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144|回复: 3

[招聘] 办公室五大杀手的反击攻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6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是不是怕进办公室、一进办公室就觉得累,开始犯困,惦记着下班的时间?怎样让自己脱离这种恶性循环呢?让心理专家帮我们逐一应对这些危害办公室好心情的杀手吧。" C* s7 J( K6 i: F4 p8 A
! `# r- v' ]; V1 N. n
) O% v! @* I* O5 @" F

% P' X6 K2 @+ I杀手一:扎堆聊天& @6 X& j: h7 a) l% Y0 k3 _' {
9 J3 z2 ?5 q7 s2 [

& [" L( j; z* m" P+ n* s" p6 K+ D' ?9 S9 B0 Q/ L; M
反击杀手锏:不聊隐私话题
. h" ~4 [/ B- {2 ?, g0 q1 O, H0 z! C& E1 p6 y1 r  R' y& n

8 G, U0 s: C. M: V& X# V5 C; R5 }0 M" d% H9 `
在办公室里,同事相处的时间最长,聊天成了大家互相沟通,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谈话内容可能涉及到工作以外的各种事情,掌握与同事间谈话的分寸就成了人际沟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毕竟办公室不是可以随意倾诉心声的“聊吧”。
* G5 R: R8 t3 E/ G! x1 k5 N' R: H8 Z9 w6 n/ z- j

. t+ ?2 P2 `( E* {; |  G; a
4 O2 W% z! y/ i7 a& }/ b* T1 v* O5 z3 z心理解析:很多员工喜欢通过聊私人的话题来拉近跟同事的关系,其实,这是很危险的。. _+ e) e1 M. f7 m- X, J
# W2 e9 N% a3 d; m

/ g( O0 {; ]+ T# F" t& Q& u" ?9 ^1 ]0 t$ S0 h4 c: {, a4 |1 F
还有的员工总想通过聊天了解情况,比如互相打听薪水多少,因为同事之间工资往往有差别。其实,自己工资高或低,总有其中的道理。这种好奇的话题,最好还是不聊为好。6 p( y. P& L# c2 j& Y4 T8 l2 Q% d

; K$ l7 w6 E: Z+ G' i
0 V  M+ ]7 K% U7 C- a! I7 M
- `: k9 _' d7 r# Q给你支招:职场是竞技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你的对手,即便是合作很好的搭档,也可能突然变脸,他知道你的情况越多就越容易攻击你,你暴露得越多越容易被击中。; w( o  V# _9 ~
- w  N9 ^* A, e4 V6 I

; R) t& M+ Q$ H! |7 p  z
6 |$ ~8 i& T; g2 u2 q* l6 c0 p; h: Y不要聊私人问题,也别议论公司里的是非长短。你以为议论别人没关系,用不了几个来回就能绕到你自己头上,引火烧身,那时再逃跑就显得被动了。
4 A( y/ c4 {' Y, c- r- g8 x, _" o$ M" O& `0 J& l3 g

( H, F; b/ D% O! f6 e9 `$ P$ ?- F, D: Y" Z: `/ z
自身生活条件之类比较隐私的问题,最好也不要向别人透露,说出来要么让人嫉妒,要么被别人认为你在炫耀,怎样把握都不好。要聊就聊些新闻、天气等众所周知的东西。1 Y6 P2 k9 r6 U0 M, K9 E

7 b9 Q; e) |( B, R1 B( g* c7 _) |
3 M! W2 ]8 l5 j4 a% H/ _
杀手二:煲电话粥
" g- m0 w, K7 T! K4 s7 x- A* I- s6 G1 D# B2 l% f

6 \! k# Q2 k* I. ]# t$ h( Z' q$ @
) F9 q2 M5 o  ?2 S  h! R2 g4 W# G) z反击杀手锏:丢弃好奇心2 o' V; m4 k3 S

: E* s' w# z) N- ]  h
9 \7 ~# L$ d3 ]4 g" ^' a9 w! A! b/ i
本来想抽个时间写写东西,整理文案。却只听见身边的女同事温柔地煲电话粥:“你在干吗呢?想好去哪里吃饭没有?我等着你来接我啊!”只要每天这个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好像不存在,邻桌同事温柔的电话粥总是让我没心情工作下去。3 I% D# N9 t- V# X* ?, `  [0 `% m' m

! }6 p- R, u. f4 }5 V. b' i& e7 j+ V7 V$ H. d% l

* ]& H; ?8 [2 B, ^; v) [) m+ z/ R心理解析: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爱在办公室打私人电话首先是对工作没有计划,态度不认真的表现,只有这样的心态,才会想起长时间打私人电话。另一方面,某些人潜意识里希望别人听到他的谈话,并且希望得到大家的艳羡和赞美,也是工作中心存杂念的一种表现。" x& Z) w0 m# h( c7 A' r
3 _4 N, K& K9 P* _: v& m- O% r
7 f3 |4 }: r! z& h. a. t/ y1 f
: ]8 C. m  c; o; }5 J: A5 v  M
对办公室的其他同事来说,这样的电话粥可能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引起其他同事的好奇心,或是让人怀疑“电话内容跟我有关吗?”同时,这些噪音会从心理上增加人的压力,让人产生烦躁、厌恶的情绪。1 s' T, ^1 u% ?! D) U$ Y  x6 l

