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常见药用植物植物图鉴
本帖最后由 晴晴 于 2009-12-15 22:13 编辑本帖以王玉生、蔡岳文的南方药用植物图鉴为参考资料
目录:
蕨类植物
垂穗石松 本帖最后由 晴晴 于 2009-12-15 22:36 编辑
.蕨类植物
垂穗石松
【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狗仔草、狮子草、龙须草、舒筋草、土木胶、猫子藤、石子藤、青筋草、松筋草、收鸡草、蜈蚣草、山毛柏、凤凰伸筋、鹿角草、伸筋草、立筋草、寸金草、寸寸草、合金草、龙角藤,垂穗石松的全草入药名为铺地蜈蚣。
【植物形态】垂穗石松 ,多年生草本。须根白色。主茎直立,基部有次生匍匐茎,长30~50厘米或更长。叶稀疏,螺旋状排列,通常向下弯弓,侧枝多回二叉,直立或下垂,分枝上的叶密生,线状钻形,长2~3毫米,全缘,通常向上弯曲。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矩圆形或圆柱形,长8~20毫米,带黄色,常下垂;孢子叶覆瓦状排列,阔卵圆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长睫毛;孢子囊圆形,生于叶腋。孢子四面体球形,有网纹。
【生长环境】生长于山溪边或林下荫湿石上。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地区。
【采集】7~9月采收,去净泥土杂质,晒干。
【药材】干燥茎叶,全像呈黄绿色。茎圆形,长约8~9厘米,具有缴棱线,分枝较多。茎上生有淡棕色圆形之根,细而坚。质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有明显之白色髓部。茎上密生细小披针形似鳞片之小叶。味苦。以色青、质净者为佳。
【药理作用】全植物试管内能抑制某些细菌。在非洲,煎剂用以治疗腹泻、痢疾。
【性味归经】甘,平。入肝、脾、肾三经。
【功用主治】祛风湿,舒筋络,活血,止血。治风湿拘疼麻木,肝炎,痢疾,风疹,赤目,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损伤,汤、火烫伤。
【用法与用量】煎汤内服,9~15克。外用适量,取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研末调敷。 继续占楼 继续占楼 占楼待编辑 占楼待编辑 占楼待编辑 占楼待编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