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5|回复: 2

全国首宗盗卖QQ号码案在深圳一审宣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6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首宗盗卖QQ号码案在深圳一审宣判


www.XINHUANET.com  2006年01月15日 16:59:37  来源:新华网

【字号:大 中 小】 【背景色         】 【留言】 【评论】

    新华网广州1月15日电(甘雪明) 深圳市南山区法院日前对全国首宗盗卖QQ号码案作出一审宣判,以侵犯通信自由罪分别判处曾智峰、杨医男两名被告人拘役6个月,并追缴两名被告违法所得61650元,上缴国库。

   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曾智峰于2004年5月31日受聘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后被安排到公司安全中心负责系统监控工作。2005年3月初,被告人曾智峰通过购买QQ号在淘宝网上与被告人杨医男互相认识,两被告人遂合谋通过窃取他人QQ号出售获利。2005年3月至7月间,由被告人杨医男将随机选定的他人的QQ号,通过互联网发给被告人曾智峰。并无查询QQ用户密码保护资料权限的曾智峰私下破解密码,进入公司的计算机后台系统,然后将查询到的资料发回给杨医男,由杨医男将QQ号密码保护问题答案破解,并将QQ号的原密码更改后将QQ号出售给他人,造成QQ用户无法使用原注册的QQ号。经查,二被告人共计修改密码并卖出QQ号约130个,获利61650元,其中,被告人曾智峰分得39100元,被告人杨医男分得22550元。

   法院认为,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财物”的内涵和外延均有明确的界定,但尚未明文将QQ号码等网络账号纳入刑法保护的财产之列。

   公诉机关指控中的QQ号码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财产保护对象,公诉机关指控两被告人犯侵犯财产罪的法律依据不充分。本案中,两被告人篡改了130多个QQ号码密码,使原注册的QQ用户无法使用本人的QQ号与他人联系,造成侵犯他人通信自由的后果,其行为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且系共同犯罪。两被告人在庭审中均承认自己的行为错误,有一定的悔过表现。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完)

发表于 2006-1-16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 JUDY的号就是这样没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追缴回的钱要上缴国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9 18: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