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4|回复: 0

杜益鑫:分析与判断的逻辑流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4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步:认知的前提和分析判断的基础------客观性交易* I0 Q! \* F3 z7 K
  
5 L- H5 _  F& I/ U( _. ^5 {  客观性交易不是通过预测市场来交易,而是客观认知和现实承认市场走势是真实的,根据市场的真实表现来操作和交易。不用去想市场未来会怎么样,只关注目前会怎么样(直觉交易,眼睛看到了之后手在操作的时候就跟上去)。
3 \, E- h7 R, W9 P% u# i9 `, `  
. l+ w3 n6 j9 O# M5 j* `  1.客观的承认现实,然后去适应现实;
0 o) _: b' Q7 b8 k  
% q  e7 X' d9 }0 |2 X5 @- Y  2.保持客观,尊重市场;$ Z5 X$ u$ J# o( b; n
  
8 [+ z6 _+ S; @8 t5 A2 X* S. n: x. d  3.做市场的追随者,而不是引领着。
$ ?* p/ s- e/ M$ g1 s  
9 W0 p! z$ p( k. Y5 c  第二步:内部核心与本质性分析----时间周期和空间点数9 l4 v0 q) m6 X1 o9 f( }, x
  , [. y! A8 ]# H8 N" v1 Z& F
  时间周期有长短和大小之分;时间周期还具有共振和发散之别。: |$ e' }& m% N+ ?
  
( \5 h# D* Y: W% Q% x  大小不同的时间周期在某个时刻产生共振的效果后,就会爆发一轮较大力度的行情(上涨或下跌);大时间周期和小时间周期产生发散之后,就容易形成拉锯,由于不是向着同一个方向,就会使价格产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上下震荡。
- R5 R' ^, K  e% E9 ?; b  
& `5 P# a0 q! n+ n, ~  空间幅度有大小之分;空间幅度还有叠加和对冲之别。空间幅度大小的产生是由于时间周期的作用而产生变化的,长短不同的时间周期产生大小不同的空间幅度,但是其产生的原理都是在时间周期的控制之下应运而生的。空间点数的叠加是经由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引发质变产生的,一轮较大的波动都是由于各个小时间周期的不停的叠加和沉淀而形成的。空间幅度的对冲效果就是指回调或者震荡整理,这是在大波动中的局部小波动现象,而这些小波动效果的产生是由于“反向力量或者叫反抗动能”造成的。4 W; |$ j5 H4 [) [5 i# C+ F% `/ a5 _
  & e" d( o6 L" r# S1 m- ^
  空间点数大小是由时间周期的长短决定的,它们之间有一个先后关系和连带关系。
- X" T# `/ }7 Y9 z  * o2 |6 M3 b, m* [# j! a. Z
  第三步:行情性质的探讨----单边行情还是区间整理2 u2 h8 K( T$ i/ n# a5 T
  
* w# X4 M- R7 T4 T! d8 F4 D  在探讨行情的性质时,必须要用到波浪理论和形态学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可以比较简单的从书本上得到。
" O; p! Q7 D# p  
% ?$ v+ _" t/ f" X4 e! r9 c  波浪理论和形态学都属于对价格走势的外形上的分析,而“形和势”这个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没有定数(也就是说没有完全一样的2个行情走势,变化永远是主旋律)。主推动浪可以是5浪结构的;还可以是3浪结构的;还可以是7浪结构的;甚至9浪结构的。同样的道理调整浪也可以是5浪结构的;甚至1浪结构(做形态)。) i7 T- k# g) s! k
  
/ m# S% K5 G5 M# Y0 z/ y  形态学更是灵活,千变万化,很难摸到其根迹和脉路,一会是头肩形态过一会又变成矩形区间,再过一会又变成三角形整理。这些外形上的变化总会让人感觉捉摸不定,而且会造成人心理上的“心烦意乱”---被外形牵着鼻子走。# Z6 t9 H6 ^% O8 ~6 j; j& J( M
  
' F% F- Q) Y& I# _. d6 ~! F" ]# Y; c! ^  第四步:各种走势打法和运作手法以及陷阱的防范
: B- q6 e. M( B' R  0 s5 [5 [% ?" o' J* R8 g/ [7 |
  在以30分钟分析周期作为看盘的基础之上,展开对价格运作手法和运作逻辑路径的分析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还要分析和思考可能出现的各种陷阱(假突破和假动作)。6 A3 [( I- W% a1 x1 [. s
  
- q5 c4 a. y1 k: J  分析的基础就是“移动平均线系统的运作原理”,5;10;30;50这四根均线在不同的时间周期上的表现。注意:分析和运用均线系统的时候要从5分钟的分析周期开始;然后是15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和日线图,按照这样的顺序展开分析。
9 C+ E( w: A* p* H3 S! G  & j7 a* t, m4 x  z5 ^7 H7 m( i
  第五步:指标系统的跟踪确认----最后用到* z5 C8 R1 _+ S7 d! z
  
, I+ r) L5 F$ e# U  运用RSI和MACD等指标的运行规律和原理来作为最后的确认,它们占有最后的次要位置。(不作为主动的需要)% x: t, t6 k: v8 ~
  
" M' G  a, G. D2 K3 x) F  重点:$ n, Z. q' J0 Z' w8 n4 {4 F# m
  
6 J% k/ x0 K- U7 B/ B4 R* I  分析的逻辑流程就这5大步骤,其中2-3步骤是其中的重点,分别代表了内部分析、外形分析、经验技巧,必须按照这个顺序来操作和执行,养成惯性思维,不能随意更改和颠倒。任何的喧宾夺主和主观认定都不可取!要把这个流程印在脑子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9-26 18: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