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ohui168 发表于 2012-6-1 10:00

预期呼声渐强 降息窗口6月打开?

5月31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正回购操作,期限为91天,交易量为300亿元,中标利率与之前持平,为3.14%。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全线下跌表明,市场流动性宽松。

  自从4月宏观数据公布以来,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呼吁,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以提振经济。进入5月底后,市场机构对本月宏观经济的预测数据仍不乐观。机构预测5月CPI会继续回落,新增信贷或持续4月份的低迷,外汇占款可能持续负增长。

  今年的两次降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经济形势和预测数据让市场和专业人士对降息的呼声越来越强。市场机构和分析人士普遍预期6月份可能会降息,多数专家也呼吁通过不对称降息来降低企业的成本,激活实体经济。

  流动性过剩是假象

  本周到期资金仅230亿元,央行5月29日已经通过500亿正回购提前锁定净回笼资金。31日的正回购继续回笼流动性,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570亿元。这是央行连续第三周在公开市场开展正回购操作,三周总共净回笼资金为1990亿元。

  而自5月18日降存准之后,市场流动性显示一直比较宽松。尽管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连续正回购回收了大量流动性,但5月31日Shibor利率全线下跌,隔夜拆借利率下跌2.70个点,为1.8788,七天期拆借利率为2.1375,下跌了18.42个点,回购定盘利率也全线下跌。

  此外,5月29日进行的今年第五期国库现金存款招标结果显示,9个月期限的600亿元国库现金招标中标利率仅4.22%,远远低于5月10日招标6个月期限的600亿元国库现金存款5.13%的中标利率,理论上6个月期限的财政存款利率应该比9个月期的利率更低。

  国际市场金融专家赵庆明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市场流动性比较宽松。西南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判断,当前的市场上流动性宽相对过剩是一种假象。“因为中长期资金成本仍然没有降下来,还比较高,企业不敢用也用不起贷款”。

  此外,也有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受存贷比的约束,以及不良贷款上升的风险增加,大银行的贷款投放意愿也不强,并不是银行没钱可贷。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回收流动性是为了给6月份降息做准备,使得市场的降息预期再度升温。但王剑辉判断,央行不希望给市场留下流动性过剩的假象,回收流动性也可能是为了平抑市场的降息预期。

  5月宏观数据或不乐观

  每每到了月末,市场机构对本月宏观经济数据预测的报告就会纷纷亮相,而机构预测5月宏观数据并不理想,这也使得降息的预期进一步增强。

  在近日的一次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表示,今年我国经济滑坡的风险在增加,如果没有政策的刺激,二季度经济增速甚至可能跌破7%。

  西南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份的经济数据低于预期,二季度的经济肯定会比一季度更弱。他们的研究预测,5月份的新增信贷在7000亿左右,M2增速在13%,但他估计,真正的数据可能会低于这个数字。

  此前媒体报道,5月前20天,四大行新增贷款仅为300多亿,存款流失2700亿元。尽管最近发改委新批项目较多,未完项目恢复开工,但5月份的投资仍然可能比较低。5月25日,兴业银行发布的5月宏观经济数据预测报告称,5月份新增贷款为7000亿元。6月不会降准,但应考虑存贷比等监管指标的调整,扩大贷款利率向下浮动幅度或单边下调贷款利率也不能排除。

  日前中金公司报告也表示,5月份贷款需求将持续低迷,而且规模只有6500亿元,加上外汇占款可能继续净减少,M2增速将跌破12%。最早6月份会有年内第一次降息,可能采取非对称降息的形式。

shenyuanemo 发表于 2012-6-4 15:07

还是观望的态度吧

[̲̅V̲̅I̲̅ 发表于 2012-6-5 15:17

刚来,学习学习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预期呼声渐强 降息窗口6月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