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又把韩寒的《长安乱》看了一遍。掩卷之后心里隐隐约约有些失望。怎么说呢?觉得这本书过于平淡了,像一杯白开水,比起《三重门》和《像少年啦飞驰》逊色不少。我曾经在报章上得知韩寒花费了不少时间在赛车上,不知道是否因此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从而使作品的质量下滑。对于这个大我两岁的上海男孩,我是蛮佩服的。一是因为他叛逆的精神和勇气,二是因为他的文采,确实不是浪得虚名。从他那篇《像少年啦飞驰》,我看到一个少年竟能把人生看得那么透彻,吃惊不小。全书都笼罩着一种颓废消极的气氛,但对人生又充满希望——“生活不应该是这样子的,总觉得有一个不同的明天在未来等着我们。”我想很多人都曾经有过一段迷惘的时光—起码我有过,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没有理想,感到前途渺茫。抛开表面那些肤浅的文字,探究一下它精神方面的东西,你会觉得韩寒是个有内涵的人。
《长安乱》是韩寒脱离校园题材的作品,平心而论,确实不大成功,但这可算是一个转型的作品吧。从校园味十足的《三重门》到现在的《长安乱》,韩寒在逐渐成长,写作风格也在转变,能不能继续让他的读者接受,则是一个未知数了,但,无论如何,我将一如既往地关注他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