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喜欢用笔写在纸上,一个一个独特的字在我可爱的笔的挥动下,由笔尖和纸面紧密结合而诞生,属于我的字,一种用电脑敲击得不到的感觉.现在几乎没有人再对文学感兴趣,取而代之的叫做玩文字,这该是韩寒兄首先提出的吧.不知道这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人人都在吃着精神快餐,许多人在饥饿后吃了快餐就自以为素质猛然上升了一个档次,便似乎高人一等,便板起一副面孔,便借着照搬快餐里的文字,便仗着人多势众而独霸整个中国文学,确实悲哀.文学的没落,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的没落,我们还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吗?什么精神文化遗产在被划为旅游胜地时,在来来往往的游客的啧啧声里消失殆尽.
看现在最赚钱的都是什么人. NO.1 余秋雨
喜欢书写人生大义,文化真谛的人,我并非不喜欢他,我曾经推崇过他,没有他很多人都不会对文学感兴趣,但绝不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人,他的文章很吸引,可是我们就这样被他走马观花地把中国历史名胜,人物访了个遍,我们则因为秋雨先生老练而又肯定的说理方式照单全收他在书中的观点,我不敢说那是他本人的观点,也许他真正心理的话并未说.
现在我再看他的文章觉得有种借题发挥的感觉,仿佛他在用一些最通俗最吸引人的语言表达出一些观众们想看的东西以满足他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渴望,从而达到他卖书的目的.而现在俨然已成为中国头号文豪的他,安坐在上海的家中,偶尔进行些作为畅销书作家必要的炒作,偶尔从故纸堆里翻翻有什么稍微改变面目就就能虏获人心的小东西,日子过得好不惬意.他会想到他许多辛勤的同事们在过着食不裹腹的生活吗?
剩下几个赚大钱的人自然还有韩寒大哥,敬明兄两个传说中的八十后,我并不是说他们的书没有价值,而是为中国读者的价值取向悲伤.如果说秋雨的文章好看,那他们两个的文章则更好看,更适合那些啥也不知道一心想着跟作者青春一把的小孩子,他们真是一字千金,而他们的字又确实得来全不费工夫,一个故事下来少说也有万个字吧,写故事是最简单的.真是写的人也轻松看的人也轻松.他们用最简单的文字把最简单的道理在故作深沉后娓娓道来.在他们后面的还有几个老家伙,有一个就是在央视发迹常常品三国的易中
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炒作.没有炒作,没有媒体的炒作他们不可能红了半边天,而你知道吗?许多作家的书并不是不好,而是没人读到,没人有那样的的闲情逸致去想,他们陶醉于虚伪的快餐带给他们的短暂快乐,他们攻击那些指出他们和他们喜欢的作家的诟病的所有人.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读者,我们还能投入多大希望,一个已经功利化的社会,一个商业化的社会.怪不得他们,他们没有机会读到别人的书,两极分化的文学领域,许多人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更别说出版.而韩寒大哥哥凭着几年的浪荡经历,凭着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和磁铁般的灰色语言就能换了一二三四五六部车.
我不是羡慕只是悲哀,浅浅的,因为我远不能感受到穷困潦倒而又思想丰富的他们究竟过得怎样.
看书固然是好,但不能总是看了什么就推崇什么接受什么吧,说得远点这是我们自古以来的教育制度教会我们的,我们只要接受不能有别的任何意见.所有矛盾都纠合在一起,我们知道要解决我们大声呼喊要解决,但怎么解决,解决的办法,解决的过程永远都是说不清楚做不好./\
现在的人都在讲爱情,爱情固然伟大,但故事却还是那么俗套,他们还是看得不亦乐乎.有个男孩深爱着那个女孩......唉所谓刻骨铭心,他们却只说不做.往往对爱情最敏感的人就是最容易放弃一份爱的人.
听着天空之城,意境绵远而悠长,向往这那片净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