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义勇为”向来是受人称赞的美德,不过,最近大陆广东省教育厅却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细则中明白表示,中小学生不准见义勇为,包括救火,抢救溺毙者以及制止暴徒等高度危险活动,都不准参加。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最新规范,教育厅明确要求学校的责任是在指导和保护学生,因此中小学校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与救火,制止正在行凶的暴徒或跳下水抢救溺毙者等高度危险活动。
广东省各级学校认为,教育厅的办法十分正确,「让小孩不要见义勇为,而是见义自为,这样是非常人道,非常正确的。」
其实广东教育厅这些最新颁布的实施细则中,大都以规范和保护学生为出发点,也因此专家认为,这是重视生命的体现,「体验了以人为本,体验了对人生命的重视,就是对未成年的保护,对生命的保护。」
●一位见义勇为孩子的尴尬命运
13岁的陆建积救下了一名2岁孩子,自己却被枯树砸成下肢截瘫。得到点滴安慰的是,陆建积事迹已在当地引起反响,当地政府和一些好心人已纷纷向这位见义勇为的孩子伸出援助之手。但“陆建积事件”再次说明为见义勇为者织就一个安全保障网刻不容缓。
昏暗、潮湿的出租屋里,陆建积父亲陆中强欲哭无泪。
500多个日日夜夜,父子俩经历着心灵与肉体疼痛的煎熬。
英雄一下子,痛苦一辈子。这是社会的悲剧。
● 在17日进行的2004全日空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跑中,据参与救护工作的人员讲,共计有13名参赛运动员途中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其中两男子猝死。一死者为北京交通大学学生。
2002年10月2日12:30,天津蓟县黄崖关长城,陕西青年王家雄给围观的群众留下历时6秒钟的生死一跃———他骑着自行车从长城一端“飞”起,又重重摔在长城的另一端,完成了他人生的“谢幕”,用他独特的方式,演绎了一曲“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悲歌。
山西晋城市陵川县开展的户外运动邀请赛上,发生了两起死亡事故,一名女队员爬绳穿越峡谷时,拴在岩石上的绳索突然脱落,女队员坠崖摔死;一名女队员则坠落潭水,溺水而亡。
媒体观点摘抄:对极限活动持支持观点的被访者提到最多的两个理由分别是“极限活动可以培养人与自然困难做斗争的精神”、“极限活动的危险是不可避免的,但经验、技术和周全的计划可以把危险减至最低”。
对极限运动持反对意见的公众提到最多的两个理由是“所有的极限活动都有其危险性,对参与者的生命安全都构成潜在的威胁”、“不一定非要用挑战极限这种方式去培养人们克服困难的精神”。
再回想起两年前在北西藏希夏邦马西峰下长眠的北大山鹰社学子,我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面对生命的价值、精神的弘扬与对自我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把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