# i0 X8 R; A1 r$ s' o9 I; t8 g* f
* q# }% R8 }4 C5 O' B2 e5 r
$ D. q' R: _* b, W  i  E* J# w给你支招:办公室电话不要长篇大论。公务电话要尽可能控制在10分钟以内,可以事先想好电话内容,做到简明扼要,表达清晰;接打私人电话最好在不影响别人工作的前提下进行,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0 W  N- G2 p7 P& L5 P6 ]& l/ H

( d# I  n- Z/ K; [) u4 t; {
# ]2 x# P) t6 i: V+ T$ t9 _
9 G% l6 M. J% m" n7 `5 M碰到不方便在办公室接听的电话,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果是私密性的电话最好用手机接打,走到楼梯道里接听;或者告诉对方晚些时候再给他打回去。8 I% q7 t$ l9 j/ H

) a" u( K! S; A9 P7 N, U
0 a$ d6 o3 S0 q5 x; G( s7 b0 J* T8 |0 ]. y' i" ~" h
面对正在打私人电话的同事,你可以尽量控制自己不去好奇地听她的谈话内容,也不必怒火中烧,可以趁这个时间去趟洗手间、泡杯茶、站起来伸伸懒腰。5 A* c! m9 k6 x2 n2 m

$ q; X4 G) q7 H" K* D1 J  K8 a$ r* i$ r1 _( K0 }  m
& s/ s" r! b$ G  K" d+ u- c, G
如果对方的行为长期保持,那么也在她认真工作的时候大声讲私密电话,影响影响她,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 \- W" A# f# W3 q) p+ W' N) r6 j, G: I! w1 G8 t, `

6 o5 U! j. c5 \- v0 s
& p, F' ?2 U- q& {* n如果她实在是“不解风情”,那就直接写张小纸条递给她,巧妙地提醒她。当然措辞要特别注意,以免影响甚至激化同事关系。  ~1 o, ^/ ]$ D
7 [' A1 @7 O' j! n

. V% C; L9 |8 ?, e6 o' S
( g: Z- i9 ?5 ?6 j8 E, `- s杀手三:桌面杂乱
$ M8 U% D0 L8 B
7 _8 C6 |( _- I  i% O* ~  n) u& e5 O7 Y3 M* ~
( ?0 ]% E3 `: `' w
反击杀手锏:让桌面充满“情趣”
' _) [! r. N7 B& [9 M5 }, p, ^7 J; n% V+ K6 a

) I3 L9 P. \7 L8 v% w8 C" y) e) n) [4 U- V# R
当你习惯性地转动自己快要僵掉的脖子,想要好好休息一下时,面对着无数文件、杂物的办公桌,却只能皱起眉头,因为找不到可以趴着休息的一块空地,心情顿时变得烦躁,就是因为这张已经很久没有整理过的桌子。9 V1 z" e+ }& H- n% a
: h  F/ A& x4 K# e8 o4 [. H/ _
/ Z( R* _  s' }$ u- D% L

8 J2 ^; W9 V* [! ^+ y心理解析:有调查表明,坐办公室的人有30%的时间会脾气古怪,爱发牢骚、易怒。办公室的杂乱容易导致人们的工作心情变差,而更糟糕的是,这种心情还会感染到别人。一个人的敏感性和同情心越强,越容易感染上坏的情绪,这种传染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低落情绪传染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 U, @* m( |3 f+ k5 k
: c$ \1 ]( c9 B1 ], z- z- t7 F, w# N* {; I
  r3 j$ `# S- N+ I
给你支招:从现在开始,整理你的办公桌吧。一张干净整洁的办公桌会让人心情愉快,也会让工作变得井然有序。但是一张个性化的办公桌可以让你心情更好,你可以在自己的案头,放上一些有趣的减压装饰品,如比较流行一种太阳能的减压植物,如果放在有光照的地方,这盆小植物的叶子就会自动摇摆起来,非常有趣,而且不用你费心照顾。卡通的减压玩偶也是不错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卡通娃娃脸上永远带着阳光般的微笑,装上电池,它就会不紧不慢地向你点头致意,看到它这么开心,你的心情也会马上好起来的。5 Y3 J2 i9 ]  D3 A/ t9 O: W0 t# a

( Q. k6 A3 Y7 I! L" c9 ^# O8 e
# `( @/ Y1 j/ R; b3 e( K
2 E& \" G# _4 e; ~% g杀手四:嗜吃零食
9 V' ~  m' |. B0 {) O) M  F: }' }8 X6 w

