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优秀的毕业生是否一定能够中选?
% x0 }1 G( `; c5 i9 x5 g 答案肯定不是。
& q6 V! A }9 u( v8 K- t 今天应省局之邀,到南京XX大学招聘应届毕业生。XX大学是全国第一批211工程院校,全国重点大学。我们此行招聘6人。下面我就将招聘的大致情况说下,同学们可以自己看下自己作为应聘人的心理和我们作为招聘人的心理有什么不同。 _. F- W% l3 m+ }, _2 H
因为来前我们已经和校方联系过。而且学校对我们单位也很了解,作为省属单位,在今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对学生,特别是还没有找好工作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学校比较重视,对我们需要的专业提前进行了通知。时间定在当天下午的2:00整。我们在1:40到校门口,听说我们是来学校招生的,门卫估计同样的情形见得比较多,查看过我们的证件后很快放行,但我们四人都在校门口下了车,步行去教学楼。同行的一个小姑娘就是去年从该校被招入我们单位,今年又在母校读研,情况很熟悉,边走边聊,大学校园里的一切似乎又历历在目,走过篮球场,一个学生的勾手上篮甚至引来我们书记的叫好声。. J& _9 t' b0 M% i# r" O
我们1:50到招聘地点。因为是单独招生,整个教室人少,比较安静。当时在座的大概有4-5个学生,我们座后,打开电脑,又有人进来。然后陆陆续续来了大约有30多人。2:00,负责事务的陈说开始。后面又陆陆续续来了七八个人。这里,有两点给我留下的印象不太好:
' E5 m9 h' P* O" s' N! P 一是迟到。我们不需要应聘者比我们先到,我们自己定的时间是提前十分钟到场的,但我知道大多数学生没有这个观念。这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你是游刃有余,有备而来,还是匆忙上阵,临时抱佛脚。也许迟到有原因,但如果你比预计时间提前十分钟出发,肯定不会迟到。
: H6 k2 a3 T# x/ z' t! `; N 二是招聘开始后说话。在陈介绍我们这儿的基本情况时有大多数人能够认真听、记,这个很重要,一些招聘内容中基本的信息都在里面,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认真听,面试的很多内容也会在其中得到体现。但有学生在交谈,视之以目,少倾,声音又起。如此,好印象全无。
& j- G# _! I0 ` 介绍完毕以后,我们大概留了十分钟让学生提问。这里大家应该就心中有疑问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来,不要顾忌什么问题幼稚、不专业之类的,如果提问能够切中要害,评委们能够记住你的几率几乎100%,也就是说,很多应聘学生的印象分是0,你却有可能得到起码1%以上。提问的目的是你要有机会面试的话,就不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解答那些共性的东西。很遗憾,只有一个学生问了一个专业问题。我对这个学生的印象颇好。没迟到,也没说话。我感觉到了,向在座的几位招聘同事提起,他们说也注意到了,这个印象分没有疑义。因此,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有一定的道理。& O5 K+ M0 k- r% v+ i, {3 y
然后,同来的小姑娘把他们的材料全部收上来,我们四人挨个看一遍。30多人中,4/5都为硕士,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的标准只是30岁以下,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他们几乎都有一个不错的本科经历和硕士经历,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材料再好,也还是要在同一起跑线上再竞争一次来决定自己的命运。7 x/ X& r% w5 B% T, i( x
我们为两个专业各准备了一套试题。半个小时,只有三道题,两道最基本的专业题,一个综合题。时间足够。拿到试题,有人开始认真看题目,有人开始交谈。交谈的人是肯定会被淘汰的人,我们不要求他们自己做,但我们一眼睛一直在看。交谈的人在其他任何考试中应该都会有这个习惯,水滴成河,石垒成峰,我们当年都是从大学毕业过来的,此时的心中事,与我们当时的,并无二致。
