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36|回复: 5

政治学家:中日关系跌至谷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12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州昨天爆发万人反日示威,示威群众与武警发生冲突。(法新社)

政治学家:中日关系跌至谷底

--------------------------------------------------------------------------------

  (北京法新电)亚洲双强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已经跌到几十年来最糟糕的地步。好些政治学者指出,两国煽动民族情绪,来安抚国内的民众,却使得双方的历史和领土争执加剧。

  中国政府近日允许几个大城市的民众发动反日大示威,抗议日本歪曲和篡改历史,否定二战罪行、淡化侵略历史,使得两国关系更为紧张。

  北京人民大学国际关系专家时殷弘教授说:“自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这是两国关系最糟糕的时期。”

  他说:“紧张关系如果没处理好,就可能演变成对抗。在这之前,人们常说,东亚只有两个危险地带,一个是台湾海峡,另一个是朝鲜半岛;现在,日本和中国也变成是火源。”

  政治学者指出,中日摩擦的一个根源是两国民族情绪高涨;另外一个原因是两国政治局势的转变,促使两国政府越来越热衷于利用反日或者反中情绪。

  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郑宇硕说:“中日之间其实没有出现新的重大问题,现在引发争执的都是老问题。”

  他说:“不幸的是,中日领袖都要摆出强硬姿态,来处理两国问题,以讨好国内民众。”

  最近几个月,北京和东京不断为日本批准新历史教科书而起摩擦,中国政府指责日本的这些教科书,隐瞒了日军屠杀中国民众的史实,但是,日本当局辩说采用这类教科书的日本学校并不多。

  去年12月,日本首次在《防卫大纲》中把中国列为潜在威胁;不久前,日本又认为台湾问题是东亚一大隐忧,这激怒了一向认为台湾问题是内政的中国。

  最近几个月,中国和日本也频频要求对方,停止在主权存有争议的东海勘探石油和天然气。

  近日来,日本也努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据政治分析员的观察,中国会尝试阻止,不让日本得偿所愿。

  最近几年,中日关系原本已经转冷,两国领袖没有互相访问。由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肯停止到靖国神社参拜,中国也就不愿意邀请他到北京访问。

  时殷弘说,过去几十年,当中日之间出现纠纷,一般上总是日本主动妥协;但是,近年来,日本似乎已改变这个态度。

  郑宇硕说:“日本自民党现在必须同右倾政党竞争,所以,它也必须向右靠。”

  “日本国内经济问题也迫使小泉政府采取强硬立场处理对外关系问题。”

  比如,在一些日本人指责中国利用日本给于的发展援助金展开东海探油活动后,日本政府决定削减这类援助金,同时签发准证,让日本公司到同个海域探油。

  中国新一代领袖也想让国内民众明白,新领导对日态度同江xx时代不一样,新领导对待日本会比较强硬,不像上一任给人较为软弱的印象。

中日贸易增长中

  不过,摩擦归摩擦,中日的贸易依旧在增长中。去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

  受访政治学者都认为,中国和日本在处理纠纷时,应该以不同的政策,解决不同的问题,别把它们全都同民族情绪绑在一起,以免双边关系遭受严重伤害。

[ Last edited by 灰鸦 on 2005-4-12 at 01:53 ]
 楼主| 发表于 2005-4-12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a blames Japan for tensions
Monday, April 11, 2005 Posted: 9:04 AM

BEIJING, China (CNN)  China says Japan is responsible for escalating tensions between the two former rivals after a weekend where tens of thousands of angry Chinese took to the street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12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报:示威料对中日经贸影响不大

  (2005-04-11)

  (联合早报网讯)根据香港《明报》今天对中国多名经济分析员查询时均认为,示威事件只是宣泄民众情绪,由於中日当前的经贸关系非常密切,长远而言,示威事件不会对中日经贸构成太大影响。

  对於近期中国民众自发的「反日」行动是否影响到两国贸易问题,副商务部长安民对明报表示,「贸易从目前来看还没影响」,不过,「如果日本政府继续如此右倾,态度恶劣,未来难免会有影响」。

  报道引述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所研究员张曙光指出,2004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近1680亿美元,继欧盟、美国之後,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对日本而言,中国更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日贸易额约占中国贸易总额的14.5%,日本又继续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进口国。上述数据处处显示,中日经济互相依存度很大,不会轻易因今次反日示威而改变当前贸易关系,因为此举对中日双方都没有好处。

  资料显示,2004年中日接近1680亿美元贸易总额中,中国对日本出口占735亿美元,日本从中国进口达943.6亿美元,中方出现贸易逆差达208.6亿美元。他续称,目前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商品以零部件为主,如液晶显示器、半导体等,整套商品进口量并不大,所以万一有任何变化,中国所受的影响,将低於对日本经济所造成的冲击。

  商务部国内贸易研究员李永江指出,中国各大城市近期反日示威旨在宣泄民众情绪,并不会因而对中日经贸发展构成影响。他又称,近年尽管中日贸易数字每年均有一定的增长,但随?中国实行贸易多源化的发展策略,日本占中国贸易总额的比重在逐年下降,由90年代的第一大伙伴,持续下滑至第三大,而且随?东盟正在迎头赶上,将成为下一个取代日本贸易地位的威胁者,所以日本的贸易角色正逐渐走下坡,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占据重要角色。

  除贸易外,资料显示,日本在04年度将向中国提供约达8亿美元的政府贷款,较上一年度减少了11%,令市场担心反日示威令贷款亦受影响,但张曙光强调,中国现在并不缺钱,所以政府贷款并不构成担心的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2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句说的好

咱现在不缺钱

你Y就别弄那几个小破钱吓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2 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2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新一代领袖也想让国内民众明白,新领导对日态度同江xx时代不一样,新领导对待日本会比较强硬,不像上一任给人较为软弱的印象。


军事上暗的就有,政治上明的不见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5 01: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