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4|回复: 0

杜益鑫:金银提振,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6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欧洲公正法庭昨初步裁定欧央行直接买债(OMT)之举是合法的,这个裁定实为欧央行即将落实欧版QE扫除法理上的障碍,欧央行在推行大规模量宽的道路上总算迈开重要一步。其实,OMT是2012中欧债危机再度爆发,欧罗面对严重挑战之际欧央行行长德拉吉提出的对策,方案虽出,但从未落实,随后人心渐定,危机遂解,惟其合法性备受德国质疑,按德国宪法法庭去年的判决,欧央行不可以因个别成员国陷财困而给予融资上的方便,从法理上说,OMT有违央行本身的合法权限。虽然OMT跟QE不尽相同,昨天的裁决令市场憧憬欧央行会于本月22日宣布落实欧版QE。
2 z0 b! E% L. n5 V3 p  3 V1 `/ a3 K/ b) W
  据最新的经济报告,欧洲已离通缩不远,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各国的改革举步维艰,进展缓慢,生産力总是跟不上。欧盟成员国情有异,亦处不同的经济周期,硬着要跟德国那套节衣缩食办法并非对症下药,是走不下去的,南欧诸国民粹主义抬头,反欧情绪升温是不无原因的。
$ E( r$ T% h' U/ l( P4 q  {% V  ' g5 l/ u/ k  k, L# k
  其实,作为区内经济火车头的德国,经济也每况愈下,工业生産增长率由去年初近5%到年底降至几近零,如此看来,欧罗区总的形势难言乐观。上周公布的欧罗区12月通胀率降至负0.2%,为2009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负数,远低于欧央行定下的2%的目标。通缩之害在于,在物价走低的预期下,人们必减消费,企业削开支,对扩大投资、增聘人手当然不感兴趣,其结果是,需求收缩,物价进一步下滑,经济陷恶性循环。
/ E' E: T  h9 ~( t6 ]; q4 F3 ?( v  
0 n' u* S; u, G+ z2 G  现在看来万事俱备,只等德拉吉下周开会一槌定音。或问,QE真的有用吗?坚持改革提升竞争力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这是政客管的,欧央行管不了,确保物价稳定才是首要任务,通缩是大敌,今大敌当前,此时不出招,更待何时?最低限度,通过QE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可稳住资产价格,从美国的经验,料可带来财富效应,只要楼、股上升,消费者在自我感觉良好下多买东西,带动需求,拉动经济。$ Q  U( g: U! R* v% p
  # {7 ^% U3 |, W( I' t5 t, v/ I
  但值得一提的是,欧洲的企业少发债,融资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推动信贷增长还看银行贷款政策。去年欧央行大力推行定向长期再融资,惟反应只属一般,反映银行普遍对贷款予中、小企态度审慎,QE固然可扩大货币基础,惟银行在向企业提供贷款上是否采积极态度仍是关键因素,从LTRO的反应看欧洲银行的保守的贷款政策,QE的效能可能是要打折扣的。) H) a3 ~' h- D: W( \
  : ^1 r& q3 o  r7 Y* N
  再者,欧央行去年要求区内各银行进行资本充足压力测试,很多银行为了达到资本要求自然在贷款业务上趋向保守;如此,则QE在刺激通胀预期的功效自然受到制约。
& G# z% C  Z- F$ t  }# J! ^  
; A& S% `1 u+ m, [  跟美国、日本不同,欧央行在进行QE须克服更复杂的政治问题。由于欧盟并非一个国家,本身没有所谓欧盟债券,欧央行无法如美联储局般买美债或日本央行买日本政府债券,若买主权债,它必定买成员国的债券,那麽买多少?按成员国的负债额比例还是其在欧央行的股权比重?这是第一点。若买入一些信贷质素较差的主权债如希腊国债而其后出现违约,欧央行自然有损失,谁埋单?作为最大股东的德国当然不愿意。为照顾德国的意愿,欧央行可能会委托各成员国的央行各自买债,投资风险归各央行,但此举却与欧盟成立旨在促进欧洲经济整合的理想背道而驰。
4 \9 ~9 h6 ]: J, z! ]1 m4 ~8 u, q  
8 T: S* V) D3 r: `$ j. s  欧版QE讨论经年,千呼万唤始出来,可见在不同的主权国行使统一货币之难。当年欧罗的面世是欧洲整合的重要里程碑,现在看来,整合过程可能是漫长的,波折难免,十多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毕竟只是一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9-26 13: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