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行政能力# ?! R( A3 A8 k, Z% [
7 G' s J! k2 E4 v
本人其实并不热衷于公务员考试。但是因为专业太热门过头,僧多粥少,属于公务员单位招的比较多的一个专业,但也是报名的人超多的专业,所以,其实真的不好考。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省公务员考试、市公务员考试。对于国家公务员考试,我没考过,差0.3分上线,比较遗憾。半个多月后又参加了一次省公务员考试,这次如愿以偿,在等通知上班。虽说考上了公务员,还是喜欢上一些论坛啊,qq群里面去看看最新的公务员招考消息,发现很多xdjm在复习公务员的时候有不少误区,常常被问申论怎么写,行测怎么复习,面试怎么应对,于是痛下决心,写一篇公务员考试经验吧,仅供参考。
0 \# C, x& v4 ^- M5 N+ ^2 a1 }" w# J' \: Q
本人的成绩不算十分之高,申论和行测都在70以上,在某些偏远的地市排名可以排全市第一了,呵呵,可惜只能在偏远地区。其实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可以说是7分实力3分运气。这不仅仅是在面试过程,在笔试过程也是这样。有的分数在某些单位某些职位可以入围,甚至排第一名,但是在其他单位也许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谁能说这里面没有运气的成分呢?
q6 e C2 l6 W& S1 g! S1 L" @" B) _
0 I* b4 i" U: ~% ^. [2 l0 s# [- q* z公务员考试开始的第一步:报名,是很重要的。选择什么样的职位,什么样的单位,都决定了你公务员考试的命运。有条件的,最好能在报考之前对你心宜的职位进行“明察暗访”,这是很必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只招一个人的职位,如果人家单位已经有内定人选了,只要那个人的笔试成绩能入围,那其余的人只能做炮灰了,所以,建议大家,那些只招一个人,或者在招考备注里面限定了比较苛刻的,稀奇古怪的条件的职位,那就最好不好“自投罗网”了。据说有些单位,如果他们内定的人员没有入围,他们就会把入围的那三个面试的考生全部刷掉,一个都不要,留空这个职位到下次公务员考试,让他们的“内人”再奋斗过,所以报考这种职位的风险是大是小,大家衡量衡量把……8 e9 |3 _) v4 z* ]- r( D+ X+ `
7 ~( c' j* R7 u: q! C& g, g接下来说说考前准备。公务员考试的试卷设计还是比较公正的,不存在某种专业的优势。所以大家的心态可以放平和一点。我推荐的参考书是中共党史出版社的行测和申论教材,特别是对于考广东省公务员的考生,这套教材的难度和题型,都与广东省的出的题目类似。我在考前做了这套教材外,还做了国家公务员历年真题、和平出版社的题库。在考广东省公务员的时候,我发现有几道题目我都做过,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具体出自哪里我就搞不清楚了,反正是做过。所以我觉得,行测是考练出来的。怎么练?多做题呗!如果你说,我数学特别差怎么办?何谓特别差?都能考上大学的,对那些小学奥数,初中的基本数学知识,怎么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吧,只是丢下的久了,可能一时很难反应过来而已。我是文科生,我的理科在文科生中算是还不错的。公务员考试行测里面的数学应用题,有时像脑筋急转弯,有时看似很难,其实很简单,大部分题目用列方程或方程组就可以解出来的了。我相信列方程和方程组对一个将要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应该都不难吧。当然,有些必要的数学公式还是要记记的。我做行测应用题还算比较顺利,这要归功于我之前做的家教,教的是小学六年级学生,那学生应用题烂的不行,我只好重新研究各类应用题,然后给他讲解,然后发觉,要我用算术方法解,还真是麻烦透顶,只要有方程或方程组,简单得不得了。可惜,小学六年级还没学方程组,所以不好教。但是给我最大得收获就是,在公务员考试得数学应用题方面,基本不会有问题了。呵呵。这是家教给我得以外收获。. f9 a1 Q& }0 d9 V6 L0 I
( q% M; J L/ S3 V) |. S
