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07-09-27 10:50:36 出处: 缤纷校园网
; f: ^% J3 p4 X9 h 陈晞的学生样子,让人很难相信她是个4000万元项目的老板。红色T恤、运动短裤和一双运动鞋,披着头发戴着眼镜,活脱脱一个学生的模样,让人很难与一个地产老板画上等号。$ k9 O. ^ W( j% s
一个多月前,这位来自普通家庭的21岁女生做了一件独特的事——她以个人名义承租了一个总金额达4000万元的商业地产项目,决心将它打造为中国第一家校园文化会所。
% K* Z$ F% ^: w% a% g 陈晞是广东工业大学的一名学生,在大二的时候她为了开自己的公司,选择了休学创业。“我保留了学籍,直到现在,我还是一名学生。明年9月,我就会重返学校继续读书。”陈晞说。在校大学生创业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陈晞的举动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关注。
7 w4 n- q7 X! \+ ^5 _ 广州大学城穗石村东门广场一家商城二楼一间还未装修的毛坯房,是陈晞和几个创业伙伴的办公室。仅有的一台空调根本不管用,室内温度和室外相差无几。陈晞和几名伙伴正在电脑前工作。看到有媒体到来,她连忙让人买来一次性杯子用来喝水。这间办公室非常简陋,就连墙壁都没有刷;除了几台电脑和一个书柜外,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但和许多老板的办公室一样,这里也有几张沙发和一个茶几,上面摆放着一套功夫茶的茶具——这是谈生意的地方,采访也在这里进行。: L/ s9 w# e+ d
以个人名义签4000万合同; h0 R! Y( ^3 x" M1 c7 A* D
陈晞是2004级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系的学生。在读大二的时候,她选择休学。“但我至今保留着学籍,还是学生。”$ h- G- n4 ~6 b+ F2 m' t
1个多月前,陈晞以个人的名义租下了大学城附近一商城二、三层,共计5600平方米的场地。租期为15年,平均每年租金为200多万元人民币,整个项目的合同总金额近4000万元人民币。在签合同前,陈晞足足考虑了两个月的时间,并且请了专门的法律顾问进行咨询。1 |3 d' B; e6 [0 [ M& n" w8 ]
按照陈晞的设想,她将把租下的场地打造成中国第一家校园文化会所。“大学生需要一个展示和交流的舞台,但现在缺乏这样一个平台。大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给他们。”9 _2 T+ c0 X( w
为了经营好这个项目,陈晞一共召集了6个伙伴。6人中,4人是在校大学生,一个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一个是高中毕业生。他们都是广东人,其中5人来自汕头,两人来自湛江。他们来自不同的广东高校,“我们有的从网上聊天认识,有的由老乡介绍认识,大家都对这个项目有兴趣,而且各有专长,就走到一起了。”8 u9 ^$ ]8 x; }' U. U
前期投入一半来自父母% u4 w/ D( { O" J, D7 K+ w
在正式洽谈这个项目前,陈晞有点尴尬。由于她的学生模样,对方根本就不愿意和她认真谈。直到第二次,对方才开始真正和她谈这个项目。
# O& n& A8 f5 A# u 一个大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胆量和这么多钱来经营如此大的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呢?对于这个疑问,她说自己绝对不是一时冲动,之前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我考虑过大学城有多少学生,每年消费量增长情况,这些增长由于什么因素造成,以及这种需要的供给情况。广州是全国高校市场最为活跃的城市,但校园文化却相对薄弱,会所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空白。”正式签合同前,她还草签了一份协议,并拿着协议尝试去找客户。“当时,就有不少人对这个项目感兴趣。”
" {& _. W. O0 i; W* ^ 至于哪里来这么多钱经营这个项目?她表示这个商业地产项目前期的投入并不大,而且租金分每年付,前期只需要投入押金、水电周转金和办公费用约40万元。“这笔钱有一半是父母给的,其他的基本上是我和几个伙伴凑的,其中大部分我出,主要是我之前开公司的一些积蓄。”9 h7 w' s3 q, O* V) O
