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07|回复: 4

解剖现代广东大学生心理问题---广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0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来,广东个别高校连续发生了多起学生自杀事件,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为全面了解广东大学生目前的身心健康状况,促进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大学生素质建设,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对全省部分本科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环境、就业压力、感情问题、人际关系、家庭状况等方面全面审视大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
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16份,回收率93%。其中男生502人,女生614人;本科生1011人,研究生105人。样本分布情况:广州大学城:700份,华工:200份,华农:200份,中大:100份。
调查显示,广东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隐患,形势不容乐观,而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落后,工作乏力。

一、广东大学生的自我评价状况
1、从总体上来看,广东大学生对自己并不太自信。
在对大学生“你是否觉得自信”的调查中,有47%的人选择了非常自信和自信,而53%的人选择了有时不太自信,不自信甚至自卑。女生的不自信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女性的心理普遍脆弱、敏感,致使不自信的因素相对男性更多一些,若不加以疏导和防范,出现意外的几率会更高。
对“你是否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的调查结果显示,67.1%的学生认为自己与他人不相上下。这其实也是一种不太自信的表现。

2、广东大学生最想改变的是知识。
大学生如果能改变自己,他最想改变的是什么呢?“知识”以43.1%排在首位,“出身”、“外貌”分别以5.4%、5.2%排在最后两位。 “财富”以18.9%位居第3位,也占有不小的比例,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追求的多元化。
3、广东大学生心态不轻松。
在“你觉得目前压力大吗”的选项中,选择“大”和“快要崩溃”的占有39.4%,同样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其中大四学生和研究生选择这两项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级的学生。在“上学后遇到的最大挫折”调查中,“学习成绩不理想”和“就业竞争太激烈”选择率最高,道出了广东大学生不轻松的两个主要原因。
4、广东大学生对物质条件基本满意。
通过调查显示,女生在选择“生活费是否够用”的时候,86.7%的人选择了“基本够用”和“有剩余”,而男生的“经常负债”率也低于预期和以往,学生们在对生活费的打理上学会了控制,基本正常。学生的日常主要消费集中在饮食方面,这一选项高达51.9%;大学生拥有“新三件”手机、电脑、MP3的比率高达65.5%。手机价格在2000元以上的达6.4%。
5、广东部分大学生情绪低落
在“你认为自己常处在哪种情绪中”的调查中,26.3%的人选择了郁闷、无聊、烦躁;而“对你的日常生活方式评价”的调查中,65.9%的人选择了很一般和枯燥。
二、广东大学生学习环境状况
1、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
在“学习负担是否沉重”的调查中,有超过29.4%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沉重和喘不过气来,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硕士的比例远远高于本科生。在另一个问题“你对考试成绩如何看待”的调查中,超过81.2%的女生选择了争取好成绩及拿奖学金,而28.2%男生选择无所谓和60分万岁。
2、大学生的作弊明显减少
在“你考试作弊吗”调查中,只有1.3%的人选择经常作弊,17.9%的人选择偶尔作弊或公共课作弊,从不作弊的人达69.5%,。
3、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多选择上网或打游戏
“你在业余时间主要做什么”的调查显示,38.3%的人选择了上网或打游戏。上网已经成为了多数学生课余生活的最爱,但过于沉迷网络、容易产生很多心理疾病。在实地调查中,大部分上网的男同学都是在打游戏,其中不乏暴力、血腥、色情的,上网聊天也是大学生发泄情绪的主要方式,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网络、利用网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广东大学生的爱情观
1、大学生对爱情信心不足
通过“你如何看待大学生恋爱动机”的调查发现,53.9%的同学认为恋爱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心理和生理需要”、“打发无聊的时光”和“随大流,不落伍”,只有46.1%的人是因为“情到深处”而“选择人生伴侣”。在“你对校园爱情的未来怎么看”的选择中,有31.1%的人把票投给了“无疾而终”和“社会太现实,毕业各自飞”,其中高年级的学生投这一项的比例高出低年级很多。有超过47%的人认为“只要双方努力,将来会在一起”。
2、大学生渴望获得爱情
学校仍旧是学生心中的恋爱天堂,在“你在学校会选择什么人做你的爱情另一方”调查中,只有8.8%的同学选择“不会谈恋爱”。有66.5%的同学选择“志向相象,趣味相投”。
3、大学生的性观念依旧保守
尽管有些媒体对女大学生议论纷纷,我们的这项调查却发现,大学生性观念依旧保守。“你大学期间是否有性生活”的调查中,有超过88.2%的选择了“没有”,这其中包括了105名硕士研究生。结果可能会有误差,但我们看到大学生对待性的态度还是比较谨慎的。
在“你从什么途径了解到性知识”的调查中发现,53.2%的人的性知识是通过“旁门左道”和“同学谈论”中获得的,只有41.8%的人是从课程和书籍中学习到的,即使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大学生在性教育方面依然落后,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楼主| 发表于 2006-3-10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
1、同学关系比较健康
在“你与同学关系如何”的调查时,超过89.3%的人认为相处融洽,只有10.7%的人承认会偶尔发生矛盾。从整体上看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健康的,但交往的主动性欠缺,64.5%认为与别人交往“一般喜欢”、“无所谓”。
2、大学生普遍个性独立但也珍惜友谊
在“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依赖朋友吗”和“是否担心朋友不喜欢和自己一起”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同学会参考同学朋友的意见,但会以自己为主去解决问题。有47.1%的同学担心朋友不喜欢和自己一起。
3、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交流途径少
“如果你遇到不顺心的事,如何解决”,54.2%的同学选择了“强忍”和“逆来顺受”,而选择“找父母倾诉”和“找心理咨询机构”的仅占8%。
五、广东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1、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是就业
在“你希望毕业后的去向是什么”的调查中,65.7%选择了就业, 28.4%的人选择出国或继续深造,很多同学表示,希望在工作的过程中,再寻找合适的机会深造。
2、广东大学生就业态度比较端正
在“毕业后找什么样的工作”调查中,选择“有发展空间”、“符合自己专长”的占67.8%, “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选择率相对低一些,占23.1%。“无所谓,找到先呆着”、“要我就不错了”只占 9.1%。
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状况
在“是否参加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调查中,只有3.6%的人经常参加,不知道或没参加的比率高达69.8%。而“是否去过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的调查中,经常去的比率低至0.8%,92.6%的人表示没听说过或没去过。
七、广东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大学生不太关注社会公益
调查显示,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仅为12.4%,有87.6%偶尔参加和基本上不参加。
2、大学生普遍反对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你如何看待学生自杀事件”调查中,“非常鄙视自杀之人,对不起父母和社会的栽培”共有496人选择了该项,排在首位。
3、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较强。
广东大学生在最后一题“大学生应该履行哪些社会责任”的调查中,普遍认为应当“对得起父母的栽培,努力成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成为人才,报答社会”,“经常参加社会实践,帮助他人”和“热心参加公益活动”,说明大学生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拥有良好的意识。但关键是要付诸实践。

