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8|回复: 4

5千军民激战16小时赢得西江大堤保卫战胜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7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更新时间:2005年6月27日 8:21)




    “房子出现裂缝,江里的水倒灌过来了!”昨日(26日)凌晨1时40分,肇庆市鼎湖区三防指挥部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一位工作人员着急地向值班人员报告称,沙浦围典水排灌站堤段出现部分渗漏,江水倒灌,“泵塘里好像滚开水一样”。

  事发地鼎湖区沙浦镇位于西江边缘,一面环山,与鼎湖区隔江相望,出现险情的排灌站与西江仅一堤之隔。全镇近3万人,农田4.74万亩。一旦发生危险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情况紧急,险情报告迅速上报。

  据该站工作人员介绍,10多分钟前,沙浦围典水排灌站在排涝过程中,出现房屋倾斜,墙体开裂,工作人员随即断电关闸,由于担心关闸过猛导致房屋倒塌,便采取分步关闭闸门的方法。由于压力减少,靠近河岸的闸门受江水顶压,还没有完全复位,汹涌的江水便强劲涌入倒灌,致使压力涵洞喷水。

  接报后,肇庆市三防指挥部立即组织值班的水利专家前往出险地点查看原因,同时马上组织抢险人员快速奔赴现场。凌晨2时,在西江大堤附近待命的500名抗洪抢险队员便乘船赶赴现场,开始用沙包向管涌的部位进行堵填。此时,几千只沙包扔进泵塘里根本看不到影子。据介绍。发生事故的闸门位于水面下方5—6米处,闸门有3.5米宽,险情发生时,门有一半被冲开。

  4时30分,现场险情不断扩大,浑浊的江水从西江大堤背侧的石缝中喷涌而出,短短几分钟喷口骤升到四五十个,排灌站里外成了一片汪洋。险情就是命令,在大堤东岸驻扎的武警先期救援官兵200多人开始乘船渡过西江赶往出事地点。肇庆市委书记林雄、市长杨浩明等人一边赶往出险地点,一边紧急调度武警和鼎湖区预备役官兵、技术抢险人员火速救援。当夜,在云浮察看灾情的省委副书记欧广源闻讯后马不停蹄赶赴现场,亲自指挥抢险工作。

  早晨6时,排灌站楼房已经出现2厘米左右裂缝。现场指挥的省水利厅专家根据现场险情采取三大措施抢险,一是堤内泵塘作围堰,提高水冲水位。二是对泵塘发生沙喷地方,实施沙石压渗。三是外江压力涵管窦门抛石封堵,加土工布防渗,再加填土封堵。来自佛山防汛抢险潜水队的10名蛙人不时下水打探水下的情况,为广大抗洪指战员提供最新信息。堤围上,大卡车将一车车沙石填入险情处,推土机再将沙石推平压实。但是渗漏依然没有完全得到控制。

  “都快扔下了3万个沙包,水流丝毫没有减弱。”执行抢险任务的武警官兵告诉记者,由于险情来势迅猛,战士们只能来回跑步扛沙包填管涌。当时,由于西江水位与内河水位落差高达8米左右,江水倒灌严重,抢险官兵用沙包在管涌前6米左右垒起一道围墙,再向里面扔沙包。由于水势迅猛,年轻的战士们用沙包同上涨江水赛跑。沙包垒起6米,足足用了6万多个沙包。9时15分,参战的抢险人员已经迅速增加到3000多人。此时,水势仍然不见丝毫减弱。

  “必须把闸门牢牢封死。”11时20分,省委副书记欧广源果断决定,调集优势兵力集中填堵西江里的排水管。将钢门窗垂直插进江水,铺上棉胎,放上沙包压住,随后是成车成车的粘土被推进西江水中。10多扇钢门窗和近百条棉胎、近5万个沙包、1万多立方的土被塞进了西江。到13时,肇庆市已调动1200名武警官兵和3000多名干部群众赶赴现场抢险,省抢险机动小组着手实施封堵方案。20吨大米、5万个沙袋及脚手架、土工布、纤维布等一批物资已运到现场。经全力抢险,险情得到控制。到14时左右,西江大堤,被沿堤垒出一块100多平方米的“小岛”。水势慢慢减弱,浑浊的江水逐渐清了起来。

  从16时起,现场指挥人员把抢救堤段作业点由1个增加到2个,在机械化作业的配合下,经过5000多名武警官兵和当地干群集中填土封堵,涵洞口被封闭。

  17时05分,现场指挥部宣布,险情已经排除。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于 2005-6-27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场面我曾经经历过,就是98年长江边,滔天巨浪,立刻就能把人卷走。
祝福那些受灾的人们,快点重新开始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ok~开始讴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9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鼎湖离我家只有40公里,上次老爸说他们已经取消了假期去防洪,不知道老爸老妈有没有去抢险……
哎,这天气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9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8-15 07: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