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leefi 发表于 2012-2-15 12:38

垃圾分类试点今年再增34条街 用400万奖街道

2012年广州将再推34条街加入,其中一两条老城区街道将推广南华西经验,学习台北“垃圾不落地”。昨日,广州市副市长谢晓丹带队调研垃圾分类并召开联席工作会议,晒出2011年度各试点垃圾分类“成绩单”并下发2012年度推广计划。

■2011年成绩

去年垃圾减量2.8%节约7800万

“两个增加,两个减少。”广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张建国如此概括2011年的垃圾分类成绩:资源回收量增加48077吨,资源回收率增长了1.1%;餐厨垃圾生活处理量增加17152吨,增长率为288%.广州全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理总量减少了144963吨,首次达到负增长,年度减量率为2.8%,相当于每天减少397吨;生活垃圾填埋、焚烧处理量(或者说终处理量)减少了62569吨,年度减量率为1.4%,相当于平均每天减少了171吨。

张建国称,清运处理总量与填埋、焚烧终端处理量两项减量相加就相当于每天减少了568吨生活垃圾的处理经费,按每吨376元的处理标准,一年下来就节省了约7800万元。

据悉,2011年,广州市生活垃圾清运总量为504万吨,日均清运处理量为13804吨,人均约1.01公斤/日。

新华街、东漖街、黄石街不达标

2011年4月开始,广州市在16条街道、6个生活住宅区、万科、保利等物业服务小区、岭南集团属下酒店宾馆先行推广实施垃圾分类。昨日,“成绩单”公布。

“达标的社区144个,学校144所,市场51个。南华西街等13条街道已在辖内所有社区、学校、市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率先完成垃圾分类整街推进任务,由小范围试点示范进入了全街推广普及的新阶段。”张建国称,16条先行推广街道共13条通过达标验收,但东漖街、黄石街、新华街尚未完成整街推广普及垃圾分类工作,暂不进行等级评价。

“未达标的3个街道要继续完善,4月份再验收。”谢晓丹称,“推进力度不大的,效果差的,要曝光。”

广州市城管委主任李廷贵表示,城管委今年将拿出400万元奖励垃圾分类推广得力的区和街道。

■2012年计划

“垃圾不落地”将在老城区推广

昨日,谢晓丹一行先参观了南华西街餐厨垃圾处理站,又来到“垃圾不落地试点”德和新社区。

南华西街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德和新社区去年10月底加入全市垃圾分类的阵营,每日11时至12时30分、18时至20时开放给市民投放垃圾,这个模式有点类似台北的“垃圾不落地”。分类垃圾车“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乐流动于社区大街小巷,居民一听到音乐,就知道倒垃圾时间到了。“非垃圾投放时段,垃圾桶会被撤走换成盆栽。”他称,分时段分类投放加上环卫工监督,居民开始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张建国表示,今年将在老城区扩大“直收直运”试点,学习台北“垃圾不落地”经验,改变现有收运模式,试点楼层不设垃圾桶、培养居民定时定点投放,在南华西街试点基础上再扩大1至2条街道。

试点增至50条街百余小区

广州市首批垃圾分类试点是16条街,早在去年年底,城管委就有意将试点扩大至50条街。昨日,新增的34条街道名单首次公布下发。其中,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每区新增6条街道,白云、黄埔、番禺各新增2条街道,萝岗、南沙、从化、增城各新增1条街道。

记者注意到,每个区都新增了6至10个不等的试点小区。包括汇景新城、育蕾小区、颐和山庄、南沙碧桂园等在内的多个知名楼盘和小区都在此次试点之列,共100个。

“南华西、广卫街等先进试点街道负责人要无私地分享你们的试点经验。”谢晓丹寄语与会的50条街道相关负责人,要认真学习南华西、广卫街、文冲街的经验,他还要求市财局专题调研今年垃圾分类推广经费缺口,力争各级财政保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垃圾分类试点今年再增34条街 用400万奖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