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教育PK传统教育 大学证已不如技校证
2 {+ `5 Q- R& Z+ ?+ g; t/ u' J }文章来源:济南时报 作者:未知 点击数:1039 更新时间:2006-5-12 # l$ l0 r; J( m8 Y7 ?2 K
4 Z$ o7 c5 U; q* h1 W* D& ~8 h; }4 ?- \( a! e4 m
--------------------------------------------------------------------------------) y, p) k- [! r5 i7 c2 G
+ D) ^6 o/ L% ?% C 有些人在大学苦学四年,面临毕业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的人仅在职业学校里学过一两年,就凭实际操作能力进入白领阶层。面对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到困惑,其中已经有人开始“往回走”,在上大学的同时接受职业教育,以期在毕业的时候能有个“好收成”—— / O( T. C" C6 ^% D" `/ H
) U7 O; {$ Z% r
在济南各大招聘会上,你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许多手持本科甚至研究生文凭的大学生们,因为专业所限,或者是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在找工作时屡屡败北;可是,一个没有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却经过职业教育几年,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找工作时却一路绿灯,有时甚至是一个人有几家单位在抢。 ' w3 r$ G- P6 @5 Q
' z* T ^& ]6 e+ c- ]# \
于是,不少大学生开始慨叹:大学毕业证缩水了,甚至不如技校毕业证起作用了……对传统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认识,在很多人那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u# x( G* W6 T& R4 G- F' z! P+ Q1 V9 v2 I
就业难VS人才紧缺 8 l7 i: Q$ {% n& G8 [& `
0 l2 `4 j2 p9 s2 D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面对即将到来的又一轮求职高峰,国内几位人力资源研究专家在搜狐网举行的论坛活动中,就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并预测,“65%左右的大学生一次就业率,今后可能是常态”。
. q; M6 ?# \6 A9 H4 X4 }4 g$ W9 N8 W2 @% W; \1 `5 N0 |
专家们认为,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定位正从“精英”逐渐过渡到“普通劳动者”。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标准一降再降。在某招聘会上,不少2006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表示:只要起薪每月有600元,就可以接受。而前一阶段在广东也曾出现月薪500元招聘本科生的新闻。 " }! p/ i5 v1 g: _
7 p5 T: h4 M3 Q% s* M0 f1 c 在网上,报纸上,此类新闻到处都是,让大学们非常难过。可是,许多热门岗位却是“千金难求一人才”,比如,月薪8000元招游戏策划工程师、月薪5000元招网络工程师,这些企业求贤若渴,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山东人才网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济南,如果你有两三年的工作经验,网络工程师的最低月薪也能达到4000元,高者甚至到上万元。
+ ~2 ^9 r' P0 }; X2 o& H% T7 W# Q: K6 R
同样,像职业闻臭师、速录师等新职业,同样是求才若渴,不少人看到了这种需求之后,马上行动接受培训,经过几个月简单的学习就能上岗,但拿得却是白领的薪水,让人看了着实眼热。
% l4 p( c+ J3 o9 k* s# E, J( z3 y
# s- q9 [' Y# Y) w1 l$ f# \, F7 T 面对这种情况,不少人已经开始思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的教育制度是不是需要重新审视?大学生们该如何改变目前的不利局面?
' Z; g3 ^, c# Z1 N1 X/ p' r- C+ V/ w G' q6 E2 h6 q4 d
传统教育观念“瓶颈”期待突破 7 [5 S4 T8 M! @
- o: O, }9 P' Q# u 一边是形势严峻,一边是人才匮乏;一边是600元,一边是8000元。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大的反差?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或者说,我们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困惑,一个悖论,还是一个瓶颈?
