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小鲈鱼

新镜头试镜帖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发现一问题,M头AV档不能锁定曝光??
Pentaste 发表于 2009-11-29 21:53



K20D测试所得
K头和M头在AV档可以锁定曝光
K200D应该也是可以的
试试面板附近的每个按钮吧
但是K头和M头有一个很大的局限性
就是现在宾得的数码机器在AV档和TV档下与K头和M头的光圈不能联动
也就是说在AV档和TV档下相机不能控制机器的光圈
所以无论镜头上面的光圈环设置为何种数值
在实际拍摄的时候均只能以最大光圈拍摄
所以K头和M头只能在M档下才能正常使用
A头以及之后的镜头才可以在各个档位正常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0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ColaKid 发表于 2009-11-30 23:48



可怜的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唉~
烦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
http://www.sy916.net/sy916/showarticle.php?id=1066


国产镜头中镧系玻璃的使用[游方]





    一。[青岛]六型相机
    国产相机的镜头使用镧系玻璃的最明显的有一例,就是1985年生产的[青岛]六型相机,在1990年以前,它用的是西德AGFA color-solitar标准镜头,焦距40MM,最的相对孔径1:2.8,4片4组结构,其中前镜和后镜使用了二片镧系玻璃镜片,镜头表面镀单层氟化镁增透膜,镜头的鉴别率,中心视场:31条线/MM,0.7视场处:15条线/MM,镜头结构合理,彩色还原性能好。
    1990年四月青岛照相机总厂设计的无镧40MM/F2.8镜头通过了部级鉴定,它的技术指标达到了国标GB9917-88中的II级镜头标准。


    二。珠江S-207相机的标准镜
    华光仪器厂引进生产的原潘太克斯K-1000相机标准镜,为5组5片结构,用了3片镧系玻璃,其中2片相当于国内的重镧火石玻璃,使用同样材料向国内定货,每套材料费高达60多元,而一般的国产普通标准镜的材料费不过10元。
   
    三。长江-巴尔达相机
    中德合资,武汉巴尔达照相机公司生产的长江-巴尔达相机,镜头中使用了二片镧系玻璃镜片,最大光圈为F2.8,采用4片4组结构。据说在实拍中,与美能达X-300S相机[带TOKINA35--105镜头],在相同条件下,拍摄婚礼照,从扩印出的采照看,清晰度与采色还原几乎没有区别,逆光情况下,巴尔达相机拍摄的照片,灰雾少,更透一些,镜头素质不失德国光学传统。

    四。三片式物镜
    国产或组装相机中采用三片式物镜的低档相机很多,但是其中一些相机物镜有相当高的水准。如GOKO UF-2相机[与三星合资],前后镜片使用了镧系玻璃,镜头素质不错,东方EF-35相机,引进的科尼卡技术,前后镜片也是镧系玻璃,其光学质量在同类相机中首屈一指。


    五。华光镜头
    1987年,华光仪器厂曾设计过一款38MM/F2.8镜头,这款镜头是否投产,不清楚,但是它确实在历史上存在过。这个镜头使用了一片LaF7玻璃[重镧火石玻璃],像质达到了国家二级镜头的标准。
    注:华光厂即是生产[华莹]120相机和[华莹]135AE相机的那家企业,[珠江]S-207相机的标准镜也是由他生产的。  

    六。35MM/F2.8镜头
    1988年前后,四川有一家军工企业研制过一款35MM/F2.8的镜头,是否投产,不清楚。
    镜头采用4片4组结构,使用了一片LaK2玻璃[镧火石玻璃],镜头的成本按当时的价格核算是每组6元。经实拍[使用保定生产的黑白电影胶片拍摄],照片的照相鉴别率达到了国标二级标准。
                               ----摘自兵器工业照相机专业情报网[现代照相机]杂志1988年第一期

    结论:
    1976年前后,国外在大多数135简易相机上使用了后置光栏3组4片式的镜头,它们采用高折射率的玻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80年以后,国内各照相机厂相继设计,试制并批量生产了这种类型的镜头。如西光厂的[华山]II型/III型照相机镜头,江光厂的JG-302照相机镜头,南京的[百花]EF镜头和上海的[海鸥]KJ-1型镜头。
    一些生产厂家试制,生产的经验表明:采用高折射率玻璃的这种镜头可达国标一级镜头的照相鉴别率,而采用普通玻璃的镜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鉴别率的,大批量生产都有一定的困难。
    但是这一时期国内镧系玻璃的价格十分傲贵,其中LaF玻璃达到500元/公斤,据测算,用高折射玻璃生产的一组镜头成本高达15元/组,同时也不能保证大批量的供应,所以在1988年以前国内还没有那个单位大批量的生产高折射的这种镜头。
                               ----摘自兵器工业照相机专业情报网[现代照相机]杂志1988年第一期


原作者: 来源: 时间:2004-06-30 访问次数:13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终于卖出一台相机了
PENTAX 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终于卖出一台相机了
PENTAX ME
小鲈鱼 发表于 2009-12-1 18:58



有无便宜又好使的头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睡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说哭过就好了~
文音骗人~!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45# 小鲈鱼

km是有锁定标志~
但是很多时候感觉是没有锁定曝光的~~

下次仔细试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张家界六日游总开支


2009.11.24

K9068次列车,广州——吉首,硬座火车票
¥150+¥5(手续费)

买面包、巧克力、水
¥40


2009.11.25

在吉首北汽车站(火车站左侧100米)买吉首——凤凰汽车票
¥15

入住凤凰古城一客栈临江房间,两晚
¥40*2=¥80

晚餐
¥35


2009.11.26

午餐
¥6

可乐
¥7

上网
¥3

晚饭
¥17


2009.11.27


¥10

午餐
¥11

在沈从文故居的书店买了《边城》和《湘行散记》(加盖四个纪念章)
¥12+¥18=¥30

买手信
¥60

报张家界两日游的团,含凤凰至张家界的车票,景区大门票以及两晚住宿和两早餐三正餐
¥500+¥20(一个人住一间房的差价)+¥20(导游小费)

抵达张家界后的晚餐
¥50(饿坏了...)


2009.11.28


¥5

特产
¥120


2009.11.29

紫霞观香油钱
¥10

百龙天梯(袁家界景区内300多米高的升降机,景区内其中一个收费设施,建议乘坐)
¥56

观光火车(十里画廊景区的一个收费设施,不建议乘坐)
¥23

特产
¥45

回到张家界市区后打的去火车站
¥6

1374次火车,张家界——长沙,绿皮车硬座(约6.5小时抵达长沙)
¥28


2009.11.30

凌晨抵达长沙火车站后马上买K237次火车,长沙——广州,硬卧中铺
¥165

当天中午一点左右回到广州结束全部行程
总开支合计¥15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偶要特产~
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火车上吃到我喉咙痛然后回来就感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还是有剩一点的要就快递给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偶要特产~
吃的~
ColaKid 发表于 2009-12-2 19:23


凤凰姜糖+腊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姜糖同腊肉~
你买的什么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辣腊肉(真空包装)+杜仲茶膏(跟千层糕还是米糕很像)+米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卖出了AUTO-TAKUMAR 35/3.5
遇到一个识货的人
好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4 18: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