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的祈祷
本帖最后由 忧郁的大提琴 于 2009-10-14 12:23 编辑乐曲简介:这首钢琴曲结构纯洁、亲切、温婉、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其委婉的旋律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仿佛是少女对美好幻想的期盼,
它令所有初学钢琴的学生都喜爱和着迷。
巴达捷夫斯卡(1838-1861)是波兰的女钢琴家、作曲家,她一生创作了35首钢琴小品,惟有《少女的祈祷》不胫而走,其它作品都默默无闻。她创作这首《少女的祈祷》时,年仅18岁,她不幸于24岁离开了人世,可是她的这首精致小品却足以使只有短暂生命的她流传百世。
创作背景:
《少女的祈祷》是名副其实的少女所创作。作者巴达捷美斯卡是一位波兰少女,在十八岁的花样年华里谱写了《少女的祈祷》,二十四岁便夭折了。她的青春是短暂的,但她留下的这首钢琴小品,却是一支永开不凋的鲜花,永远绽放在世界音乐的百花园里。
《少女的祈祷》这首钢琴小曲是基于一个美丽的主题用变奏曲式写成的。它不仅曲调优美动人,还带有一种虔诚和质朴的情感。乐曲是A大调,4/4拍,行板。开始,有四小节前奏,它用带有装饰音的下行音列模拟宏亮的钟声。在一个短小的停顿之后,呈现出这首乐曲的主题。为了给人加深印象,这个主题反复了一遍。主题后面有四个变奏。第一变奏,右手加有许多装饰音,显得十分华丽,但伴奏部分则比较规矩;第二变奏主题移动左手,在中音区演奏;第三变奏,主题仍由右手担任,它和第一变奏有些近似的地方,但某些音型上有变化;第四变奏用八度音来演奏三连音,感情比较激动。上面谈到的四个变奏,前三个变奏都有反复,第四变奏只有八小节,没有反复。它把乐曲推向高潮,最后用一个主和弦的长音结束全曲。
而我个人最喜欢以下这个版本。
演奏者资料: 尤大淳,上海交响乐团的钢琴演奏家,同时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功底深厚,技巧娴熟,音色优美,表现丰富。
http://www.8box.com/feed/ED8080_s_635643_1/mini.swf 悦耳 钢琴声,好听的旋律 曲喜欢,歌也同样喜欢 好听,曾经拿来做过手机铃声 注意。我放的链接并不是原曲。
而是加快了速度和最后那部分的华彩增加了一小段的。
请大家到网上找回原版的演奏对比一下,原版不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那个演奏版本。 呵呵,不错哈!顶了 好的,这就上网找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