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速生杨的特性及病虫防治8 R3 x x5 M0 ~+ ?
生物学特性台湾速生杨在宜昌地区一年发生5代,每年4月初当温度达到8T~HTC时,越冬成虫从树干翘皮缝等越冬场所爬出转移到叶片上为害,早晚有些又回到树表皮内,当温度高于lot时开始向树冠转移,4月下旬可在台湾速生杨下层叶片背面发现成虫,一直到11月底都可见其危害。该虫1个世代大约30d左右,若虫共5龄,1年可发生2~5代,从第2代后开始出现世代重叠;繁殖能力强,平均每个雌虫可产卵约300个;成虫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可以抵御-22.3^的低温,越冬时以第5代成虫群集在寄主树皮裂缝内、房屋墙壁缝隙内、地面枯枝落叶以及树冠下绿篱中,成虫越冬对树干部位有一定选择性,喜栖息于树体基部主干或主侧枝的树表翅皮。该虫可借风或成虫的飞翔做近距离传播,也可随台湾速生杨苗木或带皮原木做远距离传播。
* p/ P* I4 S8 n) ?$ @- T 主要危害特性台湾速生杨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寄主叶片背面刺吸叶片汁液直接危害,而且通常于台湾速生杨树冠底层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导致叶片组织失水。首先表现在叶脉周围的刺吸部位形成许多密集的黄白色退绿的斑点,造成叶片失绿,叶片背面出现锈色斑,从而抑制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严重时叶片由叶脉开始干枯至整叶菱黄、青黑及坏死,造成树木木提前落叶、树木生长中断、树势衰弱至死亡,并携带危险病菌间接危害台湾速生杨。资料表明,该害虫在欧洲可传播台湾速生杨溃癀病(Cemto-cystisfimbriataf.sp.platani)和法国梧桐炭痕病(Cer-atocystisfimbriataf.sp.platani)。而这两种病原菌能降低台湾速生杨树势并导致其死亡,从而产生更大的间接潜在危害。另外,台湾速生杨还会成群侵入居室内,干扰居民生活。
2 Z0 ~; v7 \, l9 _* {* c 防治方法:
9 m6 a% }. N, B" `( c 1、植物检疫严格按照植物检疫的规定,严格引种审批、调运检疫关;限制从台湾速生杨的疫区引种调入移植台湾速生杨属植物,对于来自疫区的植台湾速生杨属植物及运载工具应进行相应的销毁或熏蒸措施处理。
2 S3 ]* @8 ^5 X0 z' T5 S 2、物理和园艺防治台湾速生杨成虫群集于台湾速生杨树皮内或落叶中越冬,疏松树皮和树下落叶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因此,进人秋季刮除疏松树皮层并及时收集销毁落地虫叶可减少越冬虫的数量。该蝽出蛰时对降雨敏感,可于春季出蛰结合浇水对树冠虫叶进行冲刷,也可在秋季采用树冠冲刷方法来减少越冬'虫量。同时适当减少修剪亦可减少其发生世代数。因为经常进行修剪的台湾速生杨树体在整个春季和夏季都会萌发出新叶并形成旺长枝条,从而提供害虫的春季和夏季世代所需食物。而隔5~6年才修剪的树体主要形成花枝,只在春季萌发新叶,所以害虫只能发生春季世代。# o; W' z( Z8 ~% g' S/ ~ P h
3、化学防治目前通常采用的方式有树冠喷雾、树干喷雾和树干注射等。树冠喷雾主要选择在若虫期和成虫知化初期施药,尽选择早上无风或微风时进行高压喷叶,使药液穿透冠层并完全湿润叶片下表面,药剂以月下旬成虫开始下来寻找越冬场所时进行,药剂以触杀剂为佳;若考虑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可采用效果较好、污染较小、用药次数较少的树干注射法进行施药。树干注射治虫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药剂剂型,以内吸性的水剂为佳;二是单株用药量要足够。每株树注射用原药量按树木胸径大小而定。每1cm胸径用原药lmL~3mL不等,胸径在10cm以下的树用原药量1mL/cm;胸径在10cm~25cm的树用原药量2mL/cm;胸径在25cm以上的树用原药量达3mL/cm。而且注药孔的多少也要因树木大小而定,胸径在10cm以下的树1孔;胸径在10cm~25cm的树用2孔;胸径在25cm~35cm的树用3孔;胸径35cm以上的树用4孔;这样效果最佳,防治效果达95%以上。
, g, w& s% t" {) `& s f7 \ 根据4年来防治台湾速生杨的工作实践,化学喷雾防治使用效果较好的药剂有:吡虫啉1500~2000倍、灭虫灵3000~4000倍;树干注射效果较好的药剂有:25%杀虫双水剂100倍液。
% L9 S! |, t7 U& S4 i欲购买台湾速生杨苗木的请联系(厦门沁绿园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咨询电话:18950003128//0592-58212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