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四代战斗机什么时候能面世?
这个星期凤凰卫视的《军情观察室》节目中,一个北京方面的军事专家表示,国产四代机相关的技术攻关已经进行了有些年头了,并预测五至七年内便可面世。有源相控阵雷达,推重比超过10的发动机,全玻璃化座舱,全权限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最大程度减少雷达截射面积的外形设计,这是设计四代机必不可少的技术要求,唯有满足这些要求,才能满足四代机的“4S”标准—“超机动,超视距攻击,隐身,不开加力的超音速巡航”,造出名副其实的四代机。根据"装备一代,研制一代”的原则,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歼十完成设计后,新一代机的研制应该马上就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如果按照这位嘉宾的说法,那么中国的四代和俄罗斯的PAK FA差不多同时服役,这是不是可以说,中国在航空领域跟俄罗斯的差距已经消失了呢?愿望是美好的,但有时我们真的需要冷静看事情。在上述提到的技术要求中,全玻璃座舱,全权限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无疑问题不大,歼十已经做到了,这跟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电子工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关。问题是发动机和雷达,这也是中国航空业长久以来的两个软肋。目前,中国国产的最大推力的军用发动机是涡扇-10A—13200KG,但为四代机配置的发动机推力要在15000KG以上,我们当然可以在涡扇-10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但问题是,根据某杂志采访某枭龙试飞员的反馈,相较于现在歼十上面配置的AL-31FN,涡扇-10A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目前尚没有进入大量生产阶段。《兵工科技》上面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说中国第一款推重比超过10的发动机的核心机研制成功,那么很明显,这种可能的四代机的动力将不是涡扇-10A的改型,因为涡扇-10A的核心机不是中国研制的(来自波音飞机的航空发动机)。即使推重比达到10的发动机的核心机研制成功,但核心机不等于可以现成可用的发动机,要达到实用化,还要进过漫长的调试,对于中国这种在这方面技术基础薄弱的国家来说,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要想降低四代机开发的风险,早日成军,可以借鉴歼十的模式—发动机外购,当然唯一现实的供货商是俄罗斯,安装在苏-35BM上面的117S涡轮风扇矢量发动机最大推力达14200KG,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估计毛子也肯卖。问题是这样会受制于人,且自己的技术水平也没有上去。从中国最近签署合同购买伊尔-76,78延迟交货,和印度改装“戈尔什科夫”号航母的拖沓就可以看出,俄罗斯不是一个好的供货商,我觉得为了四代机的试飞少量引进117S,定型后再装备国产发动机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办法,问题是到时中国的军工企业能不能拿出合格的产品还是个问题。老实说,对国内搞科研的那些人的信心不强。
另外说一说雷达,似乎从来没听说过中国在哪款战机上安装过相控阵雷达,连新锐的歼十和歼-11B上面装的也还是脉冲多普勒雷达。而日 本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装备的F-2上面就已经用上了无源相控阵雷达,在这方面,中国跟西方的差距也相当大,怕也是中国研制四代机的一大瓶颈。俄罗斯的电子技术水平曾长期落后西方,近些年奋力恶补,已经基本上赶上了西欧的水平,这一点可以在苏-35BM上装备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上看出来,但中国不可能连雷达都依赖俄罗斯,这也跟近些年来我国在雷达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不符,我们应该还是会立足自力更生。在外型设计上,由于中国拥有亚洲最大的风洞,技术应该也是亚洲最强的(日 本搞“心神”的外型设计时借用了法国的风洞),吹一个隐身外型出来估计问题不大。
综上所述,十年之内,中国的四代机应该可以面世。 凤凰那个军情观察室很流的,专放假情报 不会吧.....
原来我经常收到 假情报~~ 原帖由 靓汤蚊半 于 2007-11-23 21:42 发表 https://www.gdutbbs.com/images/common/back.gif
凤凰那个军情观察室很流的,专放假情报
上次居然说中国已经研发成功轰八隐形轰炸机
别说隐形轰炸机了,中国现在连一款自主研发的轰炸机都搞不出来,几十年就卯足了劲在图-16上面捣鼓
我觉得马鼎盛的水平很业余,看过他写的书,感觉像是在吹水 问个问题:假如没有汽油或柴油,那飞机还有用吗? 呵呵,同意LS的说法 马鼎盛就是一大炮-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