+ P, W, E S. r& r6 N( Z/ P) o: p 所以,考试,并不仅仅是考卷中的结果,过程甚至比结果重要。我们关注的那个男生,一直在独立思考做题。在他们做题的时候,我仔细翻了一下他们的简历,大多自荐信中都是学到哪些内容,有什么长处,缺点没有。其实,如果你能在里面坦诚地表达下你真实的小缺点,你的自荐书应该是所有自荐书中最特别的一个。成绩都很好,但我不能肯定全部都是真成绩,我写了句:他们的材料全部真假莫辨,传给他们看,他们都笑了。但怎么说呢,无论真假,材料一定要有你在学校所学的各项知识以及积累的各项长处及爱好的内容,这个不是决定因素,但他是敲门砖。
+ s X5 o, c& [) s1 z2 A 试题交上来了,我们大致看一下,并未评分。然后让所有的学生离场,我们根据材料(请注意:是材料!),挑选了18名学生进行面试,然后挑出他们的考卷备选,这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一名学生给自己打了一个85-86的分,陈笑问是谁的,有一个女生说是她的。陈说:你把我们要打的分数给打了,我们请你做评委吧。这个细节好坏尚不得知,根据评委的心情而定。如果评委风趣,这个举动肯定会有印象分。如果评委清高自傲,这无异提前宣判自己死刑。为稳妥起见,建议不要尝试。
+ |- r/ Q6 @& q% B7 i& u9 N; a 试题里两个综合题所有人答得都不能够让我们满意。简单说下:综合题,主要考的是学生综合分析、涉猎知识的宽广度的能力。因此,要尽可能地全面,并进行拓展发散。: @. Q6 A, [& j( [4 l# L* K' Z6 x
其中一题是说现在单位的竞争是一个普遍现象,你如何看待现在的竞争,如果你在单位面临竞争,你打算怎么做。$ m) {) b# H2 K8 k4 E, P* o
学生都知道,竞争是普遍现象,我们要正确面对竞争,然后说自己要怎么样去竞争,竞争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 l& e0 o9 n: T5 Q& m& e$ W2 r: a8 w 以上,作为一个正常的大学生,都能够分析出来,因此,这个不是能得高分的条件。要得高分,回答的必要条件是:竞争既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在单位里,我们应当如何利用竞争去提高单位的竞争力,竞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单位要实现的目标,实现单位目标的最优化。在单位的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我自己能够从中得到或学到什么。
9 f* P1 {' b$ H 如果答不到这一点,对不起,无论怎么发挥,你都不能够得到高分。
, Z! H5 V( g8 ] a) y" C2 @ 第二题是谈论“读书改变命运”,近几年,“读书无用论”被很多人谈及,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呵呵,99%的学生下意识的看法有两种:读书改变命运是正确的,那与之相反的,读书无用论就肯定是错误的。另一种认为前面的肯定是正确的,后面的也是正确的。然后,将读书无用论归结为某些人不好好学习,才认为读书无用,只要好好学习了,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8 h n$ c2 Z( |( [ p; x/ O1 k" p 这一题回答的高分点在回答出读书无用论在目前的中国社会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错误的,是社会现实状况的反映。比如:读书的收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甚至相差甚远。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未必正确,因为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就摆在所有人的面前,读书无法改变命运的大有人在。7 q% ~3 k8 b5 W S* F1 {% y
因此,这题告诉我们,招聘很注重一个学生对社会现状的看法,要敢于承认社会上的诸多问题,不能回避。我们大家都一样,社会问题存在,在短期内不能改变,但并不表示这些问题我们没有看见或有意回避,只是我们认为解决它需要一个时间或一个契机而已。所以,如果你用学的老套路去回答这些问题,肯定会中套。
x/ k4 K# Q' H 呵呵,看下,如果让你们自己回答,是不是一定能够回答出来?$ I' {) x0 ~. x3 o
下面到面试程序了:9 W: Z) n& n1 K" ` v* t" X
以下几种情况为面试大忌:
