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体惊现安全套公益性广告说起
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除了显而易见的物质文明外,就是精神明文明。对于当代文明而言,精神文明应该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与时代相适应的行为道德规范和心理健康的程度。这两个方面是有统一又矛盾的。以谈性为例,国人一般是谈性色变,在中国词汇里,与性有关的都是坏的,比如饱暖思淫欲,红颜祸水等,直到现在,如果一个人在公开场合谈性,我们还是觉得这个人是道德上有问题的。这就与心理健康所包含的对性观念的开放和接纳是完全对立的。
http://www.buaabbs.com/bbs/attachments/month_0806/20080624_17a781c93157e47c71e9Vt7ZllaPPARR.jpg
下面我们来谈谈广告的公益性,广告的公益性是社会对广告的期待或是赋予的一种责任,与商业性没有直接冲突,是商业性广告的附带品,区别于一般的公益性广告,比如每年的粉丝带公益广告。比如汶川地震后,很多商家都换用带公益性的商业广告投放,做到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双赢,企业形象和利润并举。
对安全套的处理态度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国民的心理开放程度。我们讲究文明开化,大国心态典型就是开放的心态,不仅对外开放,对内,对自己也要开放。开放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为。目前说来,一般归类为观念的开放。
大家也都知道安全套是防意外的。意外的怀孕,意外的传染病,特别是艾滋病。我们gov支持安全套的使用不仅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的增长。除了给夫妇免费发放的安全套以外,很多计生用品店或是安全套售柜机也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安顿下来。
http://www.buaabbs.com/bbs/attachments/month_0806/20080624_aaba85e38e5d43a55cb5k3mr8poclbnc.jpg
最近在大渝网看了关于濮存昕代言特洛伊安全套的新闻。我于是突发奇想,不久的将来,特洛伊的含义也会被安全套取代。目前为止,特洛伊不仅是美丽的神话传说,经典的电影史诗,在网络里就是可恨的木马程序,也许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提起特洛伊就是安全套的代名词,而且这个可能性会在北京城延续下去。于是乎,人们见面打招呼,不再是你吃饭了吗?或是你去哪儿?而是今天你“特洛伊”了吗?哈哈哈哈,以上纯属本姑娘自己的猜测,仅供参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说正题,我们不得不赞叹商家的聪明才智,居然把防艾大使普帅哥都请到了,而且是在奥运会前夕,以人文奥运的名义,把安全套推到了观众席上。看,北京的公车都“安全”了,坐在车上的人能不“安全”吗?从广告可以明显看出,北京gov在人文奥运上所做的努力,努力与世界接轨,展示中国人的开放、健康的一面,以及我们为世界防艾事业的努力。
当然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人本。仔细想想,安全套是安全了gov,因为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安全了商家,因为有利可图;安全了身体,因为防止意外。那灵魂呢,我们无处安放的灵魂?因为包容,所以我们不谴责出轨,因为包容,我们原谅性工作者的不得已。我们包容是因为这些都是与自己无关的。有时候很多东西,很多事情都是适当而止。其实,安全套是不一定给灵魂带去安全感的。有时候就是因为安全套的数量,彼此开始互相猜忌、怀疑、不安,甚至以暴力伤害结局,这样的例子我们也不是没有听说过。其实安全套也扮演着衡量男女双方互相信任的尺度,万一不小心,尺度就会变导火线。
小记下:其实在此,最想说的还是男女双方的沟通最重要,因为沟通所以懂得。真实说来,安全套的推广好处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对于性工作者保护自己,安全套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出于对女性身体的保护,所以有时候我们不要偏离,不要因为安全套问题伤害彼此的感情和信任。各位大虾也说说看法呗~~~ 见怪不怪啦,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眼光放开点。
我觉得性教育普及的太不够了,有待提高。 没见过喔 我觉得性教育普及的太不够了,有待提高。2
我读了大学才知道很多大学生原来是性盲 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吗,这个问题? 我喜欢不戴 很好很河蟹。。。 的确几好 不怕女人不怀孕,就怕自己得性病。
为人为己安全第一啊
都是新青年了,大家要健康的看待性生活才是....o(∩_∩)o...哈哈! 都随处可见自动售套机。
认同也要普及使用~? 用那东西多没感啊。 楼上的好象很有意见 这牌子不好用 试过才知,好多女大学生是性盲
呢句点啊 同QQB讲的 其实有d野都可以罗出来讲噶
已经甘大个人咯 :kiss: 好多女大学生是性盲 :call: 知识要普及这方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