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序渐进,滴水穿石
. p* s, ?* n9 c& F6 m- b 一、各科目备考指导
# q* k( d2 H6 H' a1 r 一般而言,我们在复习之初,首先要确定复习资料,对资料提供的理论、例题和习题都要认真扎实的学习和训练思考3遍以上;其次,在每次学习完一遍资料后,对重难点知识作笔记记录,进行重点理解和掌握;依次类推进行二轮三轮复习,直到达到对教材95%以上内容都掌握并熟练应用为止。同时,在三轮复习期间,进行真题和模拟试题的定期试做,一边检验自己的学习进度,一边摸索并提高解答试卷的整体感觉。最后,对复习资料的内容进行框架梳理,通过回忆整理一份图书的内容结构框架图,并分到各章节、甚至主要知识点。
! V8 M/ L7 v- O$ Y! v 下面对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各科目的复习作整体指导。
) @$ t2 {# e! O+ o# x u (一)数学基础的备考指导
0 S1 V! P7 c, R4 C: |; p( q 管理类联考的数学,对一般在本科阶段学过高等数学,且学习成绩还不错的考生来说,复习起来相对不是太难,只要按常规计划进行复习即可。对于本科阶段不学数学的考生来说,则需要多下一些功夫,虽然有部分内容在高中学习过,但毕竟放下的时间太海文钻石卡价格久,要拴起来还是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 U% e" I! Y4 @' C0 M7 V
但综合来说,管理类联考的数学复习,遵循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5 g8 j* v5 T7 b 第一,要重视基础。每一道题都是由基本的定义、定理、公式和原理等构成,它们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问题,多层次的组合形成不同复杂程度的问题。所以这些定义、定理、公式和原理等是解题的基础,而熟练掌握和深刻理解这些内容就成为解题成功的关键。为了熟练掌握牢固记忆和理解所有的定理、定义和公式,一定要先复习所有的公式、定理和定义,然后再做大量的练习基础题。% Z4 e! Y, Q1 Z
做这些基础题时能做到一看便知其过程,心算就能得到其结果,这样就说明真正掌握了基础习题的内容。这些题看起来外表简单,目标单一,但它们主要帮助我们熟悉和掌握定理,定义和公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习题,如果把整个习题看成一座城堡,则定义、定理、公式和原理等可比做砖瓦,而基础习题就可看成砖瓦垒起的一堵墙,如果要建成一座城堡,就需要把先把砖瓦给准备好了,可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 l% x: }! V5 {) Q 第二,要加强解综合性试题解题能力的训练,力求在解题思路上有所突破。综合题的考查内容可以是同一学科的不同章节,也可以是不同学科的内容。在解综合教育学考研题时,迅速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是关键一步,为此需要熟悉规范的解题思路,考生应能够看出面前的题目与曾经见到过的题目的内在联系。因此必须在复习备考时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搞清有关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转化为自己真正掌握的东西。注意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综合性的典型考题的分析,来提高自己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 o; B4 X5 p& D8 b$ k( B 第三,重视历年试题的强化训练。通过对历年真题试题类型、特点、思路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可以估计一下考试难度,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准确估计,还可以有意识地重点解决解题思路问题。对于那些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灵活性、启发性和综合性的题,要特别注重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培养。尽管试题千变万化,其知识结构基本相同,题型相对固定。提炼题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解题的针对性,形成思维定势,进而提高考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强化训练要反复进行,学习数学,要做一定数目的题量。提倡精练,即反复做一些典型的题,做到一题多样,一题多变,要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对一些基本定理的证明,基本公式的推导,以及一些基本练习题,要做到“熟能生巧”。7 a. ~" t- F T
第四,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强迫自己完成计划。不用担心时间够不够用,只要你想到了,任何时候都不算晚。当你想到时,确定好自己的大目标,再分割成小块,分步实现。实现这些小目标块时,一定要不折不扣,持之以恒。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出合理的学习计划。但最重要的也是最简单的,要“严格遵守自己的诺言”,克服贪玩,贪睡,懒惰,悲观,消极的思想与习惯。 + {- G* b0 Z2 v# m {+ ]" P2 A
最后,就是学习的瓶颈问题。一般来说,大家在学习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碰到瓶颈问题,也就是说他们觉得某一门课好像再学,成绩也不会有明显的提高,好像已经学到极限了似的。如果你出现了这种状态,那么你的学习就到了最关键的攻坚战的阶段,这时候如果你能够突破瓶颈,水平一定会有质的飞跃。突破瓶颈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改变学习方法,因为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差别不大,只要方法对路,你不会跟别人差别很远的.
