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五关,斩六将,总算找到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在用人单位伸出橄榄枝、幸运突然到来之时,大学毕业生们要做的就是仔细对待签约。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形式上的东西,但是就是这些东西,却切切实实地保障着他们的应得权益。以下我们提取签约中的几个关键词并加以分析。
3 b$ m z& F: f1 ~/ t( \! G 4 Y. {/ L: E# Q
签约前后 你要干些什么?
6 ~ W, j" J2 R+ d" _
: F3 o3 X5 w5 F* p: p" Q+ w# i 关键词:签约+ n& m% C6 ?/ c
3 b/ `7 m3 D, z |/ V7 T 北大毕业生:我找呀找工作
+ K; M Z: _3 S ' f& j# M# {, p) Y+ C( p/ ?+ ]
我第一次直面社会金钱的感悟
& C4 Q0 h# f# K, ] C" @
; m& V# |$ e \ 1.了解对方情况。盐城工学院王明在人才市场屡遭碰壁和白眼,正当他心灰意冷之际,在街头发现一则招聘广告,他贸然前往应聘,七拐八拐地来到一家旅店,招聘的人扫了他一眼推荐表,就敲定要他了。叫他把学校的推荐表留下,第二天来签约。可第二天对方却要他交5000元押金,否则不予签约。王明据理力争,可仍然无济于事。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报了警,才把推荐表要了回来。可见签约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也是一个法律行为,因此签约前的了解洽谈十分重要。毕业生应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一般包括单位的规模、效益、管理制度等;单位的隶属也很重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权;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则需要经过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审批才能招收职工,协议书上应签署他们的意见才能有效。毕业生还应对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门的特殊规定有所了解,除协议书外,如北京市非本地生源进京还应经过该市人事局大学生处的审批。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等也有类似规定。
! d3 A. p- i! D6 K g2 H : w6 C3 r) i* W0 C( p) E; z
2.吃透合同内容。一般到用人单位报到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要签订劳动合同书,因此在签约前了解合同书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尤其重要的是合同书的工作年限和待遇。毕业生应向招聘人员索要样本或复印件,以免报到后发生纠纷,遭受更大损失。' Z1 N9 O2 G: ]* \# K
: r/ w# G; o d7 c/ e$ I
张亮之在南京找了一份工作,用人单位是省直机关的下属机构。签约时他只是匆匆地看了一下合同,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报到那天,他问有没有宿舍,单位说合同上早就明明写着“住宿自理”。小张家非常贫困,为了供养他读书,家里欠下3万元的债,全指望小张毕业后找到工作还呢。小张的单位在闹市区,租房子的话,单间每月800元,是他工资的一半。他只好在郊区租了一间房子,可离单位有几十里地,上下班在路上要耽搁两三个小时。所以毕业生在签合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看清楚合同内容。合同内容一般包括:聘用合同期限、岗位及其职责要求、岗位纪律、岗位工作条件、工资待遇、聘用合同变更和终止的条件和违反聘用合同的责任等。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在聘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培训和继续教育、知识产权保护、解聘提前通知时限等条款。
+ \$ p% `& E" c - {/ E/ p6 c" E0 A# o8 S* N
3.读懂合同附件。签订劳动合同前,仔细阅读关于相关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岗位责任制、劳动纪律、工资支付规定、绩效考核制度、劳动合同管理细则和有关规章制度,不论这些文件是否被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因为,这些文件中会涉及求职者多方面的权益,求职者应当遵守规定是其法定义务。- B% ?' E8 \( h8 m& p
0 U4 p3 b$ y7 p) \8 `
签约了是“黑户”还是“绿卡”?' T0 B0 l5 U: D' U: L2 W/ F) p
; O! a! ?8 ?! c& @: b+ r 关键词:户口, ^* {: o* g j
! H/ `8 D! X* n! c 在国家严格管理户籍的国情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户口还是十分重要的。没有户口,在一个城市生活就好比是“黑户”,会有诸多不便。可各地的户籍政策也是不同的,在签约时要谨慎对待户口。7 e+ t: r! w) X }! F# | J# g3 x
: Y) `9 `( [5 L5 a" J
怎样能拿北京“绿卡”?! D5 _: }2 E- d2 ~: W
5 Y# K3 R9 ^1 y& k- }( e 据权威统计显示,2005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达15.5万人,比2004年增加3万人,增幅达25%,而其中,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占其中50%以上。户口——一张北京绿卡,再次无法避免地成了众多毕业生挥之不去的梦魇。非北京生源大学毕业生户口进京难,是不争的现实,但是只要努力,并不是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
