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羡楠:存款1000万元未必能保障养老$ ~, {# K3 |/ S
0 s1 y% d# H+ r- Q
大多数人会直观地认为3万元显然不够,而1000万又有点奢侈.很抱歉,我的看法并非如此――如果继续无度发钞,预备1000万元人民币来养老,恐怕未必够。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审视已经过去的20年,理性分析。5 @% } y! f9 g/ |
( C/ W( @* z: M2 A! }5 M2 w% x
首先要估计的,是一个人退休之后会存活多少年?目前中国的统计数字表明,男性55岁退休,之后大致可活到72岁;女性则50岁退休,可活到74岁,因此男女在退休后的生存年限分别是17年、24年。考虑到人均预期寿命可能进一步延长,大多数人可能会倾向于认为,为退休后的生活积攒存活25年的钱财是必要的。; x6 D. D: a7 @# y% A/ ]* R7 B& ~
4 `: W7 n4 p9 D" G4 B 其次要观察的,是退休后要维持怎样的生活水准?如果退休后生活水平略低于退休前,那么为存活25年积累大致相当于20年的工资是必要的,这意味着退休后生活开销比之前降低约20%。
$ N; P* P$ m& t$ [5 i! f 这笔钱大致多少?那要看你哪年退休。
+ ~' y: v: D+ ?
3 g6 M( \6 V( B) a) f$ K4 ~9 u" d4 G( j 如果你身处1987年,问一个当时准备退休的职工,他可能会认为3万元已经足够了。理由在于,1987年,居民消费水平为每年565元,其中城镇为998元,那么维持25年的消费有2.5万就足够了。同时,198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
Q; r5 B' y4 V2 S8 I, m! ? 均可支配收入为每年1002元,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每年为1459元,那么20年的工资大致不会超过3万元。可以断言,让一个1987年退休的职工在当年估算其养老金的数目,3万元已算奢侈,因为当时他每月工资挣不过百元,每月消费则更少。# S/ V+ R O0 e+ j7 }
9 i9 ~$ D) P. e6 U
但如果你是2007年退休,则情况完全改变。以居民消费水平而言,1987年为565元,到2007年为7031元。那么城镇居民25年的消费大约需要30万。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来看,职工平均工资在1987年为1459元,到2007年已是24932元;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987年为1002元,到2007年已是13785元,按20年工资计算大约需要27.5万元-50万元。如果对目前中国城镇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绝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积攒下接近100万元,就足以在退休后安享晚年。
. D. k& t; A# F
9 C6 M8 r. q- ?* q 但是,理性冷漠地提醒我们:时间不是静止不前的。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居民货币收入增长以及官方的发钞节奏都没有根本改变,我们询问一个将在2027年退休的职工,他极有可能会认为,他需要一笔约为300万-500万元的积蓄,才能度过余生。更令人遗憾的是,这只是城镇人口的大致水准,类似京、沪、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预备1000万元养老也未必够。2 J3 p3 T( v) [ l, ?# i! ?' \
$ F8 `% p0 z1 r4 f4 z, o 千万元竟不足养老,这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这给出了中国人为什么一辈子辛劳,无法解脱的根本原因:币值不稳定。从1987-2007年间,M2和M1年均增速分别高达19.8%和17%。1990年,M2、M1和流通中现金的余额分别为1.53万亿、6950亿和2644亿,到了2007年则分别为40万亿、15.2万亿和3.1万亿,不到20年,分别增长了26、22和12倍。一个人少壮时候积攒挣下的钱,老来根本不值钱,是一生劳碌晚年难安的重要原因
! Z% F+ ~% t& P2 p0 S$ i* _" I) G4 }.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