- Q E1 @0 M3 l- L% P* x9 ` 一是多余动作过多。甚至有一个考生手托下巴。我只记得我在课堂上想睡觉的时候才手托下巴。对于这样的学生,“枪毙”掉没有任何疑问。
* G- j1 K7 Z. s2 [& p! H8 ] 二是过于计较收入。像我们这样的单位,工资不会太高,但肯定会高出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一截。再比较一下地域,应该能够得出工资为多少。当我们问你对工资有什么要求的时候,你如果连这个谱都没有的话,你回答一定会漏洞百出。回答其实简单:报数目,要比我们实际给的数目少,说大概,可以说:只要能够保证我正常生活就可以了。有一个女生给我们的印象深刻:她比较出了地区差别,然后在地区差别的基础上,再少报500元左右,让我们刮目相看。其实,怎么回答是一样的,但她能够分析得出自己的期望值,独立思考能力肯定不同一般。有好几个人,整个面试过程,就是他打听薪水的过程,没有思考的过程,张口就问,我就在想:如果这样的人到单位,分配给他一件工作让他来做,他能够给我一个满意的结果吗?我们要的是你做事的能力而不是问话的能力。# I1 Y* ?' x @; t" _: d
三是将自己本来不应该犯下的错误当作一个借口来发挥。陈在介绍情况的时候,那些交头结耳、迟到的人都没有听到。我们问其中的人,你知道知道什么吗。。他们思索半天,反复说:我来迟了,没有听到你在说什么,要么说:好吵,我没有听到之类的话。前者是对评委工作的不尊重,后者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介绍是有麦克风的,陈的普通话清析有条理,材料全是来时准备好的,说听不见是糊弄不过去的。只能说明他认为只要是能够糊弄住他自己的理由肯定能够湖弄住其他人。
+ E. o3 H% W- C: r 其四,问有无男女朋友的时候,要么有,要么没有,都没有关系,但希望能够说真话。没有,最好!有,你要说明,如果你取得这个职位后,你的男友是否会和你的起去,或者说他已经和你在一个城市找好工作了。我们问此话的目的就是希望你们能够维持关系,善始善终。如果他已经在另一个城市找好工作了,正常情况下,我们会建议你不要取我们的职位,而应当去他的城市里找工作。工作为了生活,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要本末倒置,为了工作,而放弃了生活的另一半。敢于放弃爱情的人是不会将我们这个小小的职位和自己那小小的协议书放在眼里的人。我们要怀疑的,不仅是你的学识,更有你的人格。在应聘的人中,大多数人都说没有!我们知道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在说假话,我们权当他们这是在挑战自己的人格。有一个女生这样回答:有,但目前我们的关系很不多稳定。。。。我相信这是实话,但我仍然无语。8 e: Y+ H2 B3 R/ ~4 ?. p
面试结束以后,我们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决定以下的人不取:! v) M; Z& }2 b4 L3 e+ x0 P7 l4 ~
一、过于优秀,但他所选的职位在我们六个职位中比较差的。不是因为他不自信,而是我们认为他肯定可以找到比我们更好的职位,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如果勉为其难录取,最后最可能的结果还是他会离职而去。) g: p/ T: y6 k! I$ ^$ P, M" w
二、迟到、交头接耳、考试东张西望的人舍去。/ ^8 v$ z0 M' W, }: S
三、回答过于职业化的人舍去。那些明显是看网站上背来的东西,和他对话,你无法明白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8 H/ O: t' F X6 O# e' N9 x4 c" n% G7 i 四、在关键的问题上显得犹豫的人舍去。比如我们有个条件是必须服务五年,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含混其辞,肯定不能录用。
) d/ r8 k# M% _* X$ U) `; o 五、对收入谈论过多的人舍去。这是任何单位都害怕的定时炸弹。他在单位,会花很多时间和你计较每一分钱,而不是将这些时间用在工作上。9 b- [' q; U+ b* ]1 d. D
除此之外,第一轮被淘汰的那些人,都是专业不对或材料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我推断为网民,无暇顾及学业,陈推断为谈恋爱过多,忘记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