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鸦 发表于 2005-10-12 12:07

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 中国要解决社会不均问题

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   中国要解决社会不均问题

--------------------------------------------------------------------------------



● 叶鹏飞(北京特派员)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开了四天会议后于昨天闭幕,会议通过的“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十一五规划),主要内容与外界的事先推论基本一致,侧重资源再分配以解决社会矛盾。

没有人事变动或政治改革新举措

  全会并没有出现外界猜测的重大人事变动或政治体制改革新举措。

  会议对十一五规划(2006年至2010年)重视社会不均,可以从会议公报突出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看出,包括要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物价,改善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条件。

  对于资源再分配问题,公报一口气使用六个“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公报强调,在总书记胡锦涛“和谐社会”的要求下,“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这包括扩大就业、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加强社会治安,依法严厉打击犯罪。

  在平衡城乡差距方面,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主张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农民收入;在平衡地区发展差距方面,则要求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至于外界先前预测的政治改革,会议并没有新的举措,仅说“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公报说中国目前“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但只提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

  同“十五计划”相比,“十一五规划”显然更重视社会矛盾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十一五规划”应该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生产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经济和社会各领域能协调发展。


http://www.zaobao.com/images/smzaobao.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 中国要解决社会不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