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2 L8 Z. R) K: {! S b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
: h# @/ l3 m6 U8 B3 I0 H; X9 y! e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dang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首先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指出:“目前时局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对此,一切阶级和政治势力都应做出回答。中国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是要抗日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是可能变化的;地主买办阶级在斗争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时,英美的走狗有可能遵照其主子叱声的轻重,同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暗斗以至明争的。其次,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GCD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为了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须肃清dang内长期存在的狭隘的关门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在于不相信许多中间阶层有参加抗日的作用。再次,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决定将“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 j0 T: W0 y1 D0 O) g# T(二)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5 a$ y5 [. ~; ]) l+ x- i( H3 @2 k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J- @8 N4 o( L
1937年8月,国共两dang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不久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由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三个师,全军共4.6万人。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下辖四个支队,大学考研全军1.03万人。9月22日,**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GCD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GCD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dang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I- n1 Q/ c0 `" M# ]0 a% o5 R
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它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时,由于阶级成分的复杂和利益的差异,决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第二,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领导全国政权和军队;GCD领导局部政权和军队。第三,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国共两dang只能采取临时协商的特殊形式解决问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 n4 y- x8 H" i% U0 X$ J& G(三)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 p0 F: N: k& t, W& }) n- g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在中国GCD的领导、影响下,全国各族人民以不同形式投入到抗日斗争的洪流中。中国各dang各派一致拥护国共两dang合作抗日。宋庆龄接受中共中央建议,从上海移居香港,于1938年6月成立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呼吁世界人民援助中国抗战。海外华侨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他们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的抗战。在祖国存亡危急的关头,中华儿女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 Z) y3 Q7 h- R! {$ m二、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 j @' O- l2 f; W(一)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P: @! g7 x0 n$ q- l$ L
中国GCD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1937年8月,中国GCD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为此,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群众运动。2 S, V$ X/ Y" x
在中国,农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进行人民战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要发动和组织广大的农民,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群众工作,创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先进的革命阵地。中国GCD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敌后农考研培训村,在新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F+ L5 X9 N4 H/ Y- z4 v) w (二)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6 D/ B7 M1 W0 d- U, L
1938年5月至6月间,**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dang智慧,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在政治上成熟的中国GCD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因此,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只要坚持持久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5 x3 i# \' r- r4 Y1 u4 h
**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Z1 Z4 q5 {+ l% |
三、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 x8 b+ `- d* ?2 M; ^ (一)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
9 `# l! X/ z: n- ]1 K1 p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GCD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战争后不久,八路军即开赴前线。最初是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军队作战。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 000余人,击毁汽车100多辆。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为主体的正规战争结束,以GCD为主体的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先后开辟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山东和大青山等抗日根据地。! k1 }4 l; c0 h4 H3 ~
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正如**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中国**和中国GCD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走势。
% k, c4 C `' C y3 [(二)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9 J( m* F- z. _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 p4 `" l7 {% E7 ~9 ~( H1 q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考研英语真题的游击战是辅助的。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对阻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 Z' C: S+ C: S, b! b7 \8 [" @6 R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人民军队在有利条件下也进行过运动战。如1940年8月至12月初,八路军总部调集100多个团共20万人,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这就是百团大战。削弱敌人、壮大自己,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为实行战略反攻准备条件,这个任务主要是由人民军队进行的游击战来完成的。 ; s% \* }1 I; j6 F4 U$ }3 i4 q
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在1945年8月反攻阶段到来前夕,人民军队已经发展到了120万人、民兵220万人,抗日根据地达到了19块。敌后军民的大反攻,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m9 e. R/ ?$ A7 E& r& g
