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15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不小心进入“米小苏”的博客..
看到她的文字...《落樱》已出版云云..感觉是个喜欢把玩古文的小姐...
纳兰容若《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内心许多话,说不出来,这首词,是昨晚临睡前,无端念出来的,竟就此生得些感伤。人生若只如初见,何其美好,之所以悲画扇,乃是取自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里云“妾身似秋扇”。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有极好的文学造诣,擅长音律,亦受宠,也曾因拒绝与汉成帝做同一辆车而被汉成帝的母后感叹:古有樊姬,今有婕妤。后因赵飞燕姐妹陷害,移居长信宫,孤寂难了,自比秋扇,道: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羡班的才,也慕她的品,她清高,敌不过飞舞的燕,所以残度余生。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此二句,忍不住想起天下男子皆薄幸,有人问为何你对爱如此绝望,或许不是绝望,只是不再觉得它神秘,没有任何意义。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骊山里,似乎是唐明皇和杨玉环定情之地,发誓永不变心,生生世世为夫妻,让我想起那句词,“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承诺本不可信,偏要给彼此吃个心安。又如何呢?可惜玉环是真爱上唐明皇了,临死前,她说“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这爱,竟还是经不住国破的灾难。“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破了,家也亡了,没有国没有家,还要爱做什么呢?“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鹧鸪天》)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这两句,与“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是对应的,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结连理枝。说的大概就是唐明皇和杨玉环在骊山起誓的内容。
曾经专门去看过纳兰的传,知道他有个青梅竹马的表妹,二人倾心,表妹却被额娘送入宫中,后吞玉自杀,感容若恩情,可惜两人情深缘薄,后纳兰娶卢氏,亦是恩爱,卢氏早逝,纳兰几乎绝望,一夜白头,又续弦。纳兰一生,多情不滥情,爱情不绝情。“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写给他表妹的,纳兰的《饮水词》,据传记讲述,是表妹陪他一起做出的。最初的那些爱恋,如此美好。终思妻,写下了“零落鸳鸯,十一年前梦一场”,后随她而去。
一生,也不过是三十年,什么都看了个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与《离歌》里的歌词“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没说完温柔,只剩离歌”又有多少差异呢?
不过都是愁。
满腹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