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37|回复: 1

劳动部门提醒:逆本人意愿所签辞职书属无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2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3 h4 V1 m7 h- s2 o
( R4 E5 H1 u3 w金羊网 2007-11-22 09:05:15 6 d2 v) j: G# R2 V7 e/ {

7 \. e- `5 X) C5 G《劳动合同法》漏洞明年元旦前将被封死,劳动部门提醒
+ n% |4 k4 G$ {7 S/ t+ ]
, y+ K! O7 V4 D, y* g+ A; K: f0 v$ v. ?6 j' b* Z

! n* V6 B6 z0 @' }" g
5 [, {4 t  s% x. {! x5 f  S7 t; H$ E新快报讯 (记者 文安 通讯员 林甲松)针对个别企业采取转签合同、改变用工方式或分解用工期限等“小动作”规避《劳动合同法》,广州市劳动保障局相关负责人昨日透露,目前被部分企业认定的新法“漏洞”在正式实施前都会被封死 ' D1 A$ A& Q' {/ d  S
,相关条文的补充解释将与新法一同实施。他提醒劳动者,如果不是出于本意,即使在辞职书上签了字,劳动部门也认定该辞职书无效。 ) `, B. B2 c& G- [( [' F- }
( @1 y2 K# g) _/ d: S. a" W

: W4 D5 ^3 g8 L: C- c0 p7 a政府称新法未加重企业负担 & _& e" r# w- s0 q0 |9 L# Z8 K! b

8 R# I( _- E- g9 b- t7 f9 J- m
8 T* O% \6 e- B8 b9 ~华为“辞职门”事件硝烟未散,广州日前也接连发生类似“劝辞”事件。知情人士表示,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企业如此举动意在规避劳动用工风险,按照企业的说法,是为了“节约企业成本”。
) }1 M+ }0 z1 U/ K, g9 o$ Y& A
2 K+ H: S" b3 v; A) B, C这样的行为是否可以“合法”规避新法有关条文?市劳动保障局劳动关系处处长谢迎建昨日肯定地回答,无论什么“动作”,都无法绕过法律条文,目前企业认定的新法“漏洞”在2008年1月1日前都会被补充解释封死。他表示,《劳动合同法》并没有加重企业负担,只是加大了对违法用工行为的处罚。谢处长强调,一切恶意规避法律的行为肯定行不通。
" G6 g  E# i" R) e- {: E! g: \6 w9 X  z8 s2 N; ]
$ n" b; P# T2 ^; v9 X
员工如权益受损应及时投诉
, H; Z+ g. W- a! M
7 ~$ n  R2 U+ d" ]  z
/ z# m; G- }+ [' E" }记者从可靠途径获悉,日前发生在开发区某港资企业的“劝辞”事件昨日下午已基本解决。据悉,在劳动保障部门的介入下,该公司已召开员工大会,宣布已辞职并转签合同的员工全部“恢复原状”,因转签合同而缩短的工龄重新计算。谢处长说,这个结果的出现并不意外,和番禺“辞职门”一样,所有违背员工意愿签订的“辞职书”,劳动部门认定无效。
8 _3 k3 x( C6 N$ U7 [  M5 n
5 S  x- n# m" u* c& U# s4 m7 Q谢处长提醒劳动者,在特殊的受压情况下,劳动者违背真实意愿签订的“主动辞职书”,劳动部门可以认定属于无效文书。谢处长建议员工勇敢主张自己的权利,在权益受损后,应该及时投诉至劳动部门。 2 L) B/ Z4 z0 a% L: `5 W3 g8 x
: R' P, P" E0 G) P

% g0 c0 A7 \/ @0 a! ?法律不会忽略劳务派遣 ! \1 s; D! S- \9 M, a+ ^
, u& c" z! [8 o% T
( t" d6 {5 I) ?; W: `/ g$ R. I
记者了解到,目前企业规避法规的主要“动作”,包括劝辞、转签合同或改变用工方式。谢处长介绍说,新法特别规定的用工方式包括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法并未对特殊用工规定合同期限,也尚未要求用工单位承担员工社保。他介绍说,在开发区发生的辞职事件中,转签合同的员工莫名其妙地成为“劳务派遣人员”。“有人还提出分解固定职位,起用非全日制员工,这样也也可以不签无限期合同,不买保险。”谢处长笑着说,如果企业真的这样做,不仅不能节约成本,反而得不偿失。记者了解到,劳务派遣的“空子”主要在新法第66条,派遣的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没有清晰界定。对此,谢处长透露,劳动部很快就要出台相关解释“三性”,派遣时间不会超过一年。 3 a1 F  {# A" A- M! i3 i' |

7 c& U) t& g. [- D2 U( f5 O& X" k. c/ X2 N& u& `

- L2 l6 A# z' I7 A
& p2 v1 x" ?! C! O. e7 }图:《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市民都非常关注,希望能够得到专家的指点。(资料图)新快报记者 陈昆仑/摄
发表于 2007-11-2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L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9-29 15: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