在八年全国性抗战中,中国GCD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等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他们为坚持抗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永远辉耀史册的贡献。& }) p- B& k3 c% b: K, L
四、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 i( N7 f# \# Y* a: }5 `' N) @ (一)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GCD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为此,GCD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必须对**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GCD领导的革命力量已经取得的阵地,尤其是为了发展这些阵地,以动员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GCD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9 {. s3 Q3 j, U0 ? (二)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以后,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的政策,团结抗战的局面逐步发生严重危机,出现了中途妥协和内部分裂两大危险。针对这种情况,1939年7月,中国GCD明确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口号,坚决揭露打击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降活动,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抗日。% A4 H: j* `3 d1 c. w
1939年冬至1940年春,中国GCD领导的抗日军民粉碎了**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高潮。1941年1月,**发动第二次**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中国GCD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除了在军事上坚决进行自卫反击外,还在政治上对其进行有力的揭露和声讨,赢得了国内外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 \ m( {+ Y/ u5 O9 v
在抗战情况下,民族斗争高于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与政治斗争表现出一致性。: ~0 }0 g. H( }0 M* ` J" Y
(三)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GCD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 d) B. s5 e8 L* V4 [ 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为了发展进步势力,就要冲破**的限制和束缚,放手发动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群众,扩大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全国发展GCD的组织,发展全国民众的抗日运动。( F8 q$ r, i" z9 Y! k) \0 P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GCD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 z- |6 t* f, s0 s! H2 y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考研英语真题集团为代表的**亲英美派。他们采取两面政策,既主张抗日,又限共、溶共、**并摧残进步势力。为此,GCD必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2 S5 i5 z% ^" D/ O/ h五、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 `4 A: N9 y: \. X 抗战时期,中国GCD的工作重心,是在敌后发动抗日游击战争,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同时,也在**统治区(习惯上称“大后方”)开展促进团结抗日等方面的大量工作。) U6 p- A! \7 Z% W
(一)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三三制是指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GCD员、非dang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三三制政权是GCD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中国GCD提出,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边区、县、乡抗日民主政府是行政机关;边区高等法院和县法院是司法机关。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加强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努力发扬政治民主,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8 a* W) r6 J4 z. m; |6 W(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减租减息是中国GCD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实行这个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一边。5 ]- W5 J8 f! ?8 q+ K
为了克服根据地的严重困难,**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1942年,中国GCD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抗日民主政府还厉行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 f- }0 n0 M4 [+ O$ H(三)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共中央及时做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把发展抗日的革命文化运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等一批干部学校和专门学校。1940年8月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GCD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7 h2 Y2 \% @! Z* }! V) a( z9 e六、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
& M6 t; z* o. _ J7 @7 V6 l 1941年5月,**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dang的高级干部中进行。1942年2月,**先后作了《整顿dang的作风》和《反对dang八股》的讲演,整风运动在全dang范围普遍展开。/ Z, J' V' M) e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dang风、反对dang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是中国GCD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主观主义的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它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当时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6 e- X( ?5 [# ~9 Y" X
**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dang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dang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所以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克服主观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实事求是”这个成语作了新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样,实事求是就成了dang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的通俗而又生动的表述。调查研究是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的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强调,加强调查研究是转变dang的作风的基础一环。
8 P4 B: p0 @2 B1 E" s0 G% H( |在整风运动中,全dangdang员,特别是dang的高级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和dang的整风运动文献,联系dang的历史,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端正了思想路线,增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力。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dang范围确立了起来。
4 X3 R* i. o8 v0 d0 n4 r1 i% q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GCD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将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GCD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思想,并将**思想数学考研规定为dang的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中国GCD在**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2 Z$ x$ R$ E0 c【习题精练】
