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对日强硬要什么?
● 孙伟炜(北京通讯)
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上周三在东京说,北京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即使首相小泉纯一郎停止参拜靖国神社,也无法让中国回心转意,在日本进入安理会的问题上由反对转为支持。
事后我就这个问题询问了一名熟悉中国官方立场的人士,他反问我:“中国为什么要反对?”可惜他后来没有再讲下去,大概是因为担心言多有失。
中国为什么要反对日本“入常”?中国真的反对日本“入常”吗?表面上看,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很清楚,否则中国官方上个月也不会允许——至少是默许——数以万计的示威者在各大城市举办反日游行,中国副总理吴仪昨天也不会以“国内有公务处理”为借口,临时取消她和小泉的会谈。
不过深一层分析,事实或许不这么简单,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对中国损失不大,相反的,中国为此事结怨于日本,负面的影响可能会是难以估量的。
首先,按照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的两个改革方案,无论是“六加三”还是“八加二”,新的常任理事国都没有否决权,这也意味着中国在安理会的地位不会因为日本的加入而受到威胁,亚洲仍然只有一个国家在联合国拥有否决权,那就是中国。
其次,日本一天被排除在安理会之外,它就需要美国在安理会中为其代言。也就是说,中国如果带头反对日本进入安理会,等于把美国和日本这两个最强大的对手团结起来围堵自己。只有意气用事的人才会这么做。
看不出中国意气用事
从中国领导人这段时间来在中日问题上的谈话和作为来看,我们找不到他们意气用事的证据(如果我们把中国官方和一些民众的作为区分开来的话)。中国外长李肇星上个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向数千名党政军干部作报告时就提到,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妥善处理好中日关系的重要性”。
用浅白一点的话讲,李肇星在这个内部会议上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中国高层不希望把中日关系搞坏,因为中国现阶段付不起这个代价。
再进一步看,中国的战略目标其实一直非常清楚:要借日本希望进入安理会的机会,给日本施加压力,解决中日关系之间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历史问题(其实还有台湾问题),为未来把日本争取到自己这一边创造条件。
换言之,中国领导层实际上不反对支持日本进入安理会,只是他们也不会无条件地支持日本。他们希望通过摆出强硬姿态来表明,在进入安理会的道路上,日本必须对历史问题先让步,才能过中国这一关。
为什么历史问题这样重要?因为中国共产党是靠爱国主义、反外国侵略尤其是反日本侵略起家的。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选举,但中国领导层一样面对强大的民意压力,历史问题不解决,中国就不可能对日本作出任何让步,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让步。
如果说中日关系搞坏了不利中国的崛起,何尝又有利日本的崛起?长期以来,日本在国际舞台上一直是“经济一流,政治二流”,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日本的邻国从来就不认为它在二战问题上已诚心忏悔了。
是的,日本政府已作了多次的公开道歉,但如果今天道歉了,明天又发表“参拜靖国神社没有不妥”的言论,谁又能相信道歉者的诚意?吴仪不见小泉,原因恐怕就出在这里。
日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日本当然可以怀疑中国死抱着历史问题不放是别有居心,但小泉如果和阿南惟茂想法一样,何不宣布停止参拜靖国神社,或设法把安放在靖国神社的14名甲级战犯的灵位迁出,抢占道德高地,看中国到时还能找出什么借口反对日本进入安理会?
日本至今还不能这么做,恰恰说明它要争取与自己经济地位相符合的政治影响力,最大的敌人不是中国或其他国家,而是自己。二战以后,日本其实已成为稳定区域的一股重要力量,如果它不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理直气壮地阻碍它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大的角色。
这是日本的悲哀,也是东亚的悲哀。经济上,这个区域正在崛起,但政治上,我们仍活在半个世纪前。朝鲜半岛和台海两岸的问题就不用说了,日本和中国这两个区域最重要的国家也继续像冷战时期那样对立着。历史的幽灵依然在我们身边徘徊,套用总理李显龙的话,我们在应该携手向前走的时刻却被过去的历史捆住。
不消说,这对谁都是没有好处的。
《联合早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