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y' z* s! [$ v# Y) ^: T1 _
7 ]. V7 {6 P: H9 A& l* ghttp://y.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 12:58 新华网
1 z5 Q( A* B# k1 n: u0 @
- B; D9 }4 G! E( C+ `& u 近日,中小学生们都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春节假期,不过随之而来还有令他们头疼的寒假作业。于是,不少学生为了应付寒假作业,不惜花重金请人代写。而为了招揽更多的“业务”,一些优秀的枪手们也纷纷推出种种“优惠套餐”,全包一个科目收费100元,而全包所有的科目则优惠为250元。一名才上初一的小家伙居然已经开展此项业务长达半年之久,而且每月都能赚到至少200多元的薪酬。(《信息时报》1月31日)2 E- ~! z9 I( I! Y" j" C5 A
! P& o4 B1 a) a* L$ g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孩子们长大了,变得“聪明”起来,颇有些自己的主见。当大人们疲于在职场上勾心斗角,小心应对社会的纷繁复杂之际,我们的孩子也懂得如何在同伴中树立威信,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赚取金钱。当成人们为了生计小心翼翼的遵守着社会的“潜规则”之时,孩子们也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发展出了自己的“游戏规则”,变得圆滑世故起来。当我们惊讶于孩子们怎么会变得如此精明老道时,当我们开始担心起这样的孩子会面临怎样的未来时,可曾问过自己一句,究竟为什么,孩子们不再单纯?
( h7 o9 s+ i! _: a. n6 b
0 {; j( ^1 z4 j2 _1 \8 v 诚然,孩子们的行为并不都是简单的模仿成人所至,但是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烙在孩子们的脑海里,长期的耳濡目染便会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留下印记,让他们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把这些做法移植到自己的世界中。加之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对校园的侵蚀和熏染,和一些“成功”范例的深深诱惑,孩子们即便知道这样做有悖于传统的道德伦理,也愿意尝试一下“靠自己的本事挣钱花”的滋味。更令人担心的是,也许在同龄人的心目中,这样的孩子就是英雄,会得到大家的钦佩和羡慕。: p; _' T E D1 r: A, m
. y, o) t6 _4 P v2 `
所以,在我们指责孩子们的“拜金主义”之前,不要忘了有些大人、甚至是某些政府官员还在用重金雇“枪手”写年终的报告总结;在我们批评孩子们为了当上班干部、评上三好生,请客吃饭、贿赂同学之前,不要忘记谁是贪污受贿的始作俑者,是谁先教会孩子每逢佳节总要准备厚礼孝敬班主任。与其说孩子们的这些“创举”令我们吃惊诧异,忧心重重,倒不如说是孩子们模仿和改造的神速令我们担惊受怕,追悔莫及。* T @* q, v' ^- `% Y5 ]
4 I$ t* e- C5 l; R 真的,大人们对孩子们的关心太少了,更准确地说,是大人们的关心太过偏执,全都集中在孩子们考试成绩的分数上,忽视了正在成长期的孩子们还需更多的精神关怀,忽视了社会和家庭氛围对孩子们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教书育人的关键并是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做人,而这一切的前提应当是大人们首先要以身作则,最起码也要在孩子们的眼中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4 k, g, b$ g+ S2 X2 _! z( E
. w* r' J# G/ K i" ? 请不要追问,孩子们何时变得不再单纯。如果他们已经不再那么单纯,当务之急就是要努力还给孩子们一片纯洁的天空,争取早日让天真善良重新驻进孩子们的心里。 (作者/苏婧)
* z0 v6 @; V" L( T0 e6 I. Y( i" U1 j4 J$ l$ z( Z: C1 ?7 Q1 i
(编辑:小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