至于行测得言语理解方面,广东考得比国家考得简单。国家考4篇文章,又长又臭,我都没什么耐心做下去。而广东会考选词填空、病句、两篇文章。总体来说比较简单。选词,主要抓住四个备选词中不同的那个字去理解词义,然后根据题目的语境选出恰当的词语就行了,不算难。至于病句,在高考复习期间也做过不少,只是大学四年都没怎么接触,也不难。病句最常考的是歧义、搭配错误和用词不当(一般是成语)。偶尔也会有些缺少主要成分的病句,只要提取句子主干就可以发现。做题目做多了,常常会把别人正确的句子也看成是病句,每个选项都是病句,在这个时候,如果选项中有“歧义句”,首选“歧义句”,其次选“主干不全”的病句。至于文章,我那次考了个“模糊语言”和“语言模糊”,最后搞的我也头脑“模糊”,想的越久就越模糊。最后只好停下几分钟洗脑,然后重新读文章和选项,趁脑子最明白的时候做题,想的越久就越混乱。所以建议做文章阅读的时候,先读题目,知道题目要问什么东西,这样带着问题读文章,遇到关键的地方就读多几次,选出答案。2 O- G" m9 C: Q) O1 @5 M
$ p H* { r; F( ~& L至于图形和类推,多做多练自然就有感觉了,没什么好说的了。/ X# }2 S5 j1 n9 p7 f- t
9 R9 c# ?0 K* u7 T
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说说“最能削弱以上结论”“最能加强以上结论”的那类题目。最能削弱题目结论的选项,一般是题目中没有提到的内容,如果在选项中看到有和题目里面说的意思相似的内容,一般都不是正确选项。例如题目说:因为a,所以得出b这个结论。那要削弱这个结论,我们要做的就是证明:不一定是因为a,可以是因为c,或者因为d,才得出b这个结论。所以我们的选项就是选c或者选d。我记得有一道题目,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有一种安全性很高的座椅,但是由于价格较高,所以航空公司基本不会购买。但是今年这种座椅的销售量成倍增加,由此可见,航空公司开始重视飞行的安全性,所以大量购进这种座椅。题目也是要找最能削弱以上论证的,四个选项我忘记了。 正确选项是说:由于技术的改进,这种安全性高的座椅的生产成本低于一般的座椅。题目:因为航空公司重视飞行安全(a),所以才大量购买(b)。4 c5 f! W* _9 x
那我现在要选的是:不是因为航空公司重视飞行安全(a)才大量购买这种椅子(b),而是因为这种安全性高的座椅的价格已经低于一般座椅的价格了(c),所以航空公司为了降低成本(d),才大量购买这种座椅(b)。
4 z6 q% z4 E3 K& h6 m) H( A* [而对于“最能加强以上结论”的题目,刚好和上面的相反。如果题目要求选“最能加强”的选项,那就是要支持题目中的因果关系,给他加个前提,或者加个条件,让他的结论更加无懈可击。例如题目是因为a,所以得出b这个结论。要加强这个结论,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支持这个结论的条件或者前提:在f的前提下(条件下),因为a,所以b。就拿上面那个例子,题目:因为航空公司重视飞行安全(a),所以才大量购买(b)。那我们现在要加强他的结论,就可以这样理解:这种安全性高的座椅价格依然比普通座椅高出很多(f),但是因为航空公司现在重视了飞行安全(a),所以大量购买这种安全性高的椅子(b)。那正确答案就应该选(f)部分的选项。! |8 e: B+ H3 @0 S5 F0 X
至于其他的逻辑推理题目,特别是抓小偷啊之类的,如果你无法从题目中推出结论的话,那就从选项入手,进行假设和反推,若能推出和你的假设矛盾的,那这个选项就是错的。这种方法比较耗时。
; W/ Y8 w: E) f: C! _+ d1 E5 T+ v* e$ F1 p
资料分析部分,先要读懂图形,里面会涉及一些计算,但是这些计算不需要全部算出来,算前面几位就可以了,到底要算几位,那就看看选项的设计有多“仁慈”了。总体来说,不难。
) t8 \+ x: Q7 P3 i+ @) ?0 c9 ^
# p4 J* h( W J2 G$ Q最后说说我考行测的做题顺序:数学题目――资料分析――图形――类推――逻辑推理――言语理解。因为数学题目和逻辑题目需要在头脑清醒的时候才反应比较快。我对语言比较排斥,所以我最后才做。
& D3 i/ |2 \% z" y& F# b, U+ a1 \) w" x0 e! Y( M- N, g( C" G7 U7 }