0 x% v8 j p6 ^ (二)逻辑基础+ Q. ?% J' G1 w% B7 W+ F# c: S7 m
目前,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考试的试题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
5 M8 R' I) g0 c7 ^$ o3 U9 |; ~ 第一类叫做“程序化的题目”。这个题目有确定的方法、确定的程序、确定的步骤,它是以逻辑知识,甚至包括一些数学知识为背景的。程序化的题目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一些的,因为只要掌握逻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这些题目总是有程序来解决心理学考研的,凡是可以程序化的东西都不会很复杂,尽管会很烦琐,但是不会很复杂。解决这个题目,就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逻辑知识,接受一定的思维训练。这是避免不了的,因为这部分程序化的题目大概在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考试当中占1/3左右,你要拿到这1/3分数,拿到20分,就要下功夫去学习逻辑性基本知识、掌握逻辑知识的方法、解决逻辑问题。
# E% {) f( `2 `3 a# _1 } 第二类叫做“非程序化题目”。这种题型就要依靠批判性的解题思维能力,悟性到的话,这道题就很简单了。如果悟性不到的话,你永远也解不了。解决这类题目,没有固定的程序,因此也没有固定的方法,然而,我们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来进行提高,因为人的悟性,有时通过熟能生巧也能达到。所以,解答一定量的题目对参考的考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 y; k+ V8 M( w% Z1 v 基于这两方面的理由,考生在学习基本的逻辑知识之外,要重点下功夫分析研究历年真题,从真题上寻找掌握出题的一般方式和规律,在熟悉整体形式和规律的基础上,探索真题的解答方式和技巧特点,真正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X+ ^* k; |0 N* `. u* k& b
所以,在此提醒考生,也不要把逻辑考试看成非常的深奥,实际上测试的很多题目,就是我们日常的常理、常识、常规等,按照常规解答就可以,再加上我们通过复习,掌握一定的逻辑基本知识、逻辑基本方法,就能够相对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解答,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训练,考生一定都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 q- C1 V0 t4 C (三)写作. m$ U+ B5 D! } A3 A( s$ s: }8 y" u
对于写作题目的复习,可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提高:9 Y, O. [/ q1 `' t9 |) @
一是勤于总结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提炼中心,如何编写提纲,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一些常规的方法和技巧;
$ Y8 O8 U9 ]6 V- a/ n+ [ 二是持续实战训练,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只有通过亲身的强化训练才能达到实质的提高;5 z- S" Y5 w) Q+ g1 r" r
三是加强对优秀范例的学习和研究心理学考研,所谓模范作用就是这个道理,有很多同学,想写好作文,但不知道什么样才是好作文,需要找到一个优秀的范例,让他自己,这就是好作文,这样能够使训练写作的目标更清晰准确。. d& R! C2 C; O n! s; l
二、各题型备考指导2 @+ D) |- h! `
(一)数学基础两种考查形式备考
: L0 z/ D4 G6 F+ \; [# e( L3 \ 数学基础共75分,占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成绩的37.5%,包括两种考查形式: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其中问题求解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总共占45分的成绩;条件充分性判断10小题,每小题3分,总共占30分的成绩。
+ ]9 ^% U/ i1 l 问题求解题,是传统型的数学选择题,按正常的顺序进行计算、推理出准确的答案即可。1 r$ H/ Z r/ w7 ^! W; e
条件充分性判断题,是新型的一种题型,由于大多数考生没有接触过,所以考生的重点是要对这种题型的形式和要求进行了解和熟悉,并掌握其解答规律。3 E. n4 `3 ^' M$ U
