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是“五四”青年节。对于青年们来说,这个节日意味着一种责任,一份使命。担负使命需要一个载体,即工作。/ F7 @* D1 H; m* _) h6 j6 i3 l
% S. j6 _9 |) {: i0 a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以及大学毕业生人数猛增,青年面临的就业压力很大。大学生实现就业究竟有多难?面对不利形势,有多少人善于在市场变化中把握商机,充分利用各类社会扶助平台,在施展自己个人聪明才智的同时,收获充实、厚重的人生。
4 W9 s: s& N r! F: b* s* o# G. M4 J
6 o# X P3 f% V/ q. I6 n 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在应届毕业大学生中进行了调查。
5 }0 Z2 }# U; ]7 q/ ]
1 l0 O* V+ u$ T* h0 n 日前,记者在山大威海分校和哈工大(威海)的应届毕业生中做了一次关于就业创业的问卷调查。收回的57份有效问卷显示,已经找到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尚不足3成,47.37%的大学生认为就业压力大、就业难;6成大学生“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仅占5.26%.
4 M& N& V! r+ x- k7 X& r& E" [1 {- W( j" }
人多岗位少,近半数应届生感到就业难
; D& e6 @' E& V9 w& R2 E* G6 e
2 v& W% g! Z3 b 一个星期前,山大威海分校应届毕业生路遥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学校,开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工作只能毕业以后再说了。”他有点无奈地说。0 h q$ M2 q. U+ @, z) A) n- f2 P4 C
* ^+ A j. O% _2 q 今年1月份,研究生考试结束后,还没等成绩下来,路遥便踏上了寻找工作的征程。老家河北的他想在家乡周围城市找个工作,天津、石家庄等地便成了他的首选目标。然而,几个月下来,两地的招聘会他没少参加,人才市场也逛了个遍,工作却一直没能定下来。路遥告诉记者,招聘会上,大部分用人单位的招聘名额都很少,应聘者却非常多。“小公司待遇太低,不愿去;大公司竞争激烈,进不去。实在是没有办法。”路遥说。4 ~6 |( m+ H( ~; |( S& M
3 _$ v) j. I; Y1 I H 面对就业难,许多大学毕业生直接选择了考研和考公务员,山大威海分校学生白晓东就是其中之一。
2 M0 Y- r' J+ x9 u& ]
4 ~, n+ f4 c% ^! h8 G7 U. G# b% h6 K 大四上半年,白晓东一直待在学校里,专心复习考研。考研失利后,他又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公务员考试做起了准备。“等公务员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我再决定找不找工作。”现在,白晓东一边等待公务员考试成绩,一边准备着毕业论文。他告诉记者,他周围的很多同学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外奔波,然而,已真正找到理想工作的却寥寥无几。
* [6 h8 I5 R* N3 A" M6 M
) J& A$ m) I; z5 H0 S. u/ l$ ?6 O& k 此次接受调查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26.32%的已经就业,73.68%的尚未找到工作岗位。其中,认为当前就业形势“困难,压力较大”的占47.37%,认为“一般”、“容易,没有压力”的分别占36.84%和15.79%.( b# c( ^' _/ L' h! y! r
$ G; c) t* h; C; Z0 r8 ? |3 ~. _
哈工大(威海)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四学生徐建南表示,她从去年10月份开始外出找工作,到11月中旬时,与南京的一家公司签了约。“其实,很多人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想找个专业对口、待遇也不错的岗位,这样就比较难了。”徐建南说。
7 X0 y( C3 l: M6 f N3 |6 [4 y3 L4 N8 T( k, x L. K
