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任何别人“不等待”。“不等待”,才能不耽误。许多人在“等待”中耽误了一生。不等待孩子是孝顺,不等待别人的尊重和赞誉,不等待明天,不等待缘分,不等待命运,不等待外来的一切,也不等待自己灵感,不等待自己的聪明智慧,不等待天地,不等待上帝救赎。。。如此自己才像鲁滨孙那样生存。 不等待感情。不等待爱。也不等待恨。等待是一种期望,是虚假的期望。等待上帝的救赎,等待了几千年,但是上帝的救赎始终没有到来。等待天意关爱,天意始终是无情的。等待别人的尊重,别人根本看不见你的存在。所以,等待是一种公开的欺骗。而这种等待永远是遥遥无期的等待本身。所等待的事情都一无所有。等待所耽误人类的时间和生命是无数的,在等待中,人类不断带着虚假的希望,但是结果还是一无所有。等待使人产生各种胡思乱想的希望,但是希望最终在等待中变成泡影。所以,谁也没有欺骗你,因为你等待不应该等待的一切。一种等待是等死,等死不可能在时间上兑现,而在所等待的时间都充满了死。不如不等待,只能死一次,等待中的死亡是无数次。
" [+ \0 f) ]1 v2 L 观念的虚拟使人产生对未来的等待,这种等待可能是几千年,可能是几百年,可能是几十年,可能是一辈子,可能是一天,但是等待多少时间,就耽误了多少生命。等待中的生命都是在等待中虚度的。等待是一种被观念牵制的现象,这种等待,使人忘记现实世界和真实自我的所有的努力,只有等待,在等待中,所有的生命都休止了,所有的创造都休止了,都集中在等待中,而即使如此所等待的还是没有到来,这就是等待的最高“成本”,---生命亏损。$ K: m" u: w' E6 _& ^
在现实中,自我所能做的局限的事情不需要等待,不能做的不必等待,所以,等待在任何角度而言都是愚蠢的。等待是傻子干的事情吗,但是人类也会在这种傻等中一过几千年,几百年,几十年。在等待中,所等待的事情都耽误在现在的活人的手中。因为等待是一种可以预期的,所以,等待就放弃了自我的努力,等待使人放松,并看低了自己。所以,等待是一种预期的心理,但是等待确实是一种产生客观上恶劣的心理。因为所有的等待都是以自己的生命亏损做成本的。等待多久,生命的亏损就是多久。
0 K+ {* X% x! A" ], P “不等待”。别人,天地,上帝,儒释道,彼岸都是虚拟的,等待这种虚拟性却使自己实在的生命虚无化。这就是等待作为一种吞噬性的东西,把生命作为等待的成本和食料。不等待的,即使得不到所等待的虚拟的东西,但是却得到自己所能得到的东西,这就是“不等待”的好处。“不等待”,就没有生命的亏损。生命就在自己充实中自己做过,无论大小,都是实在的。而虚拟的等待中的一切虚假的美好你都没有得到。, V7 |7 w# l7 t3 z4 v4 l
也“不等待”感情。感情不是等待的,等待中的感情是虚假的,没有人在等待上帝的爱中得到上帝的爱,只有在爱上帝中得到上帝的爱。没有人在等待别人的爱中得到别人的爱,在爱别人中却立即得到别人的爱。所以,等待是最大的消极性,因为等待和懒惰是一体的。懒惰而等待,等待而自欺,在等待中无人不是被骗的,这倒说别人骗了自己!
$ r" Z# Z. i4 z7 N: w7 p7 P 在抽象中等待,在等待中虚无化,人类的几千年的等待得到还不如在自我努力中的万分之一。等待是一种消极而普遍的,掩饰着懒惰的思想。谁说,你等待我来,结果是永远不来。而要来的人不说叫你等待。所以,等待也是欺骗的一个“遁词”。 / \9 }9 I7 `! u% I5 g
& p2 h7 P; y9 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