问题求解题的解答思路,是根据前面题干给出的条件,推导或计算出准确的唯一的答案;而条件充分性判断的解答思路,是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结合下面给出的2个条件或2个条件中的1个条件,来推导或计算出题干所问的结论,类似于从后面推前面的感觉,跟考生这么多年来的思维做题习惯完全不一样,所以需要考生重点熟悉适应这种题的解答思路。6 r# f1 H+ Q8 |+ Y+ W! I* i9 l
(二)逻辑推理题型备考/ v: ]% I; ?/ o, f9 w
逻辑推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占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成绩的30%。% Y n! f6 u% k6 E3 Z
逻辑试题类型及答题技巧主要有如下3种:8 p& }! w& N) E* m
1.规律运用型 Z6 T$ [$ {& J/ c& a4 m' c
这里所说的规律,是指逻辑的基本规律。逻辑的基本规律,是从不同的角度保证人们的思维具有确定性。遵守逻辑规律,是人们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即遵守了逻辑规律,不能完全保证人们的思维就是正确的,但违背了逻辑规律,人们的思维就一定是不心理学考研正确的。正是由于逻辑规律制约着所有的思维形式,所以在逻辑考试中就总有涉及逻辑规律的试题。5 ^+ p5 y( ]; A
2.直接推论型 ; Q _- }5 G* I8 N; v
这种类型逻辑试题的特点是题干给出若干前提或条件,要考生确定五个选项中哪个是题干的合乎逻辑的结论。这里涉及到推理的基本知识。对于一个推理来说,我们用p表示其前提,q表示其结论,如果前提p和结论q具有这样的关系:p真则q一定真;q假则p一定假;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可能出现p真而q假的情况,我们就说该推理形式是有效的。因此,只要推理形式是有效的,那么前提为真即可保证结论为真。反之,如果结论为假,那就表明或者前提假或者推理形式无效(不排除既前提假又推理形式无效);如果结论为假,同时我们又知道其推理形式是有效的,那么前提中至少有一个命题为假;如果结论为假,同时我们又知道前提为真,那么其推理形式一定是无效的。 / v/ w" z2 V3 Q- {2 F; \) m, g
在这种类型试题中,较多地涉及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熟悉条件命题的基本知识,对于解答此类试题是十分必要的。; `9 i ~- b0 U' l% }6 k
3.论证推理类题型
2 q% t/ ~: }# V 题型分类:加强型、削弱型、前提与预设型(假设型)、解释型、结论型。
. _% F0 R* G; _8 |+ r+ a 题型分类根据:, ]$ u: {4 |4 f K& j+ P! P
题干论证结构(题干=论据+结论)与选项之间的关系。
$ J+ C7 J" C* T& w 第一类:选项与论证结构发生各种关系(假设、加强、削弱、解释等关系)8 S8 J+ _ N, ?+ {$ p. k
第二类:结论与选项是重合的(结论型)' s- c' e+ Y6 q, g. P
第一类解题思路是“自下而上考研政治”,而第二类则“自上而下”进行推理。
8 F" V6 ]! r; R! x" y: Y8 W (1)自下而上
3 Q K) ~/ L f R 假设、加强、削弱、解释这四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是“自下而上”。( P( R; n% S) f/ }. a H! [
这四类题所面临的是一个“待评价的推理”,也就是从前提到结论的这个推理是否能成立我们不知道,需要对它进行评价。根据不同的问题,确定不同的解题方向。
* A2 H9 }. |" u 加强和削弱:选项放在论据(前提)和结论之间,对题干推理或者结论成立有支持(驳斥)作用就可以,所以既可非充分又可非必要;0 T2 ?) W; G, L6 { M8 k6 M
假设:选项是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8 E/ ^& z4 E5 C* `. B8 m; ~
解释:选项能解释题干论证中的矛盾;# W# x$ \+ A n( B9 U, A
下面就这四类题型分别举一例:
7 b$ d% }& F4 [$ \3 a% H: l# ]/ K& y 1、加强型: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论断或者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 V p \# W4 _9 \, J$ @ A市卫生局调查发现,最近几年来,成年人患乙肝的病例在逐年增多。但是A市卫生局局长说,以此还不能得出乙肝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的结论。' v, S2 \" f7 X; a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局长的发言?$ Q( R! I% ~2 w7 W" p8 W2 e