广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建议

通过对广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可以看出,随着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业压力、利益关系、价值观念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等,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融合也为大学生带来了新的困惑。学校扩招、自主就业、家庭贫富分化加剧、个人感情等各种社会问题使大学生背负上了种种心理包袱,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认识、教育方法、教育水平等都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导致了许多恶性事件的发生。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影响及学生自身问题
(1)就业问题。广东大学生毕业后工作地点的首选依然以珠三角为主,更不愿出省,而这一地区每年又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才拥入,导致广东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广东不少大学生由于原本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好高鹜远、盲目自信,一旦不如意,容易造成心理落差。
(2)感情问题。广东大学生依旧单纯,对校园爱情抱有很大的期望,在面对感情危机的时候,沟通渠道少,不知如何处理。容易走向极端。
(3)家庭问题。广东社会观念先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某些家庭问题的存在,如大城市家庭离异率高、山区家庭条件艰苦等等,导致部分大学生从小背负心理负担。
(4)学习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是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大学的,在环境改变后产生了一定的失落感,失去那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心理承受能力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往往弦拉的越紧,越容易折断。
(5)人际关系。大学生活俨然是个小社会,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在人际交往中,刚进入大学的部分学生面对一些以前从来没遇到过的社会问题,如欺诈、虚伪、拜金主义等不良现象不能正确认识,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绪。
而同学之间的贫富悬殊,也使很多人不能以正确的心态看待和对待周围的同学,以至发生恶性事件。
(6)部分大学生本身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盲目自信或自卑、随波逐流,没有社会责任感,以及迷恋虚拟网络等。
2、学校的心理教育问题
(1)部分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在社会转型期,学生的心理活动出现许多新的特点,而负责心理教育的部门缺乏与时俱进的认识和研究。
(3)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落后,普遍存在编制混乱,分工模糊,管理松懈等诸多问题。工作缺乏主动性,严谨性和科学性,不能防患于未然。
(4)考核机制的不健全。与其他教育课程和机构设置相比,大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明确的要求和统一的规定,因此在考核上缺乏依据,导致教职工工作松懈,水平参差不齐,队伍不稳定。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政府教育部门应组织各高校领导进行学习讨论,统一思想,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在部分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试点,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机制,并加以推广。
2、媒体本着对社会、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减少有关大学生的负面报道。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为主。
3、学校方面:
(1)广东各高校应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对课程和教材进行创新,结合思想品德教育,使之成为必修科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学校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条件,明确责、权、利,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发挥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图片展等形式扩大覆盖面。要特别重视网络的作用,运用EMAIL、即时通等现代通讯手段与学生加强互动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4)重点辅导和点对点的咨询。对学生在某阶段出现的普遍心理问题要及时举办专题活动进行教育,对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同学要及时跟踪咨询、治疗,并建立档案。
要重视对学生干部及辅导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培训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机制。
(5)把改造学习环境和营造校园氛围相结合。学校应从文化环境、信息环境、自然环境等软硬环境方面加大治理力度,缓解大学生压力。广州大学城这方面成绩突出,但也应注意文化氛围的培养等。
(6)定期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测评工作,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了解最新情况。
4、学生自身:
(1)经常参加各项活动,查阅有关书籍,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2)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减少对网络的依赖,保证身心健康。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念和社会责任观念,将学习放在首位。
(4)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问题要及时求助。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课题组:冯胜平  王汉斌  徐刚  史玉梅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民调所
                                                                                                                                                     2006年3月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2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份调查不具普遍性嘛。。。。
广工一份调查表都没有派。。。
凭什么就说“广东省大学生xxxx”了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2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其中大部分还是比较正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5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

2、大学生的作弊明显减少
在“你考试作弊吗”调查中,只有1.3%的人选择经常作弊,17.9%的人选择偶尔作弊或公共课作弊,从不作弊的人达69.5%,。


以上言论等于放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9 15: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