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洁营销的亲身体验所想到的-25 E6 J) L+ X4 q! I, w+ F
孔雷 优识营销管理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E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A2 s8 B1 ?$ x5 R5 {) v ? A. 宝洁营销实践的体会# Q. b* W$ P/ H# k* C3 S' e6 l7 O
宝洁为什么成功?你可以参考我写的一本书《训练销售精英》,这本书本身就代表了宝洁做事的风格。我想从最直接的方面谈起,就是宝洁员工日常工作的一些特点:7 M$ Q i: d3 V, ^+ h* o
1、最直接的生意管理和客户管理思考方法' L; C) t0 {' r
也许是西方思想的“和平演变”吧,任何宝洁营销计划的起点都是非常直接的。西方人比较直率,跟你做生意,你帮助我什么,我因此给你多少回报,清清楚楚,其它免谈。而在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讲求人情世故,讲求感情投入。我刚做宝洁的时候,非常不适应,常想“怎么能够跟客户老总这么说话呢”?怎么老外到了一个城市,甚至连经销商都不拜访,检查完零售店的表现就走呢?后来才明白,并不是没有“无理”,而是非常“实际”。那么,宝洁最想要的是什么呢?就是两点:一个是加权平均分销率,简称WTD或者铺市率,另一个就是店内生意占有率,尤指KA卖场的占有率。为了这个目标,经销商可以不喜欢宝洁过多的“无理要求”,但是你如果不协助完成,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再说,人人都同意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双方的生意,因此我们还说什么客气话呢?直接面对影响生意最大的指标,并指导各级做到,就是宝洁营销管理的最大特点。
. R$ D7 r* K3 |+ X2、宝洁的战略规划, D* l) `9 r) D4 c7 O z6 k
当国内的许多人还在津津乐道的分析“小店铺市值不值得”、“KA卖场到底进不进”的时候,宝洁已经在这两个重要渠道领域实践了多年了,而且已经稳操胜券了。不是说要盲目做生意,盲目仿效别人,应该有“战略”,寻找能够生存的投入产出方法。但是,就普遍意义来讲,对于快速流转消费品营销来说,战略的思考方向难道不是最简单的事情吗,还需要多说什么吗,不就是铺市率和店内占有率吗?宝洁把战略规划的时间都用在了具体分析上面,比如到底怎样提升铺市率?从哪级城市开始?需要什么样的促销?分销规格要多少?需要花多少钱?再比如,在KA卖场中,为了达到40%货架面积,我们应该怎样分步来做?怎样说服客户?怎样规划零售基金?怎样加快新产品研发来改善零售商利润率?等等。关于品牌管理,宝洁的战略就是要消费者站在货架前的时候,立即想起其广告,而且立即明白广告中的内容,并做出购买决定。为了这个目标,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宝洁广告那么“程式化”,甚至广告公司的艺术总监都不爱跟宝洁合作,认为宝洁“抹杀”了他们的很多“新奇思想”,做出的广告根本不是“艺术品”。同理,你也明白了宝洁为什么今年成为“央视的新标王”,可以告诉你,对于宝洁这样的全国性品牌,央视沟通的千人成本是最低的,根据KA需求和自己目前的全国铺市率,很容易计算出结论,那就是央视媒体是最合算的,就是那么简单。总之,宝洁的战略设定几乎是遵循“营销公理”,从没有把战略看成是“一剂良药”,是“寻找捷径和窍门”,但是宝洁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分析这些战略到底从什么地方开始实施。 % P+ g1 j( Q' ^: K
3、宝洁的操作规范化和领先性
( w3 r- K* q: R E$ e相比上述所说的“战略”,或者说宝洁每年的战略都不会变,其在操作层面的推进才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请问,那些关心经销商利益的厂方代表们,有谁到达经销商的区域,经销商不请客的?有哪个厂家真正花费精力和预算,帮助经销商一点一点地建立库存管理系统,加快经销商周转的同时,降低缺货率?有谁会每天带着经销商的销售代表去一家店一家店地谈货架,而不是坐在经销商的办公室里,和经销商经理大谈“未来营销的美妙前景”?那些关心自己KA卖场生意的朋友们,有谁关心过自己在卖场的过往生意数据,并认真分析过的?大家都说宝洁的牌子大,好做。如果你在宝洁,看到宝洁销售人员认真分析每张报表,认真写出针对客户的销售简报,认真排练针对客户的演说内容…你的想法就会改变。上述的描述是关于宝洁操作的规范化,至于其操作的领先性,就更加令人佩服了。现在,宝洁一手创建的“品类管理”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是这是宝洁6年前就开始做的了,从只有国外的参考经验,到自己边实践边学习,缔造了KA卖场货架占比绝对领先的神话。