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个人原因或工作关系而离职的员工,如何面对原公司的索赔,是《劳动合同法》中的
, w* [+ w# K7 \3 r6 n- B6 O+ C一项重要内容。按照新的规定,除了特殊情况外,即使公司约定了赔偿金数额,员工的
3 V. Y0 Z# H9 K5 v2 f& z1 d6 ]单方辞职也无需支付,特别是涉及户口方面的违约金,今后将不再受法律支持。此外,
! Y$ w( m4 t8 x( t) S+ i- D9 Q( { s《劳动合同法》还对离职员工获得经济补偿金的范围和工作交接程序进行了增补和规范 / L: q# ~8 n5 s* S! Y4 J
。 2 }. P9 k' ^7 v9 X
# H/ S+ Y' a. n" s> > 法条新规 6 A9 u, n- b7 c H, L
3 B: G0 D* m- \7 ? C7 d, W第二十五条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 " a) W# o' }' s! D& s3 ]) l2 w
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 Q6 g) k* v. r4 @- k" G$ p( U4 P
7 o. |" B! s1 }. k( d
> > 出台动机
, B* L3 k9 @- Y5 u0 h2 H4 [
( X: o: T, Y" I2 p( K3 `北京律协劳动法律委员会委员马照辉表示:此前,劳动法律及一些地方法规大多规定,
: h2 \' B1 t8 q1 b( n用人单位与职工可以约定违约金。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该支付约定的违约金
. f+ N2 R8 j4 c。“新法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员工一般不承担违约金责任。” : w I) ^. C6 j1 U1 C3 h
9 v- @& P2 T' C5 b3 `( o
> > 权威解读
9 \# q1 L' S3 W
t# b' i" T4 L+ v" x7 X2 r7 p) _马照辉解释称,之所以有这个规定,目的是防止公司滥用违约金条款,事先约定高额违 , c) s% S1 R" O% W F1 P
约金来限制员工流动。新法施行后,员工可以主动离职,并无需承担违约金责任。即使 * o0 h5 ^% C7 p) g
公司自行规定违约金,法院今后也不会支持。
; w* ~/ _3 F! ]) v5 ~+ h2 Y2 N7 S0 e8 n1 s; |3 P
但新法亦对此作了2个例外规定:一是在公司支付培训费用并约定了服务期限后,员工在
- T# G/ M9 B! U0 j/ f约定的服务期内主动离职,应当赔偿违约金;二是,在违反竞业限制责任时,员工也应
0 |1 ?2 l( o0 `3 f该承担违约金责任。 - p; C+ ?" U n7 T( d# G
+ b) M; ^4 Z, Y马照辉进一步解释称,这里的培训,不是普通的、必要的培训,而是专项技术培训。因
0 N0 p0 s/ \4 k; x# {. X8 r培训产生的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公司实际支出的培训费用。此外,公司要求员工支付 * l1 c! S* Y. h
的违约金,亦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 i0 k/ |, J$ T. q) g! {% r) \' w3 w+ }
公司因竞业限制原因,约定员工需承担违约金,也应付出相应代价:在约定违约金的同
! ^, |1 \6 G) C5 M8 U8 d1 M时,必须同时约定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员工经济补偿。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