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上8023 发表于 2013-8-23 17:41

MSN上最大的乐趣就是讨论《非诚勿扰》

  每到周末,深居简出的宅男宅女在MSN上最大的乐趣就是讨论《非诚勿扰》,这个节目的黏度之惊人令我非常惊讶。如果说湖南台的《我们约会吧》还勉强可以算“情感节目”,那么前者可以算是“价值爆破节目”,这和“地雷战”的原理是一样的,节目人员先埋好各种“非主流价值”的地雷,就等鬼子进村去踩。每一脚,都可能是一个轰动的社会话题,涵盖中国人婚丧嫁娶的所有矛盾冲突,诸如拜金主义、是否与父母同住、是否找农村的媳妇……
  不同于湖南台那种“温情励志”的“众男戏一女”的模式,在男权中心的时代,“戏”被弱化成了“问”,最后都成了不疼不痒的“你晚上睡不着在想什么”,好看度大打折扣。电视“不方便”展现男士对女士的不尊重,但却可以有足够宽容展现女人独立自主地对男人不尊重,于是效果反过来。
  江苏卫视的“众女调一男”,内在上也是所有戏曲传统里最富有魅力的模式——女性以掌权者和决定者的姿势开始决定强者的生死。任何尖锐的语言在女子口中说出也变得完全可以原谅,潜意识里就觉得“有戏”。在24位女性里埋伏好“地雷”,譬如可以安排双胞姐妹一起亮相,如果你选上姐姐,则很可能“捎带”上为什么不喜欢妹妹?虽是形如姐妹花,价值可能天壤有别?甚至还可以安排母女齐上阵,母女会不会“反目”?其中的悬念不亚于狗血伦理剧哦。
  最后要找到一些极品的“雷管”。从来没有节目可以真诚到如此程度,大叔的理想就是:找个黄花大闺女!他在电视上“真诚”地表达了,结果引来一阵哄堂大笑。或许这样的愿望存在成百上千人的心里,只是电视把反讽的效果放大了,于是荒诞剧、偶像剧、伦理剧都一一上演,电视让一种社会学的俯视成了一群拥有心理优势的看客,“审丑”一些“好笑的征婚者”。我印象里某一期,一位自称孟子后人的老者对自己月入3000的收入无比自信,而他买过的最贵的电器居然是一台百来元的小家电,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他是自信满满的,而他最终得到的答复是“多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电视在制造一种烟雾弹的效果,你可以看到一位穷小子领走公主,感动许多廉价的眼泪,但真实的阶层断裂依然在拉大,以至于来自海外的男嘉宾刚说要找个“条件相当的”,有人开始愤怒,农村人怎么了?!尽管对方解释“条件相当不等于经济条件相当”,还是被齐刷刷地灭灯。有没有发现,《非诚勿扰》试图用电视虚构一个“女权社会”,而节目甚至可以更改为《姐们儿不高兴》,因为你来到现场虽是相亲,其实是你和1个佳人、23个灯泡的故事,如果这些灯泡不高兴,你就死得很难看,因为佳人也怕黑。
      更多最新电视剧资讯请关注:  
      唐宫燕电视剧tgy.quanmeishi.com
      辣妈正传lmzz.quanmeishi.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MSN上最大的乐趣就是讨论《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