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取反通胀措施
作者: 美联社北京(美联社)—星期五中国发布了针对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新干预措施。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通货膨胀率比起之前的厕所稍有回落,但是仍接近近十年最高点,国家表示将加大农业生产扶持力度,控制玉米深加工。
国家发改委发表声明,北京也将提高小麦和稻谷收购价格以扶持粮食生产,并保证将采取进一步措施来增加粮食、生猪、油料的供应。
周四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7年宏观经济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12月份的通货膨胀率是6.5%,而11月份达6.9%,为11年来最高。虽然没有宣布12月份的食品价格增幅,但是1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18.2%。
食品价格自2007年年中开始就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率,主要是猪肉和粮食短缺导致的。 **领导人担心物价上涨给中国劳苦大众带来的生活困难将可能导致政治上的紧张。
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上申明,政府将“适当提高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水平,进一步提高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标准和补贴总额,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但是财政上具体怎么操作的细节并没有给出。
声明中也提到监管部门也将“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发展”,但是同样没有给出具体怎么操作。
玉米可用来生产乙醇,一种车用燃料,但是中国领导人担心工业需求将有可能抬高粮食作物的价格。政府早前表示,为了降低消费者价格,将控制玉米深加工成燃料。
2月份农历新年之前,为了能在一年当中这个最重要的节日招待宾客,合家团聚,各家各户都在积极采办办年货,所以通货膨胀问题显得尤为敏感。
北京在最近几个月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对养猪户的援助,控制粮食出口,禁止生产者没有官方许可涨价行为。为了缓冲农民的压力,本周价格控制已经扩大到化肥价格。
据政府称,2007年食品价格全年增长了12.3%,而作为中国主要食用肉类的猪肉的价格增幅达到48.3%。
通货膨胀预期在2008年仍将保持在一个高位,据分析家预测,通胀率在全年将高达5%。 国家不是一直坚持现在不算通帐吗 :hug: :hu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