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沉垂,寒星凄寂,易水长流,北风萧萧。
急速的马蹄声划破了深夜的宁静,一辆飞驰的马车在易水边慢慢停下。
如泣如诉的水声,悲壮深沉的寒风,交织成一首催人泪下的悲歌。车上,一个披头散发的壮士,缓缓拨开了车上的帐幕,踏上了这片即将垂泪告别的大地。
一览无际的黑暗,他沉默了许久许久……
一阵寒风吹来,卷起了他长长的散发,他双目紧闭,任由故国的风安抚他久经沧桑而变得粗糙的脸,他深情地聆听着故国的水声、风声所发出的悲壮的交响,心情如大海一样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是的,堂堂燕国数百年基业,现在却落在了他那单薄的肩上,成千上万的燕民企盼的目光,正汇聚在他渺小的身躯上。他身上的匕首,正酝酿着一番轰动神州的大事,他的血气方刚将要使天下的英杰为之汗颜。他身系一个国家的安危,身负一个民族的存亡。
北风凛冽,他与冷月作伴,北望燕北,他无言,垂泪千行。谁说英雄有泪不轻弹,流泪的才是有感情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此时,他将要与风萧萧的燕国离别,将要走向那个让六国将士为之胆寒的秦国,将要将他的匕首刺入那个君王的心脏。死,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要是他的死能换来天下百姓的和平与安定,他甘愿付出。
许久,他抬头看见天边那一抹微露的晨曦划破了黑夜的长空。带着无尽的伤感,他登上了马车,伴随着令人心碎的马蹄声,逐渐消失在晨曦中……
英雄离去,但自此却有了一任易水长流、一任寒风萧萧的吟唱。自此,与一扫六国吞天下的秦帝国共存长史的,也就有了这样一位英雄。历史消灭了帝国,但总也磨灭不了的是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荆轲。
自此,在中国浩荡的历史长河中,便有了这样一个人。正因为有了他,易水从此就再也不能停下来,再也不能静下来,那沉睡了亿万年的燕北大地,开始了咆哮。易水常流,卷走了多少英雄豪杰,淹没了多少陈年往事,却永远抹不掉他的名字——荆轲。
易水等了几千年,才等到了一个让无数人魂牵梦萦,让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的壮士;才等到了一个在苦寒至极、忧愁至极的时候,心灵中仍保持着那份固有的伟大与高贵的民族英雄。风雨飘摇的秦王朝抛弃了一扫六国归一统的卓越天才嬴政,却以悲壮至极的色调造就了另一个历史角色——荆轲。
易水上回荡的交响曲,早已因他而升华成一首千古绝唱。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让天下江河为之汗颜;一句“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让天下英杰为之震撼。尽管千年以后,浩浩黄河遇上狂傲不羁的李白后,曾将他千万年积累的血气方刚喷发成磅礴的气势:“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尽管滚滚长江在遇上豪迈奔放的苏轼后,曾经将千万年沉淀的豪情气概绽放成斑斓的光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然而,这些都不能与他相提并论。翻阅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尽管我们可以看到璀璨夺目的诗歌无数,但要真正找到一首和它一样悲壮的诗却已经很难很难……
易水,因为有了荆轲,从此不再寂寞,它深深地被人们怀念。正因为有了荆轲,易水诉说的传奇与传统,才有了众若繁星、生生不息的听众。回望千年风雨,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但荆轲,他的灵魂却早已和易水交融在一起,易水长流,英雄也从此长生不息。
当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寻寻觅觅时,我们总可以沿着千年不息的澎湃涛声,探寻到那个挺立在易水边深情地遥望着燕北大地的英魂——荆轲。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