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进补是很多人们都会进行的事项,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属于盲目进补的阶段,可要清楚一点的是,并不是所有好东西吃进嘴里都会变为营养品的,有些禁忌如果不去遵守的话,好东西也会变成有害品的。
6 v' V0 K6 o! L9 ^+ q澳洲红酒http://www.xpfood.com! s3 j: a7 ^) \2 w l. e2 Q) O8 @
一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 u' m+ ~! }* Q
9 u% o& ^) ?( {- j4 t% n二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分为偏寒和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分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2 ^+ I* E+ |/ l4 @; F V' v& U8 F5 y8 Q# p" s
三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品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量服用维生素C,可导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T' [/ O0 d* g
& T$ a4 P3 q' g& _ s' ^7 F" l
四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 U6 i: L2 |# s- K- y9 s2 f4 U$ O6 M
五忌以药代食 不要胡乱进补。中医认为秋天是适合进补的季节,但是应该注意日常进补时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的滥补,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芹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猪肺、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 A3 ~6 E& Q( I9 U& `5 q7 s& n- \3 Z2 P l0 j6 Q$ i4 L( B; E
六忌重“进”轻“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所以,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2 p, I0 z9 |" J
8 x r! ^& Z) W- v七忌常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一种补品会影响身体内的营养平衡。
2 [+ @! B+ ?2 Q( J) Y9 l; l' A9 U9 T" E
八忌越贵越好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档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A3 @3 V; U$ T1 J
% o/ H4 J F) I# ?
九忌过度贴秋膘 肥胖者应注意减肥。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 X% t" a. O& i/ m$ t% h$ f+ c
/ ^- U* B* k- x! K
不仅在进补之中,日常的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而要针对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状况,不同的场景等作出正确的措施来,生活便利既是如此。
5 q: h" \0 D7 z/ ]( Y$ ~$ H) T _7 s; p4 F. r3 w%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