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所学校,学校代表着青涩时代的回忆。有很多人毕业以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竞争,依然对学校流连忘返,寄居在学校周围,生活在他们曾经熟悉的环境中,不愿踏入社会。时下,这类人群被冠上了“校漂族”这样一个颇具诗意的名字。( m% i0 S# I9 @& x- i* B m
5 R) g, U, g5 [: Z, _ “校漂族”代表了一种生活和精神状态。不少培训机构人士坦言,在学校的咨询电话里,“校漂族”占到不小的比例。如何让这群人找到自己的方向,确实成了社会关注的话题。本期,我们将关注这群人的生活,并请培训机构的老师出谋划策,帮他们找到“靠岸”的方法。$ z( e4 s* }6 y
0 G* ?4 b( i& W
他们处于临界状态& ?% q1 Q% a0 }9 Q/ x3 g
7 E/ O5 W0 I+ z* i' g5 W& D
小崔是南理工2003级的本科生,专业是机械设计,毕业后在湖南一家工程机械公司工作过1年,但枯燥无味的车间生活让他倍感疲倦。最终,他辞去了工作,回到南京,在南理工附近找了一处房子住下,准备一边找工作,一边考研。平时他就在学校里吃饭、看书自习,过着类似学生的生活。“想在南京找份工程设计方面的工作,找不到就考母校的研究生!”
: Z7 s7 H. \' y, Y; h7 s
; N. h0 } ]1 W+ o. } 张扬(化名)毕业后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学校。上大学时他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打印店,赚了2万多元,毕业后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重操旧业,在学校附近和一个朋友合开了一家打印店。目前的状态就是一边找工作,一边经营自己的打印店。“开店只是暂时的,我的理想不只是开家打印店。只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把打印店交给朋友做!”7 v- w" }" @. c' }5 H8 \7 m
+ d7 a( Q$ P9 F) s( t h 据了解,“校漂族”大体可以分成五类人群:一类是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不如意准备考研深造的;一类是等待签证结果,或准备签证的留学一族;一类是没有找到如意工作,留在学校附近,密切关注学校的就业信息,准备再找工作的;一类是放弃就业在学校附近创业的创业族;还有一类是纯粹出于对母校的依赖,留恋校园生活,感受和回味单纯的象牙塔式的生活。但不管是哪一类,“校漂”都只是临时状态。
, G' l1 q3 r# k2 r1 A& M' _8 @1 l: h" [$ ?" A# ?
他们需要职业规划指导
- U9 m6 c r' ~, y9 [/ W+ [" k. T$ x) {3 k( ~9 x9 x! x# _. |; p
和上期我们介绍的“奔奔族”有所不同的是,“校漂族”在职场规划上还没有清晰的定位,这使得他们常常会陷入矛盾和不确定中。所以通过培训,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人生定位,显得尤其必要。
7 i2 a; k0 M2 G3 @1 C% K6 x% ]+ R' D( U" j# C/ F4 [! l
专业职业规划人士认为,“校漂族”们在大学期间没有做好职业规划,毕业后显得手足无措。所以,培训学校在对其进行咨询时,要先为其讲职业规划,并进行相关的测验,以确定他是否适合学习相关IT课程。
$ f7 h! Y0 D+ R3 m8 c! @' j; r7 t9 m2 Q. T
实际上,在各个实训中心里,都有着“校漂族”的身影。“‘校漂族’来咨询的不在少数!”武汉实训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的就业压力大,不少往届毕业生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不少“校漂族”选择了充电学习,来寻找自己未来的方向。而“校漂族”大都刚毕业不久,生活介于学校和社会的临界状态,所以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比较多,更适合选择一些自己有兴趣的项目课程来实训。* R) m* u0 F- w# h- y
$ C9 Y4 V8 f5 N 他们可选择有难度的实训课程, B7 |5 n# ?2 |. B" H# b! t1 H
5 {: F, H) Z$ @ 那么“校漂族”该如何选择实训课程,以结束自己的校漂生涯呢?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适合“校漂族”学习的课程其实非常多,而“校漂族”大多毕业不久,比较年轻,时间又充裕,有足够的精力来进行实训,所以更适合学习一些有难度的能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就业实训项目。
9 I8 `9 `8 q$ W) X4 Z+ a0 d# {, F- I) _1 t* u# e) A
比如,卓越实验室日前推出的一站式就业服务课程,为“校漂族”们提供了很好的企业化管理实训模式。实训采用国际IT企业管理方式,以真实软件项目为实训课题,模拟企业真实开发环境,让“校漂族”在正式上岗就业之前,通过三个阶段(2个阶段的实训和1次企业实习)的“准就业”实训锻炼,接受核心职业能力、核心职业技术的强化实训,通过考核达到用人企业的岗位需求,实现成功就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