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中国将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重中之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09:05 新华网新华网专稿:正在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将研究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它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一五”规划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该规划不仅举国关注,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和西方媒体的极大关注。
法国《论坛报》日前发自北京的一则报道说,1978年,提高农业产量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就成为中国重点考虑的问题,但27年过后,情况没有改变。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新口号“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与这个有关。
这则以《北京将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重中之重》的报道认为,诚然,正如中国官方媒体援引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丁元竹所说,经济成绩依然是主要的,但“这种社会和谐思想表明了中央政府下决心治理因不适当的政治决策和过快发展造成的种种社会难题”。
《论坛报》说,近20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9.5%。这种高速发展必然造成了一些损失,而这些损失大多是由农民来承担的。农民的生活水平曾因邓小平最初推行的改革很快得以提高。农业部长杜青林指出,土地是农民的救命血,是他们生存的唯一手段。但在近13年的时间里,有2000万公顷的土地被房地产、工业或基础设施计划征用。在1996年至2004年间,国家的可耕地从1.3亿公顷减少到1.22亿公顷。
路透社日前发自广州的一篇报道列举了这样一个事例:8年前,当四川贫困山区的陈华(音)离开家乡来到富裕繁华的珠江三角洲打工时,她以为自己肯定能摆脱贫困。
但年初,她所在的服装厂突然停发工资。几个月来,她和工友们继续工作,希望最终能拿到工钱。然后,有一天,老板突然消失了,工厂也倒闭了。如今,53岁的陈华不得不在广州火车站附近的一座过街天桥上兜售地图。生意好的话,她一天可以挣30元钱。在工厂倒闭后的一段时间里,她曾靠捡垃圾谋生。她坦然笑着说:“至少现在我可以站在一个地方不动,而不必像在厂里那样整天来回走动。”但是,当警察巡视到天桥附近时,她和其他小贩赶紧溜了。
路透社的这则报道还作了如下类比: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带,这里到处是进口豪华汽车,五星级酒店和高档商场。珠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中国、乃至世界的主要经济引擎之一。但是,在火车站附近兜售地图的陈华代表着中国社会—政治景观中一个最危险的现象:这个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中存在的日益加剧的贫富差距。
这家通讯社说,北京已开始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例如,允许粮价上涨,开始直接向农业提供补贴。它还取消了已实施几个世纪的农业税,并试图取消地方上征收的一系列费用。其中一些措施虽然减轻了农民负担,却使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地方政府不得不从其他地方筹集资金。 个人觉得,如果对农业再不进行改革,贫富差距必将进一步拉大.由此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人都觉得广州治安特别差,言必称外来工太多,特别混乱.可是,外来工为什么要来到广州呢?因为在家乡拼死拼活干一辈子,都不如别人桌上的一顿饭.可怕的学费,医疗费是农民一生的恶梦.有时候我忍不住在想,如果那些农民没有子女,没有电视,我想他们肯定可以过得很幸福,子女给予他们责任,媒体带来欲望,本该轻轻松松在土地上劳作却变成被土地牢牢地压住了.生活让他们必须突围.上次看到有篇报道说北京提高进京门槛,说白了,就是把广大农民挡在外面.请问我亲爱的祖国,你能让他们去哪里?
我不知道在我们这里有多少同学是农家弟子,我想肯定不在少数.西方国家通过工业化将国民带入城市化,而目前来说,我们是通过教育走向城市,基本所以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好好读书,将来在大城市工作.只是有许多人走近城市以后,他们也已经忘了自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
可以说,基本我们的父辈是没什么机会了,他们的希望只在于我们.当年,可以说是农民打下了新中国,建国以后,农村可以说是对城市化进程做了巨大的推进.他们是不该也不容被抛弃的一份子.只是,我该拿什么来拯救你?
很高兴看到这篇文章.我也承认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必然是曲折的,肯定要有人作出牺牲,怕就怕许多人认为这种牺牲是理所当然的.国家有这样的觉醒,有这样的行动让人颇感安慰.不然,如果国家不爱你,你又怎么能要求他爱国家呢?衷心地祝愿广大的农民有个美好的前景. 我那里的农民好有米的说,农村人买鸡蛋 曾经在读者上看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这样,一个民族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表现了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而对待农民,工人的态度则表现了这个民族的良心,很明显,现在知识分子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但是农民呢,工人呢,学费,医疗费足以让一个家庭梦碎,而事实上正是如此,这么多的所谓的为了谁谁谁的疾病捐款正是因为农民,工人的生活太艰难........ 北京已开始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例如,允许粮价上涨,开始直接向农业提供补贴。它还取消了已实施几个世纪的农业税,并试图取消地方上征收的一系列费用。其中一些措施虽然减轻了农民负担,却使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地方政府不得不从其他地方筹集资金。
-----说得实行政策是政府的忍痛施舍的样子,倒!!
农业部长杜青林指出,土地是农民的救命血,是他们生存的唯一手段。
-----如此来定位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真的是有点片面~~
现在很多地方都是工农连体,很多定位农民户口的家庭相当多的成员已经是离开土地到处打工,成了工人,政策对农业进行调整是能够改善部分人的生活条件,但是很多这样工农连体的家庭里,收入很大部分是来自于出外打工的成员,这样的情况的存在,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要面对问题突出的“拖欠民工工资”,“生存线徘徊的民工工资水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