为了能尽快把承租的场地租出去,她把5600平方米场地分为6个主题区整体出租,包括80年代怀旧、中国风、西方文化、科技、生活和商务主题区。各区相应提供餐饮、购物、旅馆等服务。如80年代怀旧主题区主要是冷饮、小吃和特色酒吧,“通过怀旧的装修和音乐,让大家找到共鸣。”
$ n, Q7 A7 c Z, N5 m “后续装修的资金投入量很大,我不想自己投入。我想以大的主题区为单位对外出租,先用低租金吸引商家进驻。”在开始运作这个项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约一半的场地全部租出去了,都租给了一个私企老板,他们准备建一个青年旅馆。
! Y4 @/ E: q/ b% E1 r3 P' b& b 这个合同的签订,陈晞只花了几分钟,“我们做的项目策划书打动了他,我们分析了许多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他们看到了我们的前景和执行力。”她说。/ r$ {0 N/ c: h2 Q0 C4 w
每次异想天开都“做成了”
; f! q- z! w! [- j9 d* Q: B 从现在到9月开学前,是陈晞商业地产项目招租的关键时期。对于一个年仅21岁的女大学生来说,经营如此大的商业地产项目,风险可想而知。
6 g* {$ A& u' Q$ b& B! d! P 陈晞从小在汕头市长大。爸爸在机关工作,妈妈在医院工作。她一直担任班长、中队长。高中毕业后,为了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她告诉爸爸妈妈自己要打工,做家教、促销员,还做过电脑技术员。
1 [' ?; ^, v$ i: h0 u. l' A 在成长的日子里,陈晞有一个习惯,经常会突发奇想,“对于一个想法我会想有没有可能实现,用什么办法去实现,如果有可能,就去做。做的动力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冲动。”7 N2 M8 J5 q9 K o/ v% G' ~* l% B
她曾经把妈妈认为是异想天开的一件事变成现实。刚到一家公司打工的她回家后告诉妈妈,自己可以做项目经理。妈妈不信。第二天上班后,她直接找到公司老板,说发现了一个商机,并且进行分析,老板马上拍板让她负责。就这样,她的妈妈说她的异想天开,每次都“做成了”。
. c8 n1 ~0 j" j: m, } 有一次,父母让她扫地,她不愿意,用几元零花钱请别人来家里干。“我宁愿用扫地的时间去赚几元。”此外,家族里不少人的从商经历也影响着陈晞。“我们家族里一半从政,一半从商。”有一个堂弟以前做音箱学徒工,后来成为一个大集团的副总。“这个事情很激励我,只要你勤快一点,去钻研就有机会。”陈晞说。8 _% C) w7 r: r5 j! h! A' U' i
明年9月想重返校园3 C7 j( X6 s/ m, ^
大一时,陈晞就担任了学校音乐学会的副会长。当时学校的音乐会都是在露天进行,缺乏设备。她与一个公司合作成立了一个音乐工作室,主要是向大学生提供音乐舞台设备。后来,她又和广州大学城里的其他5个工作室结盟组成了一个文化传播公司,陈晞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和总裁。“当时公司主要是做广告代理,做大学城里的公益广告。”' j4 m d, B- O' a* L/ V) ~- w
“文化传播公司运作了一年,目的是打开学校里的渠道,打开党政、社团和各种学生会的联络关系,我们主要是针对学生服务。那只是我们那个阶段必须要做的,完成资金的积累,我们真正想做的还是校园文化建设这块。”0 q) x2 ~+ @$ G/ Z2 V, e
大二的时候,陈晞选择了休学,“因为实在忙不过来。而且我身体不太好,不能兼顾工作和学习。同时,学校管得很严,3次点名不到,就没有考试资格。”
' ~1 W- B" m- E: q “现在有许多大学生都有创业的冲动,但总是想得多,做得难。因为他们考虑得不够多,不够深入。想了后去做,不能蛮干,一定要考虑细节。在这方面理工科的学生有这个优势,就是多建几个模型,看哪个模型最优。”
" D' A& l4 g$ Q' j 对于自己的未来,陈晞说,“我保留了学籍,我现在还是一名学生。明年9月份,我还会回到学校读大三,并且要完成本科的学业。进大学不是为了文凭,但学到逻辑思维能力,这将使我终身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