采访中,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意识到,工作难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工作的期望值太高,另一个是自身缺乏必要的技能与实践经历。在回答“当前影响就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时,35.09%的大学生选择了“缺乏实践经历与技能”,29.82%的大学生选择了“就业期望太高”;在“您能接受的薪金水平”这个问题上,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2000~3000元”、“3000元以上”的分别占三分之一,选择“1500~2000元”的占 29.82%,只有3.51%的大学生选择了“1000~1500元”。5 J1 g/ s5 Q7 b; A% i0 D. v P
2 n6 i& o0 p% n/ y 六成学生想创业,付诸行动者少
1 Z8 L4 a4 c7 I5 E
' H( y% c7 a' Y4 b6 D; U" Y" i# R 看到工作难找,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便将目光转向了创业。然而,受资金、经验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大学生的创业行动仍停留在设想阶段。
; J f8 H9 I1 s) c/ V& z4 z
- S- t& o9 A1 \5 ]; }5 O% n8 p8 y 小李是山大威海分校商学院大四的学生,半年前就动起了自己创业的念头。上网查资料,市场觅商机,半年多来,小李为了创业没少操心,但既没有足够的金钱,又没有过硬的技术和独特的创意,甚至连自己最擅长做什么都无法确定。至今,小李的创业梦一点进展都没有。
6 z6 b) [0 q0 R& O3 M" T% g' t
* P* ]1 i f! h' u7 Z. u) Z' F 与小李不同,哈工大(威海)计算机学院大四学生靳晨曦目前已经开始了创业行动。
, ?% F0 q Q: Y7 r% Q2 Z: T
1 u$ ^8 j; E' E3 g 今年3月份,一些哈工大(威海)的大学生们发现,文化西路与哈工大路交叉路口东侧多了一家名为“格式化”的小店,店内卖的物品全是一些另类时尚的小玩意,深受青年大学生的喜爱。这家店的店主便是靳晨曦。/ p, J4 x0 S& U! b2 l* k2 B( u% i
7 |2 k+ b$ Q5 z* B4 c/ W7 ~
“实际上,我爸早就给我联系好了工作单位。”靳晨曦说,一想到在单位里朝九晚五、循规蹈矩的工作,他就提不起兴趣。现在开个小店,他乐在其中。
1 I' A" g- v) K' w+ j- A) Q8 U$ t) [8 U6 @8 S% v+ `. p: _
调查中,记者发现,大学生有创业想法的很多,真正像靳晨曦一样付诸实施的却极少。在回答“您现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状况如何”这一问题时,61.40%的学生“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33.33%的学生“从未有创业的打算”,只有5.26%的学生“正在进行创业”,没有人“已经成功创业”。; q& s M- \3 d. A' j3 ]5 V
3 L" g% c. G) V+ D: o0 k8 \ 启动资金成短腿,创业无师不容易: M$ h9 Q- s5 o% @0 z
7 E$ S( K4 T% j; j$ m
王远敏是山大威海分校法学院大三学生,去年12月份,他与其他5名同学一起注册成立了一家传媒公司,这也是我市首个在校生自主创业成立的公司。
, @/ r7 t& I6 S- j# ^5 z) o) r
* f* ] |4 W$ h, `# A$ I) X3 y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一个创业项目,是大家的兴趣所在。”王远敏说,“一共3万元的启动资金,其中2万元是我们前期经营积累下来的,另外的1万元则是我们四处筹措到的。”王远敏说。
( Z* P9 H- W! u8 G$ p: I- D* Q4 \: }% H
“我们周围还有很多打算创业的大学生,但由于资金、经验缺乏等方面的原因,创业计划只得被迫流产。”王远敏对记者说。目前,他们的公司虽然成立了,但资金短缺、缺少创业指导等种种因素依然制约着公司的发展。) ^$ x, Z+ I8 G! @2 [) ` u
# g1 b9 j& b* k) D' S0 M; ~ 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创业过程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启动资金”“缺创业指导”“缺乏人脉”的分别占到总人数的59.65%、15.79%和12.28%.