" T( I' N/ [5 m1 ^2 h i
; j9 W1 [6 a5 Q$ m 从北京市人事局了解,一般非北京生源如想留京有以下几种方式:
2 r' J5 Y! M/ N6 f7 I8 i- {+ k% j
7 e( r* q5 a$ c% r6 c 一是找有指标单位。在北京就读的京外生源毕业生,要留京首先应从学校获取“留京指标”,同时应在校方规定的时间和就业范围内找到有“进外地生指标”的接收单位。在外地就读的京外生源毕业生,欲进京除须符合当地有关就业规定外,还需用人单位报相关管理部门批准。在接到用人单位的接收回执后,毕业生方可到学校就业服务部门领取《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与用人单位、学校签订三方协议。到此进京工作才算告一段落。留京指标的分配权在学校,最后的审批权在北京市教委。- O8 k& T; O# R& w' _4 a" b2 F
( n: ]2 y& q; n- x } 二是去中关村。为满足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我市还出台《中关村科技园区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办法》。《办法》中规定,高新技术企业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凡属于材料齐全、符合《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规定条件的,市人事局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为其开具《报户口介绍信》,到所在区、县公安机关办理落户手续。
. M" @+ u- @) s; g q9 p% R+ _2 O
$ E* l. a7 s$ ~8 M% M6 \5 J5 v8 i' h 户口同步运作步骤
+ K+ e. y. ~: ^: J 2 `. o, b) I+ f' E d2 d
好多同学在签约时不考虑户口同步运作,而是把户口长期悬挂起来,结果到正式迁户口时,户口早已被原校所在地公安部门打回原籍。6 ^" ]; S% o8 d8 m0 k V- c
7 E4 Q1 q- a, B6 p- `) Z( v
需解决持迁移证件未落户问题的大中专毕业生应写出书面申请,连同本人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迁移证》、落户家庭居民户口簿、本人一张近期一寸免冠照片交拟落户地公安派出所。其中除到原户口迁出地落户的,还应上交相关证明。公安派出所经当场审查确认无误后,留取书面申请、毕业证复印件、《迁移证》原件及相关证明形成案卷做好审核准备。
# \9 Y+ i( d. P$ l" Y
& N# E$ g! |8 O$ e2 M4 V/ Q Q+ [ 签约后 档案带上身了吗?
! k$ Z$ X4 G* W b+ h: w- Q; o ( j- K- H( P4 g6 \- ]
关键词:档案
8 Y$ s L* A( A8 \. Y' w7 g0 B
8 A( K1 B+ ?- _ 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档案弃之不问,已不是个别现象。据了解,在各地人事部门档案托管中心,历届大学毕业生们遗弃的档案并不在少数。它们的“主人”大部分都是毕业后超期择业或者自谋职业的学生,他们把档案丢在学校,结果又被学校退回原籍。4 P+ W; D# m/ \! v% K2 t. J, n
4 x/ F9 {9 b9 J, G0 K 丢弃档案成家常便饭$ |4 @" m; [2 O
) e& r: K& V) F& M
档案的丢弃必然要给自己带来不少的麻烦。已毕业三年的的杨涛颇为苦恼,“原来就没拿档案当回事儿,结果耽误了自己评职称。”据了解,他大学毕业三年了,档案一直自己拿着,未交往单位。结果今年单位开始评职称,因为档案没在单位,手续不全,只能比同时进单位的同事晚评一年。% z4 p; @: p4 j$ R4 ~0 [$ Q* J
. n" J' ^8 A' u# F! H
目前人事档案对于一个人来说并非可有可无,因为它作为记录个人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发挥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毕业生将要面对的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开具出国、考研等有关证明,都会用到档案。因此,一定要“善待”自己的档案。有些毕业生不注意自己的档案投递去向,工作多年后忽然发现自己的人事关系仍无着落;有的虽然与工作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没有到人才交流机构办理有关手续。这都使得工龄、档案、保险等受到影响,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 ` y4 e0 J; n) p8 s" I / v; `7 {; W% a( f5 I2 h
档案同步运作步骤5 `: g5 Y$ G- P8 i4 ]9 R! C
8 _( n6 f& z( G+ d ~5 c$ |* g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时,要询问清楚用人单位的性质,如果是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它们或它们的主管单位是有人事管理权的,可以接收档案。其他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各类民营机构一般是无人事管理权的,要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来接收学生,学生的档案要放到人才中心去。各地人才交流中心均可为毕业生接收管理学生档案,并依据档案为毕业生提供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出国政审、考研证明等一系列内容的服务。像部分省市人才交流中心为了完善对毕业生的服务,成立了就业派遣部门,专门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档案,而且在收费方面实行优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