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这是发人深思的提问。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这是振聋发聩的回答。
70年前,**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文艺创作的根本问题。70年来,一代代文艺工作者,在《讲话》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创作了大批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为人民大众”,成为中国进步文艺的一个重要特征。
尽管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但《讲话》所昭示的真理不仅没有失去其光芒,反而在岁月的磨砺下,愈见其光辉。在dang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学习和重温《讲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谦卑之态面对人民。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古往今来,一切有理想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总是自觉地把自己的创作和人民大众相联系,在表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实践中获得艺术的升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