A.成年人的乙肝发病数据是根据A市卫生局几次抽样调查的结果推出的
4 G* V# E1 W! o) o& I. t: v B.调查显示,A市未成年人中的乙肝病例大幅度下降了
2 `* w# x v! R3 u% p& }% a C.近年来,A市农村地区的乙肝发病率有所下降
, k% u/ V/ k0 \ D.最近几年,A市越来越多的居民注射了乙肝疫苗
* I* U7 Y+ M5 O1 A+ q" z 正确答案【B】
1 S" X9 v7 d. ?4 G* e0 x6 _ 2、削弱型: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最有力地、最可能)削弱题干的论证& w! B) E0 }8 o
虽然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钙,但同时含有考研政治大量的浆草酸,浆草酸会有力地阻止人体对于钙的吸收。因此,一个人要想摄入足够的钙,就必须用其它含钙丰富的食物来取代菠菜,至少和菠菜一起食用。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题干的论证?8 h# t3 c& j+ K- t/ A# J
A.大米中不含钙;但含有中和浆草酸并改变其性能的碱性物质
" _% m& S2 R+ N B.奶制品中的钙含量要高于菠菜,许多经常食用菠菜的人也同时食用奶制品0 O5 _. i4 z7 c* V% E7 _4 J
C.在烹饪的过程中,菠菜中受到破坏的浆草酸要略多于钙3 u8 v# q7 Q. V K f
D.在人的日常饮食中,除了菠菜以外,事实上大量的蔬菜都含有钙
1 k; h" W7 }/ C! @3 k. h 正确答案【A】' Z9 j [3 [* ~; {5 b
3、假设型:以下哪项是上述议论最可能假设的(隐含了哪项前提)% K7 [! ?0 I( q2 M# J& s
尽管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沟通,计算机游戏却妨碍了青少年沟通能力的发展。他们把课余时间都花费在玩游戏上,而不是与人交流上。所以说,把课余时间花费在玩游戏上的青少年比其他孩子有较差的沟通能力。 + B! a3 B! g0 K4 Z& n5 ?
以下哪项是上述议论最可能假设的?/ D4 r( Q) }/ f) P
A.一些被动的活动,如看电视和听音乐,并不会阻碍孩子们交流能力的发展。0 v' [5 C$ I; V! G( D
B.大多数孩子在玩电子游戏之外还有其他事情可做。# s6 D8 h6 R9 C+ j; u1 H6 ~! l2 n: u
C.在课余时间不玩电子游戏的孩子至少有一些时间是在与人交流。. [! u6 D) e/ G: P3 a
D.传统的教育体制对增加孩子们与人交流的能力没有帮助。' @) O, o, H1 K9 s4 P
正确答案【C】' Y% e! w& Y0 w
4、解释型: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好的解释上面的矛盾
4 `$ o& z* \/ F8 t0 p* w 北京有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火锅店,最近将一种菜的单价从过去的18元提高到20元,销售仍然不错。然而,在提价的一周之内,几个服务员陆续辞职不干了。# I! N1 [' ^# O% _; m
下列哪项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T$ y* w- Z9 _! L/ A* g
A.菜品的提价对店员们的工资水平并没有影响) ^9 z7 o5 z$ C( i1 B
B.提高价格使该店不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市场占有率
) Q$ A1 B# |' z- O C.尽管提价了,该店的此种菜品仍然比其他店卖得便宜8 @" C; v( J" n
D.菜价的提高并不能解决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利润下降问题,店主只好降低员工工资
p( _% G! {$ i# R2 |; M3 C 正确答案【D】9 \$ g9 W+ Q" B- i6 R: k" g6 h3 S
(二)自上而下
% P) Y6 `# Y& V% `0 J, M2 J 结论:即假定题干推理成立,根据题干推出某结论。0 J. T+ U+ M% \+ n/ F0 N
5、结论型:" ?9 l" n6 s: f; C
(1)某次期终考试后,班长想教育学考研辅 导从老师那里打听成绩。班长说:老师,这次考试不太难,我估计我们班同学们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吧。老师说: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话不对。4 r5 L2 L" ~6 ]; R( z- ]
根据老师的意思,下列哪项必为事实。3 {. o) } ]* b, {8 n6 M