至于每部分题目需要用多少时间,根据试卷上的参考时间分配,如果一道题目你思考10秒还没有头绪,就先放下。如果你这部分题目的参考时间到了,但是没有做完,那就放下,接着做下一部分。千万不要根时间和题目较真,否则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会做的题目没有时间做了。我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就吃过这个亏。行测考的内容,如果有足够的时间,相信大家都会做,没有难题。问题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有速度有准确率,确实考倒人。所以,行测不要想着拿满分,你只要把该拿的分数拿到,就已经差不多了。
1 P% d" G2 N1 ]: b( ~# m! F. c. K$ u. x7 s
3 `( D D; ]7 M# w6 g" {
先歇会,稍候继续。 d; N E: ?7 C
" Y, x/ J* _' I2 h. V) t/ o
5 _' }8 Y+ @( l) Z: L* \4 q
3 Z {& e2 u: w- u3 ^& V
-----------------------------------------------
* ]; ] i1 N$ h( |4 P/ b5 I, U7 a2 Y3 W0 v1 \
申论复习; E$ E" [0 ^# {7 P2 ]4 Q
: |6 h! |$ d% W' E3 I* V; w' R3 p( _5 x7 S$ g7 C0 i7 Z
接下来说说申论。很多人在申论这块犯难,说“我不会写作文啊,怎么办”。其实申论是作文的一种,但又不是我们平时写的那些议论文。申论有着其自身的特点。申论要求文章目的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语言严谨。相信大家平时都没有机会研究党内文件,甚至连党中央的公开文件都少看。在这里告诉各位,广东省申论的改卷老师都是党校的元老,如果想拿高分,必须投其所好。党校的老师看什么最多?当然是看党的文件,政府的文件最多了,所以,若想在申论这块拿高分,建议去找些党中央的公开文件啊,研究报告啊之类的东东来看看,好好吸取一下里面的语言表达方式,文章结构安排,这对写好申论非常有用。, c' X5 a8 F* `, {1 j3 J# B
3 ?& w: ^) x, J
申论的题目无非就是三大类:概括主要问题或者主要现象、提出对策、大作文。不管是哪一类问题,都有个前提:分析材料。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申论的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必须用大概4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分析材料。申论给的材料很多,杂乱无章,要在里面挖掘出主要问题或者主要现象,且没有遗漏,确实是有难度。在阅读材料的时候,要注意材料的内容对这个问题、这个社会现象的 态度,注意一些表明材料态度的词语,例如“竟然”、“漠然”等等,都很明显的反应了材料的态度――反对,那在写申论的时候我们就不能持“支持”的态度了。下面说说分析材料的方法和过程:第一步,先阅读材料,在阅读的过程中,划出一些概括性的词句,同时再草稿纸上用5个字左右概括每一段(或者材料中每一小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二步,根据你草稿纸上概括的内容,按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去分,分成两大类。第三步,合并同类项。比如说,在反面材料里一共有7段,其中3段是说态度上不重视,2段是说法律不够健全,2段是说执法不力。那把同一类型的问题并到一起,那么反面材料主要就说了3个问题。那么如果题目问的是“概括主要问题”,就可以在反面材料中概括了,就是这3个问题。写作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就看个人修行了。正面材料也是如此。如果题目问反映的主要现象,就要同时涉及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的内容了,这样才能完整的描述这一现象,有正有反嘛。在阅读概括材料的时候,凡涉及数字、举例都可以跳着看,不需要太仔细,节省时间。1 k: t" r9 U% Q: M
! X1 F8 E- a# B$ b; a6 @& f