3 H. P2 x6 I4 F; s) m; M" b n; Y$ U& i
有关专家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造成的。 # B0 O9 x: a4 Q4 h& b. b
# w- _. O, f) r9 i 随着普通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每年呈几何级数增长,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了“大众教育”,但是人们的就业观念并没有相应的转变,成为造成大量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 ( u- Y$ @( ~; R: V% [# t
+ Q8 `! N# S4 ^/ }. T
职业教育本应当在人才培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仍然停滞不前,在当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重高级专门人才轻劳动技术大军、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思想。于是,大量职业教育机构不按市场规律办事,而是拼命向普通教育靠拢,导致我国职业教育仍处于落后的状态,不论是体制、规模,还是质量都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9 B6 Z* l) c, X" q0 I$ t/ @' Y
0 ^% _, |! U* D+ s. v5 G, D+ I
传统教育,是一种“计划”教育,因为其社会化程度不高,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教育部门为主制定,容易造成供需双方的脱节。培养出的人才许多时候无法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这对社会资源造成一种巨大的浪费。 5 c, c8 a3 ~" ^1 F/ R
9 h# |+ I; [% k6 \" q. ~
所以,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瓶颈”,改变重传统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思想,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 7 I" L- |$ T ^) Z
9 t9 j) D, W) q* \, v 大学生开始修炼“独门绝技”
2 [# p, i5 g N7 T1 ]4 k" R" M4 }; q3 h2 w2 h g9 Z1 r
同样是历史系毕业的学生,同样是知名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小陈的30多名同班同学没有几个找到合适的工作,但他却在今年二月份就与一家软件公司签订了就业合同,马上就要进军IT行业,成为高薪白领一族。 - a1 u1 y; C2 N5 V6 ?+ @# T2 N3 \4 B
0 k4 w& l& j8 Z$ S' h
面对记者的采访,小陈笑着说,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但却拥有其他同学没有的秘密武器:两年前,他利用业余时间到清华IT学习认证中心接受了培养软件工程师的职业教育。学成后,他又到济南一家软件企业里免费实习,积累自己的实战经验。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他深厚的文字能力对他帮助很大,许多项目策划书都是由他执笔的。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也不但学到了开发软件的经验,还培养了策划组织能力。
# o2 k6 \" q, k( s
0 ]; q+ }3 y5 d+ D: R% b: }7 H% H 三个月后,软件公司的老总对他非常感兴趣,在与他交流了一番后,马上拍板:毕业后就来公司吧,这里能给你提供发展空间。
6 r1 s; g& c/ c8 K8 u8 A- j) ~6 _6 M# `
像小陈这样,不少大学生开始修炼“独门绝技”。机械制造专业的大学生,课余时间去技校学习实际操作能力。企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接受培训锻炼自己的讲课能力,向职业讲课人方向发展。当然,目前人才需求最热的IT行业,是人们目光最集中的地方。据清华IT学习认证中心的康晓滨校长介绍,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大学生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前几年,他们主要招收到的学生是高中生和中专生,但去年以来,不少大学生加入到了这个行列,有些人甚至是大学毕业工作一两年后,又专门辞职来这里接受职业教育的。其中,已经有十几个大学本科学生,在重新学完网络工程师的课程后,进入到了软件企业工作。这些人的专业五花八门,许多文科的学生经过学习后,表现出来的潜力甚至比不少理科生还大。另外,文科生们在进入工作状态后,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组织表达能力又成了帮助他们职业发展的重磅武器,许多人不但做着软件开发工作,同时还兼着项目策划,甚至很快走上了管理岗位。
- n, L& v; i+ G2 l. L
/ q0 Q7 H8 s% n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比较热门的职业培训,都有大学生们在加盟,像注册心理咨询师、中高级策划师、配餐师、企业培训师、游戏设计工程师等职业培训,都出现了大学生的身影,其中有的人在学成之后,就通过它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 }7 A/ Y4 B- J; P/ o+ `* a8 m3 ^0 r' C7 J
专家:传统教育应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 5 c% N+ p4 m6 a
! ?" S8 Q2 u3 T 对于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这种新情况,有关教育界的专家告诉记者,大学生们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并不能从中就得出“大学无用论”的观点。职业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重要补充,对企业急需人才和不少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两者之间不应该对立起来,而应该实现有机的结合。
! y$ V, w/ D+ W& a9 U
) N. Z1 J; G$ i* i; B% ~ 比如,目前的大学生们普遍的实践能力较差,没有工作经验。大学生们如果能在平时抽时间接受职业教育,很快掌握一些工作的技能,同时能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实践,那等他们毕业的时候,既有文凭又有工作经验,这样的人才还不被企业抢着要吗?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进入工作状态之后,传统教育培养的能力才会慢慢显露出来,这又比那些单纯接受职业教育的人的发展空间大的多。
/ E* u1 [: x, m( G( ?" S' {5 I" O$ B1 G/ S" S( C" J5 I9 N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样的例子也的确不少。山东某大学的毕业生小郑学的是数学专业,由于大学几年没有经过什么实习,他在找工作时非常困难。后来,他就跑到一位师兄的软件公司打工,开始只是干些零杂活,接着开始接触项目开发,在经过公司几次简单的职业培训之后,他又下苦功认真学习,结果他的技术开始突飞猛进,很快成了软件开发的高手。回顾这几年来的职业发展道路,小郑告诉记者,大学里的学的东西离工作的确挺远,但它却对他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很大。他之所以这么快能取得较好的工作成绩,主要是因为大学数学的底子好。 7 m+ ?$ w) a! x: s5 K
4 I" h+ \6 R: I, M+ p
不少用人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非常愿意招那些职业培训出来的人,因为这些人一来就能干活,不会让企业再多付出培养成本。但是,如果大学生们也接受过职业教育,进来后马上就可以投入工作,他们肯定愿意要,因为大学生毕竟接受过正规教育,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