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人们曾经把灰尘、沙土或粗糙及不适宜的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当作旅游泻的致病原因,有的医生认为冷饮或吸进冷风等引起腹部受凉也能发病,还有人归替于旅游对人体生理节奏的影响、精神紧张、气候的骤变等。近几年研究发现,这些都不是主要病因。引起旅游泻的最常见原因是无处不在的大肠杆菌的感染,最主要的菌株是肠毒型大肠杆菌。其病理机制是寄生于人体内的大肠杆菌,由于肠腔环境的改变,胃液分泌减少,胃酸浓度降低后,得以大量繁殖,结果导致旅游泻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拉肚子”只是一个症状,不光是旅游泻,好几种肠道传染病都会出现以腹泻为主要症状。但各有特点。夏秋季外出旅游,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疾病有以下两大类:一类是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如急性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肠炎、急性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以及霍乱和副霍乱等。另一类是由于细菌性食物中毒所引起的腹泻。
这是由于夏天食物上细菌的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人吃了这种食物,就会发生食物中毒气无论对于u旅游泻”或者其他肠道传染病引起的腹泻,都不要等闲视之。对病情较重者,要就近请医生诊治,也可选用抗生素或黄连素、复方新诺明、痢特灵等。旅游者在途中染’疾,难免带来诸多不便,需要因地制宜,急性腹泻病人应卧床休息,以减轻体力耗,宜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少渣食物,忌食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可采用饮食疗法:其一,取酒炒山植,每次40克,水煎服,1日3次,可酌加搪,连服3~5天,其二,取乌梅30克,每日3次,水煎服,或1日3次,每次服米醋一汤匙,均有良好的止痢止泻及健胃整肠功效,可采用目服补液,在开水中加少许糖和盐,频频饮服,也可多喝热茶,因茶叶中含裸酸,有收敛、止泻作用;可给予针灸和推幸治疗,针中院、天枢、足三里等穴,灸脐部的神圈穴,用目服补液,在开水中加少许糖和盐,频频饮服,也可多喝热茶,因茶叶中含裸酸,有收敛、止泻作用;可给予针灸和推伞治疗,针中院、天枢、足三里等穴,灸脐部的神圈穴,用艾条灸或隔姜灸,也可在中院、关元、胃俞、脾俞,大肠俞、长强等穴,用推法和摩法治疗,可在腹部用热水袋、热砖布包热敷,炒盐热敷等。
预防旅游泻和肠道传染病,关键在于加强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严格做到“五不”:不喝生水,不暴饮暴食,不吃F·B变质的食物,不吃带皮未洗的瓜果,不吃不合卫生的凉拌菜和小水产品。还要避免过于疲劳,不使腹部着凉等。除此,如果事先了解旅游目的地发病率高,可适当携带适量药物,如黄连素、强力霉素、次碳酸秘、阿托品等、以便预防“旅游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