如果我告诉你,在整个营销界,是我在全国首先启动了“品类管理”,也是从无知到掌控,你觉得这个“神话”是不是有更深层的意思?今天,宝洁的“店内采购者研究”,“客户化促销管理”,“促销有效性分析”等等,你是把他们当做理论模型呢,还是用于实践。如果你把他们当做理论模型,到你终于明白的时候,就是宝洁已经从这些模型中获足利润的时候了。总之,宝洁的操作是从简单的道理出发,进行详细的计划,并且快速实施。是“做”,不是“谈”。还有一个例证可以,在宝洁,我几乎没有见到以文字描述为主的报告,通篇都是数据和分析。我们不要“销售形势一片大好”的描述,我们要落地的分析,比如“销售增长率为40%,未达到50%的目标,以下是从铺市率,供货服务水平和KA卖场, N( x4 }* m" ]2 N% D4 r
的货架占有率的分析结果…”。 " x* n+ H0 B8 w5 O3 C0 l6 r3 o! a
4、宝洁的人
5 W K. ~. l4 G0 E9 G人人都知道,生意是靠人做出来的,宝洁的人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充满自信,喜欢主导事务,喜欢分析数据,喜欢看到具体行动的方案;他们表达事务有着严格的格式,他们与客户谈话令人稍觉“不通情达理”;他们不谦虚,他们自我,但是他们也虚心听取你的意见,同时他们强调团队的作用…其实,宝洁的员工也是非常普通的人,他们在吃午饭时,也会抱怨公司的待遇,也会抱怨公司的战略;他们上班时间也偶尔关注股票,他们有时也会上班时睡着;他们也玩政治,老板也不是绝对的民主…但是,宝洁的人可以很快地成长为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他们熟知每个操作环节的细节,掌握着公司重要的事务,并实践着每天的“成就感”,他们是各自领域的专家。他们不是简单完成上面下达任务的执行者,他们思考所在区域的“执行策略”,他们深刻影响着每个客户。宝洁的人没有直接的生意量压力,但是公司清晰地铺市率和店内占有率战略,促使他们主动地思考比直接生意量更大的压力,那就是“如何将每家店变成宝洁的天下”?记得我在宝洁的时候,有一个规格卖不进商店,自己就睡不着,不用人催,自己想尽一切办法去卖,所以说宝洁人是不折不扣的职业经理人。有这样的团队,你准备花多少钱?
5 \( a1 `" T. T) K8 A4 h6 J7 n5、宝洁与客户的共同生意计划(JBP)9 H0 N" V6 h) L6 _1 v$ u/ {1 }
JBP-Joint Business Plan,即生产商与客户的共同生意计划体系,是集中体现宝洁对渠道掌控的地方。不像是很多报道中的“诀窍”,踏踏实实地帮助客户制定他们的实施计划,影响到客户的最高决策层,就是宝洁的“利器”。在宝洁营销管理实践中,客户完全跟着宝洁的计划走,双方共同计划针对各级零售店,到底要新覆盖多少,每层级零售店中扩大货架份额的实施步骤,双方怎样共同投入…如果是针对KA店的JBP,可以细化到全年促销规划,新品规划,根据消费者调研做出的货架建议,零售基金使用和有效性预测,以及库存和供货安排…信不信由你,很多计划就是刚毕业的学生做出来的。 ' s1 ?% f4 Y& L" m
6、宝洁的营销信息管理" m9 Q: [) k6 F4 u4 {+ v
记得在一个客户老总的办公室里发现一个标语,上书“数据和事实是决策的依据”。这句话说起来简单,要做到可不是那么容易。刚到宝洁时,还是习惯“观察型思考”,不是“分析型思考”,对很多问题的理解还是“这不是明摆着吗?”。到后来才知道,如果没有数据,决策的失误率会多大。宝洁已经建立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收集和分析渠道营销数据的系统,深入了解经销商(宝洁叫分销商)和零售终端的主要指标变化,指导下一步方案。你准备怎样做?你准备怎样“土法上马”。我的意思是,要让你的投入真正变成更大的产出,你会怎样做?* `. h- u5 C9 Q" j3 `) k1 |+ L# l
(待续) (孔雷先生简介:孔雷先生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辅修现代应用数学系双学位,同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生意管理特别班。孔雷先生毕业后加入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客户生意发展部,在宝洁中国公司和宝洁美国公司服务十年,成为中方级别最高的经理。孔雷先生于2001年开始任优识公司合伙人和总经理,为上百家知名中外客户提供咨询、培训、信息系统、品牌推广和零售创新服务,带领优识公司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营销管理顾问公
: r [0 V* M" @; L5 s- p$ A司和市场服务公司之一。)
: v2 W2 x" Y* e: L- F/ M, @2 l" s
8 ]$ V, c4 o+ F, I[ 本帖最后由 岑木 于 2008-11-4 18:1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