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念自己
(歌词)
阿朵
专辑《盛开》
手心被你抚摸过,
肩膀被你抱过,
头发被你慢慢梳过
日记里这样写着
那只为你点的歌
好久没唱过了
那些年爱得那么蹉跎
想想也是一种生活
我想念的其实是我多爱你
其实是我不顾一切的勇气
其实是我愿意牺牲的年纪
这些都和你没关系
你的信已发黄了
慢慢被撕掉了
你的影子渐渐淡了
日记里这样写着
那些心痛的夜晚
好久没来过了
那些约定的时间已过
想想也是一种结果
我想念的其实是我多爱你
其实是我不顾一切的勇气
其实是我愿意牺牲的年纪
这些都和你没关系
我想念的其实是我的日记
是你喜欢的那件白衣外衣
是我在路灯下等待的自己
这些都和你没关系
如果唱歌的人换了是你,
如果这城市能丢失了记忆
如果从此没人在清晨在黄昏在风里在雨里
挣扎着别离
我想念的其实是 是我爱你
------------------------------------
喜欢阿朵,是在某个时期一边自修一边听着Music Radio的歌曲开始。
它唱的是一个爱过一个男生而后分手了却又会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的女生的想法。
本来,这些事情都是因为一个男生而起的。但那女生却不愿意承认。而认为那是因为自己的付出,因为自己的感情的寄托所产生的。这对于那个男生没有多大关系。
这个我是赞同的。相信一些人也会这样认为。
那个人也许是A,也许是B,但这都与自己的想念无多大关系。那只是自己的一种感觉,一种付出的感觉。这已经足够了。
那个人就算是某某星、某某王,但,于己何关?
你的美丽,我的凝视。我们不在乎那个人在别人眼里看着是怎么样的,这不重要。能吸引我的目光的,能让我凝视的,那就是美丽的。不需要太多的承认,更不需要什么社会效应。这些不重要,特别是对爱情,这种个体差异性最大的现象。
同样,另外的一些东西也是这样的。象我们的思念、我们所在乎的东西,无疑也是这样的。这其实是一种自恋。一种以前被认为是,只为自己的,小资情调。
小资情调好不好?这个在现代社会应该不那么重要,在现在,应该把这个叫做是知识分子的情调。更准确点也许可以叫做是发现了人之后,又发现了自己的一种很正常的感受,一种情感。
不需要讨论太多关于这个的定位,不过,现在干脆就叫这是自恋就行了。
阿朵的《想念自己》唱的就是这种自恋。
“我想念的其实是我多爱你
其实是我不顾一切的勇气
其实是我愿意牺牲的年纪
这些都和你没关系”
……
我想念的其实是我的日记
是你喜欢的那件白衣外衣
是我在路灯下等待的自己
这些都和你没关系”
这就是一种自恋,只是自己的“爱你”,使自己去记起那些过往的点滴,只是那些点滴有自己的某种情感在那里,从而使自己对那些点滴有了一些感情,一些欣赏。孤芳自赏也罢,自伤自怜也罢,反正就是那回事,就是让自己觉得值得在睡不着的夜晚,在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的时候,想一想,回忆一下。
是否有人和自己在一起、是否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甚至是痴呆,这些都无关紧要。这就是自恋了。
……
最能体现《想念自己》的一句话,就是歌曲的最后一句“我想念的其实是 是我爱你”
还有,就是,与阿朵在同一个层次,甚至比阿朵更好的,就算只考虑女歌手,在这个社会里不少。如F.I.R、S.H.E.、Jolin、张柏芝等等(本人对流行动态不太清楚,只能列举上述几位。而且不想列举老牌的那英、毛阿敏等。)但F.I.R的《我们的爱》、《Lydia》,S.H.E的《Super star》、《波斯猫》等也是喜欢的。
但我没有去理过她们的吧,或者其它的,因为阿朵曾经让我感觉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已经足够了,足够让一个因为买不起而从来没有买过正版碟的人特地跑到广州购书中心去买正版的《盛开》了。这也是一种自恋吧。人能为自己活也许已经很幸福了。
呵呵……不需要有太多的逻辑。因为这是一个自恋的人在解释自恋,在解读一首关于自恋的歌曲。
附记:
本来,想写更多的关于一下阿朵的整张《盛开》的,但那张正版的歌词还在学校,没有带回家里,于是,只能说一下这个最熟悉的《想念自己》了。
========================
原载于http://post.baidu.com/f?kz=9916460 2005-02-14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