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2-12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日关系恶化达到建交以来的最高峰,暂时也还看不到好转的迹象。这种恶化是由小泉纯一郎连续五年参拜靖国神社的挑衅行为引起的。日本右翼政客凭直觉来处理国际政治问题,他们以为越遭到中国反对,就越能激发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而中国最后也不得不接受既成事实,吞下这枚苦果,使参拜靖国神社正当化。小泉纯一郎以日美同盟作后盾,一反历届政府的低姿态,把中韩等国的抗议当耳旁风。小泉还说:“日美关系越好,就能够建立起同中国、韩国以及亚洲各国乃至世界各国的良好关系。”看到美国对中国的意图有疑虑,它就抢先出手,充当“遏制中国”的急先锋,处处跟中国较劲,你到西伯利亚他追到西伯利亚,你到印度他追到印度,你去拉美他追到拉美,你去非洲他追到非洲,步步紧跟,全场紧盯,不顾一点脸面。到处搅局,以讨美国欢心。它对历史上欠下的血债不仅毫无悔恨之意,连“侵略”“殖民”都不认账了。还公然表示要介入台海冲突,给台独造势。当年日本要摆脱“恶邻”,“脱亚入欧”,现在它却成了所有邻国最大的“恶邻”,和中韩俄都发生了领土纠纷。事实证明,日美同盟不是改善而是恶化了和各国的关系。美国主流报纸开始批评日本右翼历史观和军国主义倾向就是证明。
日本右翼的挑衅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新仇旧恨,但中国知识界的表现却出奇的冷静。有的说,日美有共同的价值观,日美同盟是牢不可破的,有的说日美同盟是不散的筵席;有的主张联日抗美,有的主张对日本搞一点绥靖政策,支持日本对俄领土要求,鼓励它北上,减轻它对中国的敌意。这种想法未免太天真了,日本的既定国策是南下,控制台湾,解除对它生命线的威胁。即使讨好它,它也不会罢手的。
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不能见树不见林,只着眼于台海一隅。必须看到日美同盟有防堵中俄的一面,也是抑制日本的一面,在某种意义上说,把日本捆绑在美国战车上,正是抑制日本的一种手段,也更具有战略价值。“台独”的后台是日本,台海如果爆发战争,最有可能直接介入的将是日本,美国力促日本修改宪法,为重新武装提供依据,就是为日本出兵参战铺路。美日军事一体化,在联手对付中国的布局下,美国似乎留了一手,就是尽力避免和中国正面交战。日本不过是美国手中一粒石子,占不到多大便宜。那么,这场筵席还是不散的好,散了,就是放虎归山,日本可真的熬到头了。
我不认为日本和美国有什么共同的价值观。表面上看,日本是个民主国家,骨子里却是“皇国史观”。它搞的是“日学为体,西学为用”,自由民主人权是手段,不是目的。它在世界哪个地方推进过民主,在什么时候维护过谁的人权﹖它最有名的尊称是“经济动物”。皇国史观是日本的核心价值,也是它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精神支柱和理论根据。驱逐英美,解放亚洲,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共存共荣,王道乐土。森喜朗公开宣扬过:“日本是以天皇为中心的神的国家。为此,神道政治联盟已经活动了30年。”小泉纯一郎是森喜朗的徒弟。
英国《金融时报》有篇文章,要求“华盛顿应敦促日本像德国那样在国内开展历史教育运动,敦促日本政府公开面对其过去,华盛顿就可能使自己站在亚洲历史问题的正确一方,从而提高在该地区的道义声音和软实力。”如继续保持沉默,其他国家就会认为美国是和日本串通一气,跟中国对抗,使亚欧很多国家在跟谁站在一边的问题上处境尴尬。这个意见应该说是很客观、很公正的。但日本右翼不会理解绅士的善意。日本脱亚入欧什么都学到了,就是没学到贵族风度、宽容精神。日本西方化,是强化了军国主义。德国是个思辨的民族,思辨是为追求真理;日本是个崇武的民族,崇武必然迷信实力,直到自我毁灭,也不接受教训。
别以为日美同盟是天长地久的,其实只是同床异梦。日本政客在伊战期间外交上确实得了分,一是趁欧盟和美国拉开距离之机,挤了进去,实现了向海外派兵的宿愿;二是在中美之间打进一个楔子,阻止中美接近。两个举动都提高了自己的身价。而美国近年确也感到有点孤独,需要这么一个会来事的小伙计,给它撑撑门面。但日本想的是利用中美冲突,坐收渔利;美国想的却是让日本出头牵制中国,坐山观虎斗。各打各的如意算盘。