" Q8 y8 v, D* t# h8 D3 @2 B
$ H0 ]& }+ K7 l& \ 2009年,从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小孙便与两位校友合作开了一家地板销售安装公司。经过努力,三人很快便拿到了一些安装合同。然而,由于手中资金有限,他们根本没有钱去垫付地板采购款,只好将辛辛苦苦争取来的合同转包给其他公司,他们仅从中赚取微薄的差价。今年初,三人从亲戚朋友处筹措了5 万元充当流动资金,仅4月份,便赚取净利润2万余元。4 n; I- Z6 T8 n, v. h* K9 M8 Z
6 s, u; P- w1 Z" v
除了受资金短缺的限制,小孙还感受到了人脉缺乏的弊端。“有时候,我们前一天还在与商家谈合作,第二天一早,该商家就与另一家签合同了。”说起这些经历,小孙显得很无奈。' P9 U3 L9 L/ f
1 _& X% s# z/ y3 H 去年12月份,听说威海市创业促进会成立,他们可申请YBC创业资金后,三人立即递交了申请。现在,YBC威海(试点)办公室已给他们指定了创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三人的创业之路正日趋平坦。8 d+ {( p* @& k4 }* Q
9 n8 t0 ~0 ]& `" S' Q B' J5 B
一成人受培训,多方合力促创业
( _: E9 H* c+ M: ]" C7 |' c
+ Y* O3 i6 M2 j0 C+ |$ w3 t 去年12月获得“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扶持的荣成女大学生李晓楠则对创业显得信心十足。大四时就开始创业的她,起初也为资金、经验、人脉等种种不足与缺失大感头疼,但参与YBC项目之后,她既得到了创业基金,又认识了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在导师指导下,李晓楠的事业越做越好。$ b h1 ^9 f; ]4 ~7 e8 E& J9 |+ w( N
: ]0 ~, F6 S# c+ B: a1 Z! A* E7 d
“应多开一些成功创业者的讲座”“**应尽量简化大学生创业注册公司的程序”“**应出台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扶持,营造创业环境”“**和学校应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和指导”……调查中,很多大学生在调查问卷上这样写道。
F& }0 {8 _1 g. ?4 S; p
& g6 ]6 ~- w. B! t5 f# |9 D1 E 据了解,目前,我市相关部门已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拓宽青年创业渠道,营造优越的创业环境:
. S. y# k; N2 J& q0 `# J& Q, l- [9 Y2 ]0 A
2009年6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创业助推“1+3”行动的通知》,为每一个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推荐一个创业项目、协助落实一处经营场地、帮助办理一笔小额担保贷款,鼓励支持其自主创业;
/ F4 l* j) P- Y5 ^
/ c$ W( T! T1 S; s3 a* x9 g1 H 2009年12月,威海市创业促进会暨“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威海(试点)办公室正式成立,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者可在此申请3万至5万元的无息、无担保的创业资金,并获得创业导师辅导;
3 \2 I+ `9 g3 d
7 M* E J9 E2 a6 z 2010年4月,共青团威海市环翠区委协调辖区富富佳批发商城和中关村数码港两家商城,拿出20个商铺减免一年租金支持青年创业……
3 V+ ?, W7 }, `3 q0 j/ B2 \# F: p9 s$ {7 |) @% A/ ]1 n+ s
近几年,我市各高校也不断丰富完善着就业创业教育的内容,采用讲座、论坛、培训等各种形式,向大学生传授就业创业知识,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效果还十分有限。: `. ]1 e8 |2 l! x9 R# L7 ~( d
- [3 c5 O- Q( o( I0 U# W V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接受过就业或创业方面培训的大学生仅占总数的15.79%,“经常关注、很清楚”**出台扶持青年人自主创业政策法规的大学生只占 5.26%,对相关政策“比较清楚”的也仅有4成。这表明,大学生应当更主动了解就业创业的新政策、参与相关培训,而**和学校则应出台更多的鼓励创业的措施,切实为有需求的青年人提供培训和帮助。! f( k }) L" p8 X
, M/ l/ H' r/ q( @$ Y
/ f. A0 H! R* W; }伯乐看职场:" d& w' ]% V% Q* U) h' @4 y
4 l j. N: c: F& L7 n/ R% G; T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创业。大学生毕业就创业,不如先就业再择机创业。参考这篇文章的阐述《创业的路上- 准备篇-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 ~: C7 x/ d8 y. m1 v2 @6 L3 y
新闻来源:中国网 伯乐在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