已经分析过材料了,第一类问题也解决了,第二类问题也不难。第二类问题是要求提出对策,要求具有可操作性。你提出的对策,必须紧扣材料,不能抛开材料凭空想象。提出对策,就根据反面材料里面概括出来的问题,有针对的提出。提出对策的时候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尽量细化如何操作,不要喊空口号。同时,对策写作的顺序也要注意,不要想到一个就写一个。写对策要有近到远――即先写眼前的,例如如何解决现有矛盾,如何控制现有现象的蔓延等等,再写将来的对策,如如何防止这种现象再次发生等等;由制度建设到态度――即先写如何实际操作(法规制定,加强执法等等),再写观念上的改变(提高意识,加强宣传等等);由微观到宏观(这个不用多说了吧)。2 x+ B, t7 L5 I& i- u% T; t
* o; _$ d2 v; l* R( u1 E$ |& t最后说说大作文。在这里首先提醒大家,大作文都要写题目的。大作文的结构要严谨,结构安排不要超过5段。第一段先是引出问题,说明问题的存在。大概100-150字左右。第二段是分析现状、原因。兼顾正反两方面,同时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个例子,可以引用材料中的例子,也可以引用生活中、报纸上的例子,实在不行,就编吧,不过要编的像一点,不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有理有据有例子,文章才有血有肉,不会空洞。所以例子还是很重要的。这一段大概200-250字。第三段是重点,即提出解决办法。有人说,那不就是对策吗?能不能照搬第二题的答案呢?我的回答是:最好不好照搬。这大作文里的对策要求和第二大题不一样。在大作文里写对策,不需要太细化,对策的写作顺序也与‘第二题不同。大作文的对策要由宏观写起,由宏观到微观,由态度到制度。且大作文里的对策要用“一、二、三、、、、、”标出,注意,是中文的,不要用阿拉伯数字。大作文里的对策不要超过5条。这一段大概300-350字。最后一段结尾。文章追求“豹尾”,就是结尾要有力。在结尾这一段,大家可以将问题升华一下,联系一下现在党中央的热点,喊喊口号啊,如“建设和谐社会”啊,“树立科学发展观”啊,但是注意了,这几个字眼在文章前面千万不要出现,否则在结尾就会失去他的作用了。这一段大概100-150字。这样整篇文章写下来,也就800字左右了。广东省的申论大作文一般都是800字左右的,有时可能会多一点。大家根据题目要求调整就可以了。不过不管怎么调整,对策部分都是大作文的核心部分,一定要写好。
) S9 o, m) b5 W3 i2 Z
2 c2 I8 X: I) }5 _- {$ q接下来说一下申论的热点复习。省公务员考试的试卷都是在考试前一个星期,将出卷老师封闭起来出题的,直到我们考完了他们才被“释放出来”。因此有理由相信,太久远的热点不会考。主要复习考试前大半年左右的热点就差不多了。热点复习可以看看半月谈,里面的观点,策略可以记一下,对写申论可以有点帮助的。同时,南方周末、南方日报的社评社论版块也可以看看,关注一下,但是注意,里面的观点不能用在申论里,只能参考。因此南方周末和南方日报里面的很多观点都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说话的,而我们申论写作,给我们的身份定位是“政府调研员”,我们必须站在政府的角度说话,千万别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义愤填膺的骂政府,若身份定位错误,整个申论就白写了。此外,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一定是与广东有某种关系,反映广东的特点的,例如去年上半年考的“苏丹红事件”,就是因为苏丹红是最先在广东被发现的。申论的热点,都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中观问题,不是宏观问题,所以不会考什么台湾问题啊之类的;也不是微观问题,因为太细化的问题很难考出你个人的思维水平的。另外,一些国家领导研究了半天都找不到出路的问题,不知何去何从的问题,尚没有定论的问题,也不会考,例如医疗改革问题。连国家领导都承认医改失败,正找不到出路呢,当然不会说叫你去帮它找出路。当然,随着情势变迁,说不定在你们考试前国家就为医改找到出路了,那就具有可考性了。
! U. O6 K Y' T1 C----------------------------------------------: p( ]! I% n8 s+ L
