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1|回复: 7

[转帖]日教科书再次歪曲侵华史 指中日历次战争责任都在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5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转自 新加坡 联合早报 05.3.25


日教科书再次歪曲侵华史
2005-03-24 5.05 PM


  (综合讯)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送审的《新历史教科书》大肆美化日本侵略战争,指中日历次战争责任都在中国。

  新华网称,日本四年一度的教科书审定时间快到,在四月上旬教科书审定结果公布前,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送审的《新历史教科书》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根据这次曝光的送审本内容,新版的内容充满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家族国家观、亚洲支配观、对他国优越感和本国中心史观,同时隐瞒加害事实、充满了受害者意识,大肆宣扬侵略有理,侵略有功,使用大东亚战争的说法,肯定日本发动战争是自存自卫的战争,并且歌颂日本国民积极投身战争的献身精神

  教科书内容曝光后,韩国已经掀起了批判浪潮。至于送审本为何曝光,有一种说法是编撰会故意泄漏出来的,因为送审教科书泄漏是史无前例的,将引发舆论的强烈反应,反而会扩大编撰会在社会上的影响,从而达到推广自己教科书的目的。而编撰会和一些右翼媒体则指责左翼人士和民间进步团体泄漏了样本,是为了阻止该教科书获得审定通过。

  关于与中国之间的历次战争,教科书的描述俨然是由于中国的责任。其中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2001年版教科书不提日本首先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而用暧昧的日清两军发生冲突,日清战争开始了。这次送审本则进一步歪曲事实: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关于“二十一条”,2001年版将该事件叙述为日本让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带有强迫的含义,同时指出:英国和美国提出了抗议,二十一条要求分为五款,第五款是希望条款,被作为秘密。第五款要求接受日本人作为政治、财政和军事顾问以及大量购买日本制武器。这虽然是希望条款,也是将中国作为半殖民地的做法,是轻视中国的民族主义的行动。但这次送审本却用了要求,删掉了强迫性含义和英美抗议的内容,而且还歪曲宣称:“中国方面期待列强的介入,向国内外泄漏了极为机密的谈判内容,而且在5大条款中,将并非正式要求的事项也列入,制造了‘二十一条要求’的名称,中国国内的反日舆论开始高涨。”

  关于九一八事变,2001年版说:“关东军炸死满洲军阀张作霖后,希望加强对满洲的控制,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的事态。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在这种情况下,石原莞尔等一部分关东军军官制定了通过军事占领整个满洲解决问题的计划。”此次送审本则变成了:“随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和迫害日本学童的事件。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

  在《日中战争》一章中,新送审本比2001年版增加了《西安事变》一节,着重指出:“共产党获得了喘息,共产党员潜入国民党内部,大肆推进将日本引入战争的破坏和挑衅活动。”也就是说,新送审本称中日战争是共产党阴谋挑唆起来的。关于卢沟桥事变2001年版教科书说:“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但是新送审本这样叙述:“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早报网》

 楼主| 发表于 2005-3-25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变本加厉...  

最近安南的讲话让日本野心更加膨胀   

虽然日本的学校可以自己选择不用版本的教科书

当前日本的整个氛围  将使 日本变成一个更危险的国家

[ Last edited by Man_H on 2005-3-25 at 12:20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5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灭了小日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5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卢沟桥事变

日本教科书:

2001年版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

2005新送审本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中国教科书

初中版

  1937年7月7日晚,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荷枪实弹,在卢沟桥以北1公里的龙王庙一带,举行所谓军事演习,蓄意挑衅。23时左右,忽有枪声数响发于宛平城(今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镇)东,城内守军即严密注意。24时,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大佐向北平市政府提出交涉,诡称日军在“演习”中,仿佛听到宛平城内发出枪声,在纷乱中失落日兵一名,日军今夜要进城搜查,并声称“要以武力保卫前进”,遭到北平当局严词拒绝。双方派出代表由北平市前往宛平城调查。当双方代表正在宛平城内会商调查之际,日军向城内开枪开炮。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110旅旅长何基沣、129团团长吉星文,亲赴前线指挥作战。广大官兵英勇杀敌,打退日军数次进攻,击毙日军大队长一木清直。

  日本侵略者遭到中国军队打击后,迫于兵力不足,以“和谈”为缓兵之计,加紧向华北调集兵力。国民政府企图对日本妥协,幻想以地方事件和平解决。到7月16日,日军调到华北的部队已达5个师团,总数在10万人以上。25日,日军已完成了对平津的包围态势,进攻廊坊、广安门等处,切断平津铁路交通线。27日,日军向通县、团河进攻。中国守军奋起应战,但在日军优势炮火的轰击下,伤亡惨重,节节失利。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指挥作战中壮烈殉国。29日,北平沦陷。日军同时对天津发了进攻,经过激战,30日,天津失守。


[ Last edited by 灰鸦 on 2005-3-25 at 13:1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5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旧版(《中国近代现代史》)




高中新版 (《历史》必修1 )



[ Last edited by 灰鸦 on 2005-3-25 at 13:1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6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是个很变态的民族,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要警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6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觉得日本的民众好可怜 逃避历史 被政府误道而不知历史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6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欺骗了自己……是欺骗不了全世界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4 06: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