A.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有少数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下。
' a" ?8 {5 l5 F5 f/ p1 B3 { B.有些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有些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 g' ]- X! |/ b. i3 t C.该课程70分才算及格,肯定有的同学成绩不及格。1 ?; z0 R8 }1 _* T
D.这次考试太难,多数同学的考试成绩不理想。
/ [, P- q. n- d9 Y6 z- |+ f 正确答案【C】
c& |0 f/ L& S2 m5 i1 e# p 掌握以上三类题型,应该说,解决逻辑试题,就有了相当大的把握。但对有的试题来说,由于其题干和选项涉及的命题较多,推理形式较为复杂,仅凭直观难以把握其形式结构,这时采用逻辑符号的方法加以刻画,就可以避免自然语言中不可避免的模糊性和歧义性,使其形式结构清晰化,比较起来就更为简便和准确。而要使用符号刻画思维过程中的形式结构,往往需要对用自然语言表达的思维过程进行必要的整理,即舍弃没有逻辑意义的内容,紧紧抓住其中的逻辑关系,选用恰当的逻辑联结词和符号将其表示为规范的推理式。 [, o: b+ x% V! t
(三)写作题型备考/ R" A5 e8 `. B7 W8 l4 u
写作共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占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成绩的32.5%。
* T9 ], z# t$ k! y5 a 首先,论证有效性分析题型,复习时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工作的实施:% O1 V& V/ m1 c% x* q# s7 X
(1)了解并掌握论证有效性分析题目考查的具体要求,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很多考生在有效性分析文章上失分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够准确把握这类题目的真正要求和考查目标,它不同于论说文,大家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写了多少年考了多少年,对它的要求和基本结构非常熟悉;
( Q) \+ u% }3 V# `: m* f" o1 c8 i (2)熟悉掌握有效性分析常用的分析结构,比如有效性分析一般是针对“论证”的分析评价,就要知道“论证”是包括结论、论据和论证形式等三个要素,也就是,分析时就要以这个要素为目标进行分析;6 u/ P6 C2 k7 d, Q
(3)多做训练,强化对有效性分析文章的准确分析和准确解答。7 A6 s" e4 X) k: s9 P
其次,论说文在复习时要注意的五大常规步骤:# X! h0 A* a: u' e
(1)快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总结提炼教育学考研辅 导出核心的中心观点;7 }# \7 m; D8 X- F9 ?/ c
(2)从中心观点总结概括出恰当而有特点的题目;# f5 I; L. J" h. y' U) p
(3)从中心观点出发,提炼出适合这个观点的写作提纲;
& K, @; V, @+ E+ r" v& m (4)根据写作提纲,搜索相关的支持材料、精华的语文文字表述等;) Q, t8 F, I$ }0 Z2 L1 p. i# E
(5)书写成文章、润色修订。
6 ~* G% ]/ [5 D7 } 再次,为考生提供一个论说文的写作篇章结构,供参考使用,考生可以在此基础进行调整修改,掌握一种适合于自己习惯特点的篇章结构,便于考试时使用。
0 E* N; {* Q1 z) b, J6 B: k 第一段,引用原文,但要简洁。让阅读者一看就能明白你在以什么内容为基础进行展开。- N# h9 T# j: g! r2 ^
第二段,引出观点,即破题。对上面引用材料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引申,引出自己的观点。; b1 G2 y7 V2 P& k- ~* Q
第三段,举例论证,强化观点。通过例子、古典名句等,对所提出观点进行正面论述,最好适当增加精美句子或语文表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s& w$ k0 g. F( v
第四段,通过反面论证来加强观点。
% H# c4 V/ |2 ^ x. [ V 第五段,响应前面材料教育学考研辅 导,再次强化所提观点,展开号召和呼吁,号召大家、社会,完美结束。
- l& ~! T+ r, X 最后,祝各位学员,早日实现心中理想。, f/ ]: ~2 R C5 X3 w
. f6 O, C( l1 u7 M6 T6 S1 f }
/ j2 Y6 m3 h7 x$ w7 d- D7 e, @
" T- L4 B% P( R'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