, z: ]4 V" q! V# z) s
面试说法* b6 O8 Q9 P2 @2 q6 f( X* H& Z
2 l- t4 w. d/ n" @; t7 y5 {今晚接着说说面试。说到公务员考试,特别是说到面试,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你找关系了吗?你又关系了吗?”。我现在可以告诉大家所谓的“关系”是怎么用的。找关系,走后门,特别是在面试打分的时候,如果你有关系,那就60分的水平打70分,70分的水平打80分咯,仅此而已,而不是“保你成功”的意思。换句话而言,只要你足够优秀,可以脱颖而出,那些关系户都是在60分的水平,考官给他们打了70分,而你有80分的水平,那就打了80分,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关系”也影响不到你了吧。当然,如果你报考的职位内定的人员已经入围面试了,那就不管你有多优秀,你都只能做炮灰。所以在一开始我就说了报考职位要慎重,特别是只招一个人的职位。
9 ^: _/ d9 `3 u$ j; T5 U9 f2 O* k" @% i% Q( {
下面说说面试的准备。广东省公务员考试面试与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不同。所以市面上的那些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面试题集对于广东考生来说,可以看看,但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面试采取的是结构化面试。也就是围绕一个主题,提出4个问题。而这个主题一般都是与我们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往往大家在复习申论热点的时候都涉及到的。每半天都有一套面试题目。而且面试的4个问题也很结构化,一般第一问是对这个现象你怎么看,怎么评价;第二问是提出对策,问你有什么解决办法;第三问是要你组织一个活动,这个活动也是和这个主题相关的;第四问就是演讲或者辩论。
) C# ` X" w. w% b; }1 s! {9 p. f$ c2 _8 R+ X
先说说第一问。其实第一问回答并不难。对于某个社会现象怎么看,如果是好的现象,首先就肯定它存在的意义,表扬一番;然后再说说其中暴露了社会制度或者其他方面的哪些问题。如果是不好的现象也要先肯定这种现象的存在,然后就分析一下存在的原因。反正问到你怎么看一个社会现象的,你都先肯定一下它的存在或者优点,然后在进行否定式的分析,说说反面。当然,重点一般是评论这个现象的反面。最后总结一句,总归,这个现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看题目而定了。. {& ]; Y1 G; [) l7 n8 c; B
3 D: ]& e2 C1 b- W. I
第二问比较简单,跟申论的第二类题目一样,提出对策。在面试时有的单位会给你准备草稿纸,允许你做简单的记录,那么你在思考第一题,回答第一题的时候就要把第一题的反面问题简单列一下。这样在回答第二问的时候就根据你第一题的反面问题,一一提出对策就可以了。如果没有给你草稿纸的话,那你回答对策的时候也根据由近到远,由制度建设到观念转变的顺序去说,显得有条理一些。对策无非也就是建立健全某种制度啊,完善法律啊,加强监督啊,观念重视啊,最重要的,最好能说说要让你希望建立的制度能与周围相关制度,与社会要求、市场经济要求相协调。注意了,这里的对策不需要太多细致,也不要太多,最好不要超过5条,否则考官根本没耐心听下去,你说了也白说。
$ }2 x' C, ?- c1 |9 B) a5 p; J) y- G q
第三问是组织一次活动。这个对于在学校里面当过学生干部的人来说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了,就把你组织活动的次序由头到尾说一下就可以了。有人说,我没做过学生干部,也没组织过活动怎么办?没关系,有套路。组织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事前准备阶段,事中执行阶段,事后总结阶段。分这三个阶段去答。事前准备:比如说活动的宣传报名工作、统计人数、预定时间、地点、通知方式、报到方式、现场布置、制定应急突发事件的预案等等,最重要的,就是要上报领导审批,经过领导批准。事中执行阶段,就是活动举行的那一天了,将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分好组,分工合作,分别负责人员报到工作啊,维持现场秩序,设置咨询台啊,为活动参加者(一方或者双方)提供服务、紧急医疗救助啊等等,就看活动所需啦。事后总结阶段,就是活动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或者对本次活动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统计,然后向领导汇报。
