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交流小组计划. U6 i. X) ?; x# }0 Q
8 t" e; t* A- ~2 w* j+ P+ m
本文宗旨:组织计划参加2010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并且报考不同职位的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申论写作心得,从而兼得帮助别人之鱼,成长自己之熊掌。
1 X Y( l, i* P8 `% l我今年大四,参加了2010国考,报考的是深圳市某部门的职位,属市地以下执法类职位。我的成绩是53.5(行测)+37.5(申论)=91分,我的考试类别的最低合格线是95分(行测必须超过50分),我报考的职位的面试线是106分。* W4 W' y7 D4 v9 i- n
分析我所报考职位的得分要求,面试分数线是106,行测要求最低分是50,所以有,106-50=56,申论要考56分,才算保险。* t p' K# N9 ?; I& P& e
这种粗略的分析,对实际的考试得分计划,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根据我对不同学校、不同学院、和我报考相同或不同职位的同学的了解,多数情况是总得分90分左右,其中行测多数约为50分,申论约为40分(很多是30几分,惊讶)。5 P( k& x$ \( j: O7 b
值得说明的是,申论的总分为100分,相对行测而言,申论考试的时间十分充足,有足够的时间让你运用自己总结的知识来解答试题,而且属主观性题目并且每个题目的分值大,每作出一个判断影响的分值较大。
( U' r A. u2 d/ s# m基于以上的粗浅分析,得出结论:公务员考试中,多数情况,落榜的重要原因是100分的申论只得30几分,而由于时间充足及主观性强,申论的提升空间较大。强调一点,我认为,这个结论适用于参加过和没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同学的多数。; M. U X+ m* D2 v' T* {) P4 t
怎样提升申论的得分呢?就我国考的肤浅经验而论,综合自己对申论的理性分析及感性体会,我认为,高得分的申论写作需要考生全面地考虑问题,同时,自己总结的申论写作方法必须要能应对多种题目,这样考试时才能从容不迫。( c6 s, X7 s. B& |' @5 f
然而,要做到以上两点,我觉得一个人独自复习是很难的,这样,考试时的偶然性就很大。因为,人总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这样,只有自己一个角度,由自己的人生经历决定罢了。
7 e6 S4 q: i, g' B0 Q4 p# h, `5 b/ {于是,我觉得如果有多个人将自己的总结综合起来,将会大大地提高各人的申论应试写作能力。而当各人互相无竞争时,这个设想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0 N" ]& A" K* h基于以上想法,有了此文。以上想法叙述多,规划少,目的是增进了解,为子期寻伯牙之意。以下,则为本次活动的一些具体东西。# T9 J% |7 y9 K. n
! a7 e) N% h8 n" ^8 z2 k
+ p" R4 X# ]5 j9 L; Y活动报名时间和方法。从现在开始报名,截止时间由活动的安排进度决定。有兴趣参与则加我的QQ287316204,昵称为“十七杯”,加好友时请注明“申论”。
) D; S* u$ T8 y! K2 L- K4 } m8 d8 f& s& i2 J' l. X
活动举行时间。据我了解,今年的省考提早至3月份中旬,而本活动的性质是先自己复习有所总结,再互相分享学习的,所以,活动进行时间定为考试前的10几天左右,也就是2月末3月初。8 x, {7 M3 i, L' }& i) ^
4 w& j" w T2 L/ I" e+ k8 a# M" p% w6 ?8 c) b
活动的操作办法。参与者加我为好友时,我会为此成立一个好友分组,当确定报考职位后,我会将报考不同职位(即互相没有竟争)的同学加入一个群。其中,一个人只能加入一个群,包括我。确定报考职位的时间比较迟,这也是活动举行时间压后的原因之一。
8 D, q y U) Z, r考虑到时间问题,并且人越多,总结的知识重复点越多,效率会降低,而且人的学习吸收能力有限,所以,每个群的成员为10个左右。利益于此,活动的成功率高。
( D- `# b+ M, k% `; E一个群的活动分两次举行,两次活动的时间间隔为2天。每次活动全群参加,进行分享讲述的5人左右(群的一半)。活动开始的前一天,分享者必须把内容准备好,如果需要文字文件举例或佐证的(估计多数需要),请提前将其电子文档上传到群共享或以群邮件的方式发出,群成员则自行按需要打印。 每次讲述的只有5人左右,很容易在群里交流有无重复点,比如,将自己的讲述要点列成提纲,通过对比一目了然。这个问题不大,由于人数不多,即使有些知识点重复了,但各人的认识角度和处理方法却不相同,倾听别人对同一问题的讲述,往往会让自己更好地处理这个问题。
- b/ v% U- q4 N/ l$ T& _( i0 q: u8 r
活动的不确定问题。每次讲述的只有5人,所以,每次活动的时间不会很长,活动前根据讲述者的提纲和上传的电子文档可大概估计。基于这个时间问题,结合参与人员的地理距离考虑,可调整活动的次数,也就是可考虑将两次活动结合为一次。
5 X& o @+ V8 n( B如果报名的人数足够多,并且最后确定报考职位有很多相同的,本人将会以方便(地理距离近)、无竟争为原则,分为多个组,建多个群,为大家安排好相关细节,让大家依然能方便参与这个活动,得益于这个活动。2 J. I2 k, n6 w9 D- Z8 t
本次活动的人数需求不多,粗略估计,通过网格BBS宣传即可。但目前处于寒假期间,也不一定多人,所以,在多个学校的BBS宣传,从BBS方便访问的角度出发,可以在广工、华工、华师、广外、广药这些学校宣传。我本人是广工大学城校区的,本人将以自己学校自己校区为主。如果有些同学自己学校或自己校区就能方便举行这个活动的,可以参考上述规划,自己组织举行,愿大家共同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