中国亲日派主张联日抗美,那是对自己实力估计太高了,而日本右翼根本就没把中国放在眼里,即使中国想和它平起平坐,他们也会认为有失自己的身份。这有历史的原因。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付出的代价是14?1,日军死亡140万(两颗原子弹杀伤的十几万人不包括在内),美军牺牲10万;在中国战场代价是l?13,日本伤亡(包括平民)246万,中国伤亡3200万。所以日本只承认败在美国手里,不承认败在中国手里。在日本右翼眼里,中国乃是手下败将。美国才是劲敌,赶超对象。真正要向美国挑战的是日本,虽然目前“潜伏爪牙”有点难受。他们所以拼命宣扬“中国威胁论”,无非是吓唬美国人:中国的崛起,就是美国的衰落。诱使美国为它火中取栗。日本政客年年参拜靖国神社,纪念广岛被炸,就有“卧薪尝胆”的意义。靖国神社供奉的头号战犯东条英机,正是偷袭珍珠港的罪魁祸首。日本军国主义者忘恩负义,把中国“以德报怨”、“放弃战争赔偿”的善意当做软弱无能的表现。但它又时刻不忘报仇雪耻:报两弹之仇,雪战败之耻。他们反对太平洋战争历史观,说这是成王败寇历史观,要为侵略元凶翻案,把被处死的战犯当做为国捐躯的英雄。这分明是同美国叫板,但美国默不作声,它在日本驻有重兵,不怕日本政客瞎折腾。更不会多管闲事,充当和事佬,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日本在亚洲被边缘化,重要性下降,当不了龙头,甚至连蛇头也当不成,才最符合美国的利益。东南亚国家二战后获得独立,摆脱了西方殖民统治,当年和日本合作的权势集团没有遭到清算,还继续执政,和日本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而日本敌视中国的政策,又使他们处于两难之境,无论支持哪一方,都是对另一方的冒犯。日本越美化自己就会越孤立,不可能找到朋友。
日本的政策和国家目标是自相矛盾的,它要称霸,就不能依附美国;它要和美国结盟,就不能独立自主。日本搭美国便车获了利,现在可能发现它不好下车。日本靠“傍大佬”成了经济强国,却成不了政治大国。它要做世界的一极,说话跟美国一样有分量,就必须摆脱美国的控制,不摆脱美国控制,它就只算个二流国家,永远别想出头。
日本正在拼命提高自己的软实力,推广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我看即使世界上每个人每餐都吃寿司、生鱼片,日本也领导不了世界,因为软实力是指吸引他人效法跟进的道义力量体系,世界上有几个人认同它的皇国史观﹖
美日同盟是美国说了算,不是日本说了算。只要美国摁着不撒手,小泥鳅翻不起大浪来。美日都怕对方和中国联手,因此,一项富有远见的政策,不是什么联日抗美,而是理顺中美关系,将中美合作置于中日友好之上。改善中美关系重于改善中日关系。当前改善中日关系已无余地,改善中美关系还有广阔空间。不是把美国挤出传统的活动区域,而是中国进入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美国战略重点逐步向中国倾斜,能使中美两国真正成为“利害共担者”,也才有可能迫使日本恢复理性,抑制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对于中国来说,应当平静看待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民族主义者认为这是甘心“做小”,会不服气;当第三世界龙头老大,又会引得美国胡思乱想,何必做这些无用功呢?中国没有力量改变美国的政策,但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就是不在世界上搞合纵连横、划分势力范围那一套。不站在矛盾的任何一方,和另一方对抗,而是站在矛盾之上,寻求利益共同点,通过对话、协商,达成妥协。中国没有超级大国的硬实力,但有超级大国的软实力,这就是大家风度,就是中国学者提出的道德银律和道德金律,以此作为行事准则,就能取得国际社会的信任。银律出自孔夫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金律来自马克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折冲樽俎,排难解纷,利益共享,由此建立起互信互助互利关系,引领中国进入世界文明主流,完成中国的转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