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0|回复: 0

张羡楠:存款1000万元未必能保障养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7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羡楠:存款1000万元未必能保障养老
* p% o( W- s$ D+ W/ s# T  + ^5 u0 x) L( U4 J# A$ Q# N& O' D
  大多数人会直观地认为3万元显然不够,而1000万又有点奢侈.很抱歉,我的看法并非如此――如果继续无度发钞,预备1000万元人民币来养老,恐怕未必够。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审视已经过去的20年,理性分析。% ~% j. \' J- G' j5 ~- m& }
  
0 y+ E9 Q6 v* }, s; a( a  首先要估计的,是一个人退休之后会存活多少年?目前中国的统计数字表明,男性55岁退休,之后大致可活到72岁;女性则50岁退休,可活到74岁,因此男女在退休后的生存年限分别是17年、24年。考虑到人均预期寿命可能进一步延长,大多数人可能会倾向于认为,为退休后的生活积攒存活25年的钱财是必要的。6 Y. t* E' E2 L) R& @. x$ L
  
0 o% U0 x9 U) Q. z  其次要观察的,是退休后要维持怎样的生活水准?如果退休后生活水平略低于退休前,那么为存活25年积累大致相当于20年的工资是必要的,这意味着退休后生活开销比之前降低约20%。: l" n% h/ x9 ?" N* J1 t
  这笔钱大致多少?那要看你哪年退休。
6 g4 W# Y* O0 }  , O6 o1 S, s4 K( r3 M
  如果你身处1987年,问一个当时准备退休的职工,他可能会认为3万元已经足够了。理由在于,1987年,居民消费水平为每年565元,其中城镇为998元,那么维持25年的消费有2.5万就足够了。同时,198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 y: p& |, X+ v! b1 B' T3 f
  均可支配收入为每年1002元,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每年为1459元,那么20年的工资大致不会超过3万元。可以断言,让一个1987年退休的职工在当年估算其养老金的数目,3万元已算奢侈,因为当时他每月工资挣不过百元,每月消费则更少。
( c# _5 B$ d* t, f/ n1 e  " }( A9 o2 x8 @1 `* s8 t& V! p
  但如果你是2007年退休,则情况完全改变。以居民消费水平而言,1987年为565元,到2007年为7031元。那么城镇居民25年的消费大约需要30万。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来看,职工平均工资在1987年为1459元,到2007年已是24932元;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987年为1002元,到2007年已是13785元,按20年工资计算大约需要27.5万元-50万元。如果对目前中国城镇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绝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积攒下接近100万元,就足以在退休后安享晚年。
) _, k" j0 j; G  U% B; E! I  6 K. {; i; H7 r1 g
  但是,理性冷漠地提醒我们:时间不是静止不前的。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居民货币收入增长以及官方的发钞节奏都没有根本改变,我们询问一个将在2027年退休的职工,他极有可能会认为,他需要一笔约为300万-500万元的积蓄,才能度过余生。更令人遗憾的是,这只是城镇人口的大致水准,类似京、沪、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预备1000万元养老也未必够。
+ W- c9 g1 W- Z/ Q5 B  
( I5 `$ m. h! h  K  千万元竟不足养老,这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这给出了中国人为什么一辈子辛劳,无法解脱的根本原因:币值不稳定。从1987-2007年间,M2和M1年均增速分别高达19.8%和17%。1990年,M2、M1和流通中现金的余额分别为1.53万亿、6950亿和2644亿,到了2007年则分别为40万亿、15.2万亿和3.1万亿,不到20年,分别增长了26、22和12倍。一个人少壮时候积攒挣下的钱,老来根本不值钱,是一生劳碌晚年难安的重要原因; {8 B5 e+ B) S# a. J

; s  P9 m' s) A8 x# 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9-26 16: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