- x, Y) W% Q+ s6 M9 R) M
; H2 [+ t  x) [% G* a反击杀手锏:不在办公室放零食
1 M1 X/ N; X# T( _1 n5 d8 u
1 _# y! `, c3 j7 j, W5 D/ O9 M
2 j2 z" S3 d* \3 E4 E! o. `3 ^) {3 H
! N/ J( W6 `) u3 M3 C2 u% h同事旅游回来,带了许多特产。在工作间隙突然尝到美味的零食,让石小姐顿时感觉轻松了不少。随后的几天,石小姐特地买了许多零食放在抽屉里,只要有空闲就拿出来吃。一袋饼干、一包薯片都让她感觉很放松。逐渐地,她开始习惯于用零食来缓解工作压力。
$ u( j1 O/ N. f+ l/ a5 l& A
. |; L+ f3 P9 G4 a: f5 n
# \+ [4 e& s7 @$ Z- o
, \+ Q& i) _# c$ ]' g3 {5 m心理解析:这种“零食综合征”主要有两种症状:一种是厌食,就是不喜欢吃正餐,而特别喜欢吃零食;一种是贪食,除了正餐外还大量吃零食。这与当事人承受的工作压力和其他外界压力较大有关。, u1 @  T2 B; t9 d: d5 U/ N

' E# T& M" k) m8 p* w# G( L+ g8 [- V5 H

9 x* P: d' l+ e- R0 t* l在办公室内频频吃零食,可看作是一种对外界的应激反应。一般的特点是:心情好或者不好的时候,都是大吃零食的时候,躲在格子间里,胃口大开、肆无忌惮地吃零食。% T! v/ v$ I$ a5 p$ P9 [5 S
. F7 L! E2 i( i2 ]
( d- {- ^# K, w. Y' N  K

7 S, c: W% E$ ?; R& }. f2 p- V给你支招:如果你在工作间隙想吃零食(除了正常饥饿以外),就要首先想一想自己是真的饿了,还是没有缘由的嘴馋。要有意识地管住自己的嘴,正点按时吃饱饭。下班后,最好能去健身,让一天的压力和紧张都有渠道发泄出来。当然最好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根本不在办公室放零食。
9 n7 w: C, {/ m& n
2 S. B) d- j" [2 h
, t8 T2 G2 d% @
- p. n$ A7 h4 Y( _& ^9 I杀手五:邋遢着装
& f! y# `4 t1 U) U+ ^% [( V' y5 {2 C; g+ [# W

, [+ V0 x; b2 R) S! Y
, u6 m5 T4 ]7 U  S: |反击杀手锏:外表显得很“专业”9 ?/ L  |& W/ f8 t- x+ \2 g8 C

0 m' m/ `5 b1 z: f. ^+ h! z6 G& b3 t- Z! A/ v0 {9 A
% N3 n, }5 b* y; I- y
有些人衣裤某些部位磨得发亮;有的人擦肩而过时,体味难闻;还有人深色衬衣肩上的白色小点点;还有人一周只穿一套衣服,搭配得也不够协调。女性对外表就更要注意了,一般女性不会出现衣服脏的问题,出现着装不适合环境的情况则相对多一些。
1 D1 @! z5 w8 O* ?- X7 `0 r* X( J) Z/ K& s" ?

. A5 J% _# ~! T1 U$ Y7 `0 d. m: J
心理解析:这类男人和女人,大都是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职业人的正确位置上。还可能透露出他对工作缺乏热情和责任心。对于办公室人际关系的维护也缺乏细心思考,而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凭喜好做事。
6 z5 a# y& \' F- u. W3 R( Q/ p( q$ W3 b' H: g, F

# d) g8 \8 F9 R+ L9 O7 Y7 g2 B% k& D9 z- o& P! T
给你支招:除了注意自身的卫生外,还要有意识地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这可以让人时刻保持仪态和风度。职业女性的服饰应该在不同场合选择相应着装,才能体现恰到好处的仪态和风度。有的时候,一个尊重自己工作的人,光从穿着,就能看出他是从事什么行业的。比如教师、律师等。
1 q6 X& H/ t" J  n3 `7 h. j- O2 t/ w% S) q  {8 a, c

) L) Z0 \% X' h0 K5 [' M' V  K% Q& J# Z. s- S
现代女性多是职业女性,出入最多的场合莫过于写字楼了。办公室着装基本上应该是大方得体的,体现职业女性的专业素质。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至少应该穿得像个业内人士。“服装语言”无声地诠释了你所在的行业和你的职业态度,直接影响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他人对你的态度。1
8 Z) r) w% G3 ]* |9 Y) q3 p本文来自:www.cnsojob.com
发表于 2007-11-6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3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漫漫就习惯的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9-29 13: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