+ q1 ]5 l6 G! Q) ]+ v2 z: S, Y
* D8 T$ q- F9 N) j9 r: a最后一个是演讲或者辩论。比较多的是考演讲,辩论很少,但是我考的就是辩论。先说说演讲。给定题目,让你即兴演讲。演讲其实本人也不擅长,但是也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套路。因为3分钟的准备时间,又是在考场上,往往那3分钟你是头脑空白的。演讲开始,首先是称呼“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来宾”,就看题目要你演讲的场合是什么场合,对什么人演讲了。然后就报上你的演讲题目,一句话搞定。接着就列出一些事例,一些引人入胜的事例,反应出某种社会现象,进而引出你演讲的主题。接着分析一下这个社会现象的成因,说说社会各界对这个现象的看法,进而引出你对这个现象的看法。然后提出一些对策,我们该怎么做。最后喊喊口号,呼吁一下,感叹一下。最后来句“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就差不多了。这个只是演讲内容的套路,但演讲最重要的是要有感染力,有渲染力,能打动考官,引起听者的共鸣。因此演讲的套路看似和申论大作文差不多,但是语言风格就不一样,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才比较容易引起听着的共鸣。那在复习时候怎么练呢?很简单,先从写演讲稿开始。演讲稿不需要很长,300-350字就差不多了。熟悉了演讲套路之后,就找同学,家人,朋友陪你,他们作考官,你对着他们讲,刚开始可能你也是什么都讲不出来,正常现象,练多几次就好了。但是,一定要找人陪你练,即使只有一个听众,也比没有听众要好。至于辩论,如果看过辩论赛的就知道,我们的角色是一辩,也就是陈述观点的那一个。题目会告诉你辩题,替你确定正方还是反方,然后你就你方观点进行阐述。首先也是要问好,然后明确摆出己方观点。接着提出理由和根据,最好能有些例子,这样更有说服力。再者指出对方观点错误的地方,有破有力,让你方的观点无懈可击。考场上没有人跟你真正辩论的,所以你要猜想对方可能反驳的地方进行说明。辩论不需要太多的花言巧语,也不需要你把考官感动的留下眼泪,只要能说服考官接受你的观点即可。当然,就算考官不接受,也不会说出来,但是从他的表情你可以看出来。
9 U4 P3 r% Q$ D) w. J0 w" _& J( Z$ T4 u4 h9 Z$ i
整个面试过程一般15分钟左右。面试是一个考生面对7-9个考官。进入面试场地之后先向各位考官问问好,鞠鞠躬,然后用目光迅速横扫每一位考官。主考官叫你坐你才坐,坐下的时候不要挪椅子啊。坐下之后不要靠在椅背上,大概坐椅子的1/2就可以了。回答问题的时候注意要和各位考官进行眼神交流,不要自顾自答,也不要忽略坐在边角上的考官。每个问题回答完毕之后说句“答题完毕”。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当你思考之后,你可以问“我可以回答了吗?”,但是不要每个问题都问,否则考官会觉得你很罗嗦。面试完毕,起立之后跟各位考官说声谢谢,喜欢的话也可以再鞠个躬,然后就可以离场。一般面试成绩在你面试完之后几分钟就出来了,你是领了成绩才离开的,而且成绩都是单独领的,你不会知道别人的面试分数。但有的单位是等全部考生都面试完了才将所有考生成绩公布出来。公务员面试的着装,建议女生最好穿套装,可以裙子也可以裤子,最好穿高跟鞋,颜色自选,当然要体现你的稳重和朝气啦。男生就西装咯。我面试那天就是套装,和高根皮鞋。有两个女生穿休闲鞋和休闲裤的,虽然看起来也很干净利索,但是……反正她们最后没有进入体检,被刷了,不敢说完全是因为穿着不得体,但这里面肯定扣了不少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