9 M) u; ]% k5 K/ m8 g/ s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 ]1 z5 @! c6 J& I$ _0 _8 S1.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依据是
6 D' L# _# i$ i3 J6 k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营垒出现分化
: S, o- o0 w" }- V1 M1 r% t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f" S. v0 p" J% ]2 h
2.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始于( )
5 }" M4 P; x( I- |4 [6 t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西安事变
, r- W. F1 V7 ^3 b1 u( \- c3.**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 ), W/ u5 @! _+ H0 X- r9 u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B.遵义会议上 8 |6 l" J& Q+ D0 ]9 a
C.瓦窑堡会议上 D.八七会议上4 ^' i' c0 m. W6 @ `
4.将**思想确立为dang的指导思想是在( ). s! t$ B; T+ Q; I4 @5 q
A.遵义会议上 B.中共七大上
% ~8 t8 t2 m% d" j- G/ F7 [) B$ z. q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D.洛川会议上
# N0 o. V2 ^6 k. Y1 F I+ h P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都不得分。
. v% o: C$ U3 r% g* C1 Z2 j2.1942年,中国GCD延安整风的内容是( )+ D% |3 J& `) s
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官僚主义 9 t/ O7 s! x, p; {# Q
C.反对宗派主义 D.反对dang八股 6 s1 ?3 s! n- u& Z6 }
3.**总结的中国GCD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 )
7 v/ N3 r: X. K: y- ~0 \' W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6 s5 K. A( Q& q+ b TC.土地改革 D.dang的建设 + R$ F6 Q. A" V8 t# j/ @
1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包括( )
) x& d* T* s4 G! r9 M& vA.民族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开明绅士 D.地方实力派
C( \5 c/ v7 ^$ W4 [ [23.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2013年多项第29题)
* J) Z1 f3 C# P% k" K* dA.中国GCD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S2 b- ^" C, I' |+ w& g
B.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
" v6 W3 c% `# a# S, qC.得到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与支持1 ] U& Y& J8 a5 I8 h
D.中国实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 D3 I9 j/ P/ V& u, x# k. n
【答案解析】
Q7 Y' z. D1 Y7 [0 V一、单项选择题
1 P! c6 h/ s2 T: C7 q) J/ q' F$ e1.【答案】C
3 N/ {0 v8 u3 @$ O【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7 N- A$ j' F7 n3 f/ q, {# G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依据在于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日本帝国主义实施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C。. U. G" |9 m6 a9 r* T( x
2.【答案】B
: y- W9 t4 L( A0 Z%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GCD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9 U3 J8 V5 ?" J1 L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故选项B正确。选项A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选项C指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的一系列的事端,以便达到华北政权“特殊化”;选项D指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抗日而发动的事变。0 D2 Q& C) i" c, R5 H
3.【答案】A
/ @: C; B! i% }8 ~/ T1 Y【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q. c# {( N* [( d( q( ?
1938年9月到11月,中共召开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强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对王明在抗战初期的右倾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抵制。故选项A正确。选项B主要是确立了**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选项C主要是阐明了dang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选项D主要是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8 |2 {: ~2 z8 N2 t# l, L8 V
4.【答案】B
% O3 @4 F3 e) _1 u【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思想在全dang指导地位的确立。$ i% ~+ x" t- u4 c3 P
1945年4月到6月,中国GCD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将**思想确立为全dang的指导思想。选项A确立了**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选项C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命题;选项D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发动全民族的抗战。故选项B正确。$ {! l! q; R. _/ @2 S
二、多项选择题: `# @' _- Y2 j3 k* k
1.【答案】ACD0 Z0 [3 q% E# _& F: \3 K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延安整风的内容。1 F' ?/ e" |) u2 w
1941年5月,**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dang的高级干部中进行。1942年2月,**先后作了《整顿dang的作风》和《反对dang八股》的讲演,整风运动在全dang范围普遍展开。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dang风、反对dang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内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CD。/ C. y5 s6 s8 D7 z& {0 N5 {. t
2.【答案】ABD
3 A8 E6 f# a0 I+ k8 a2 K*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GCD的三大法宝。
/ m6 |1 \+ b0 O, \# q [7 L**在《<GCD人>发刊词》中总结了中国GCD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也称三个基本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dang的建设。选项C“土地改革”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内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D。- y7 }& R ]% K1 E w& M3 a' a! F
3.【答案】ACD
) [% S8 E0 X' w) `$ M+ X; x& o【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0 m. n. I. S% Q
中间势力主要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海文考研钻石卡派。选项B“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坚决要求抗日、赞成民主的,属于进步势力,不是中间势力。可见,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CD。 1 S9 O2 G3 Q2 Q1 F* ^, }0 B
4.【答案】ACD& g) i2 t$ \+ D8 e8 O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r3 V& L" \8 W: p0 y& f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GCD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因此ACD三项可选,抗日战争时日本国力比中国强大,因此B项不可选。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CD。3 x9 b( z& M1 W! Z( N$ s5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