有煎熬,现在看来,都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成长。因 此,我始终觉得,考研,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结果”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不必太在意,等到最后,也许这个结果对你来说就并非是最重要的了,你所珍惜 的都是那些磨难和锻炼,在这时,考研其实已经赋予你一个坚强的灵魂。华文考研怎么样?华文教育绝对可靠。我现在已经考研成功了,经常有学弟学妹来问我华文考研怎么样?评论华文考研怎么样,我的答案不代表全部,我仅说一下我的经历,至于其他的,大家可以自己去分析。华文教育的冲刺资料还是很不错的,我去年考的华南理工的城市规划原理,命中了很多考点:客观题很多知识点都命中了,其实这个也没什么,我基础还行,本来客观题的正确率就很高。简答题命中了:城市形态的定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简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内容两道题目,论述题最绝了,华文的预测题是分析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总体规划和规划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最终的30分论述题是:
简明扼要的描述你所参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践案例,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课程设计,并从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总体规划和规划管理的关系的层面阐述自己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作用的认识和看法。
当时把这个知识点所有相关的题目都准备了,专业课得分很高,只有两个人比我多几分。但是我女朋友买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专业的冲刺题虽然也有命中,但是命中率比我的低一些。
另外华文考研的专业课资料到每年的九月份和十月份买资料的基本都排队,正常三天可以到的资料,到时候可能得5—7天才可以送到。大家买资料的时候可以尽可能的避开高峰期。


  最后,我希望每个选择了这条道路的同学都能坚持下来,并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文考研怎么样?华文教育绝对可靠。中文专业高分跨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